南开大学发展经济学课件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际社会主义体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自主发展才有可能。 –外围地区应与现存国际体系脱钩,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阿明提出了一种由三个互相依赖的部分组成的发展道路,一是选择本国资源为基础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二是优先考虑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三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提高原料价格控制自然资源保证第三世界的制成品能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并加速技术转让。 第三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 第三节 投资决策 第一节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西方经济学里,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物资都称为资本,资本一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三种形式。 西方的主要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本章指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质形式,它是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消费品或生产资料的耐用品,如,机器,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 • 物质资本有三个特点,( 1)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厂房机器设备是建筑业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品。 ( 2)物质资本代表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相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 3)大部分物质资本都是耐用品,使用时间较长,其价值的转移要通过折旧的方式进行。 资本形成的来源是储蓄,储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 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西方经济学中,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由来已久,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时期就重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来自两个源泉:增加劳动投入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两者都以资本积累作为物质条件。 因此斯密认为,资本积累与经济噶率成正比,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 • 40年代末哈罗德多马模型也进一步论证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它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要害是资本匮乏阻碍了经济增长,表明只有持续的资本形成,就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 60年代初的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认为,一国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投资率或者资本积累率要达到10%以上。 5060年代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性因素,从而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唯资本论。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和摆脱贫困的出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是缺乏资本和投资,资本缺乏是经济发展的障碍或约束条件,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大量积累资本,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就是这方面比较著名的理论。 •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原因是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从资本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过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能力造成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 ——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 ——新一轮的低收入,形成“低收入 ——低资本形成 ——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低收入无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储蓄,也不能产生投资引诱,而没有储蓄和足够的投资引诱就不会有投资和资本形成,其结果又会导致低收入和持久贫穷。 因此纳克斯得出了一个命题:一国穷是因为穷。 •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核心是说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因此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地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这一理论从消极方面论证了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观点。 四、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5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丹尼森等对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观点正好相反,鉴于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料进行了不得实证分析,主要代表人物是麦迪逊,纳迪里等。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一、储蓄与资本形成 • 资本形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要促使资本形成,就必须寻找资本形成的来源,资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 储蓄。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余额,是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 – 通过金融机构或信用机构将储蓄集中起来 – 投资本身厂商将获得的资本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产生资本形成。 • 一国可获得的储蓄供给包括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两部分,不同的国家因收入水平自然资源等条件不同,对不同储蓄来源的依赖程度也不一样,一般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国内储蓄率在投资率中占的比重越大,贫穷的国家投资资金则较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储蓄,等于外债和引进外资。 • 假设没有外资进入,则一国的储蓄来源只有国内储蓄,国民经济中有家庭,企业,政府三部门,国内总储蓄 S,家庭储蓄 S,企业储蓄 S,政府储蓄 S即 • S=SH+ SB + SG 家庭储蓄 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扣除用于现期消费支出后的余额,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储蓄 60——70%包括个体企业储蓄在内的家庭储蓄。 • 影响家庭储蓄的最主要因素: 是收入水平。 高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低收入者的储蓄倾向,通过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储蓄率。 刘易斯持此观点,主要在经济发展初期,不必过分强调收入分配平均化,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以增加储蓄。 是家庭规模,家庭人口多起着社会保险制的作用, 3是风俗习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习惯不同,有储蓄习惯的东方与西方也存在差异,或者是攀比和示范的作用。 4是宗教信仰,有些宗教认为不该有利息,导致储蓄者所得报酬很低,影响储蓄和资本形成。 企业储蓄 企业保留利润的方式进行储蓄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遍,因为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采取保留内部利润的方式进行储蓄或者再投资的主要源泉。 • 因为此时在发展国从外部获取资金的代价是很高的。 而股票市场又不存在。 企业储蓄来自企业利润,除上缴企业所得税,支付利息,剩余的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储蓄。 可以转化为投资,可见扩大企业生产,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增加企业利润用来进行再投资,对资本形成从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储蓄 即每年国家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有时还包括因通货膨胀而获得的强迫储蓄,即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发行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取得的资源。 • 政府储蓄是政府预算储蓄,税收减去政府的经常性支出后的余额。 政府储蓄可以化为政府投资,产生资本形成。 • 从储蓄的来源的性质看,储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自愿储蓄,企业和家庭储蓄,二是强制储蓄,包括政府采取强制手段,通过税收和通货膨胀等手段非自愿的产生储蓄。 三、资本形成的其它来源 (一)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储蓄的上升,通货膨胀首先会改变货币购买力,即引起一定货币量的购买力下降,它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税收,可以称为通货膨胀税,是强制储蓄,但有利于资本形成。 • 许多经济学家反对通过通货膨胀促进资本形成,理由: • 1。 适度的通货膨胀难以把握, 2。 通货膨胀会引起实际收入的下降,工人必然要求提高工资,这样会形成工资 ——物价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不利经济和社会稳定。 3。 通货膨胀会使国民对本国货币失去信心,导致资本外流,从而使国内储蓄减少。 • 在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促进资本形成的国家中,少数国家(苏联)获得了成功,但大多数国家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二、刘易斯等人的储蓄理论 • 刘模式中,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如何增加储蓄。 • 1 .实行有利于利润收入者阶级的收入分配政策,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不到 10%,收入占 40%, • 2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利润 • 刘的模式缺陷:没有说明初始的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从何而来,也未考虑农业落后对工业化的阻碍。 后拉尼斯和费景汉在 《 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 》 里弥补了刘忽视农业的不足,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是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 •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经济增长划分为不同阶段:在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将出现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可以因此提高整个社会的储蓄能力,促进资本形成。 第三节 投资决策 • 筹集到资金后,就要有效利用。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的使用效率更有意义。 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能比单纯的资本数量的增长更为重要。 因此必须通过投资决策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最合理的分配。 • 投资决策的依据取决于投资主体要达到的目标,企业个人投资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是为了增加收入,国家投资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收入分配公平化,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协调发展,增加就业,环境治理。 目标有长期和短期的矛盾,因此应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业和个人投资行为进行调节, • 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下几个分配资金使用的标准: (一)均等边际报酬:资本边际报酬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资本投入所增加的报酬。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知,资本的边际报酬会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 为了实现总报酬的最大目标,在分配资金时,应使投资在各项目上的最后一单位资本的边际报酬相等。 • 此时的边际报酬指的是社会边际报酬而非私人边际报酬,有些经济活动会产生外部效果,导致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投资的目标是使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应根据社会边际报酬相等的原则分配资金。 (二)资本产出比率或增量的资本 ——产出比率。 把这一指标作为分配资金的标准,就是应该对那些能使每单位投资得到最大产出的项目进行投资,即投资决策者应该选择资本 ——产出比率最地的项目进行投资,将有限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集中到这些项目上来 •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才能生产出成品,当资本增加时,其他生产要素也要相应增加。 发达国家的资本 ——产出比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比较稳定的,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 ——产出比率不稳定,哈罗德 ——多马模型以发达国家较稳定的资本 ——产量比率为计算基础,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现在发展中国家实际应用的是增量的资本产出比率。 ( ICOR) • ICOR=K t1 —K t2 / Q t1 —Qt2 • 式中, K表示资本存量, Q表示产量,t t 2表示不同的时间。 这个指标十分简便,也更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被广泛应用。 (三)资本 ——劳动力比率 这一标准也是就业最大化标准,指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替代稀缺的资本和动员就业不足的劳动力参加生产。 资本吸收劳动力的多少可以用资本的劳动力吸收率来衡量。 • 资本的劳动力吸收率指劳动力投入量增加率与资本投入量增加率的比率,如果用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的投入量,K L表示资本增量和劳动增量,用公式表示为: • 资本的劳动力吸收率= ΔL/L : ΔK/K • 这一比率越高,等量资本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吸收就业人数就越多。 • 有时各目标会不同甚至发生冲突,因此在决策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预期未来各要素变化,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考虑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投资效率。 第四章 人力资源 • 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闲置 •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教育问题 • 前期发展经济学将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放在重要的地位,七十年代以后开始强调人力资本对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率过快,使大量的人力资源闲置或不得其用,同时存在大量的劳动这素质低下而造成人力资本的高度匮乏。 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 人口的迅猛增长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世界人口增长率和人口数量都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公元初年,人口 2。 5亿, 1750年初。 28亿,期间的增长率为 0。 05%, 1900年世界人口 16亿, 1950年 25亿, 1990年 52亿,1999年 60亿,预计 2025年将达 80亿。 • 世界人口异常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 1960——1979年间平均年人口增长率为 2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爆炸导致了严重的失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一、人口的转折 • 人口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转折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西方学者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 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率极低 • 二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经济条件改善但生育观念陈旧,出生率仍很高。 • 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仍在下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 • 第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低,5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基本接近于极限,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 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没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国际援助,从国外引进现代医疗技术和先进卫生设施,使死亡率大大降。南开大学发展经济学课件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用了。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行动 (或行动虽有先后,但没有人在自己行动之前观测到别人的行动。 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吉的行动。 动态博弈常用扩展式表述。 进入 不进入 A B B 进入 不进入 不进入 进入 收益: A B 3 , 3 1 , 0 0 , 1 0 , 0 考虑右边以博弈树描述的两阶段博弈。
产加工过程中价格增殖的保护,它表示对制成品本身极其投入物征收关税后作用于加工活动的合成效应,反映改国工业受保护的实际程度或利益增加程度。 • 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其关税结构是对最终消费品实行高关税,对原料,中间品和资本品实行低关税甚至免税,这样一来,试图通过消费品生产的后向联系效应促进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生产目标难以实现。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适时地调整关税结构
: PIS,C=(%5%)/%= 由计算结果可见,基金 C的绩效最好,基金 A的 绩效次之,而基金 B的绩效最差。 二、特雷纳指数 特纳指数( Treynor’s Performance Index ) 是用证券市场线 SML评价投资组合(基金)的经营业 绩。 根据第三章给出的证券市场线,它代表了某个 资产期望收益率与其 β 值的线性关系,其定义式 为: E(ri)=rf+[E(rm)rf]β
TDC,使用飞轮定位工具 来固定曲轴。 /皮带轮定位螺栓并拆下避震器 /皮带轮。 3 拆下上下正时皮带轮罩。 2)安装 来固定凸轮轴。 TDC 位置。 ,然后再装上凸轮轴齿带轮使齿带轮间的皮带张紧。 装张力计并调零。 32177。 2。 22N178。 m。 63N178。 m。 ,凸轮轴固定工具及飞轮锁紧工具。 /皮带轮,确保定位销正确定位并拧紧定位螺栓至 23N178。 m。
的 小叶 有时 3。 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瓣白色。 果近球形,红褐色,有光泽,列毛,萼片脱落。 药用部位及主治功能: 根、花。 根为收敛药。 花为芳香理气药,治胃痛、胃溃疡。 果实有利尿、通经、治水肿之功。 Rubus corchorifolius Linn. f. (山莓、企晃刺、野杜利、饭消扭、割田藨 ) 蔷薇科 形态特征 : 落叶灌木。 小枝红褐色,有皮刺,幼枝带绿色,有柔毛及皮刺。
学的乐趣、吃的乐趣、玩的乐趣、买的乐趣……达到如逛公园般的惬意心情。 与消费者产生互动是本项目最大的特色。 作为珠三角的重要城市,经济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同样, 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以及特色休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惠州已经完全需要有多个相关的体育文化休闲等综合性的项目。 这也是目前惠州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目标,也是惠州城市居民迫切的需求。 同时,纵观整个惠城区乃至整个惠州,都没有将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