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梁e14预制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般孔道的尺寸,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预应力钢束截面积的。 预留孔道的方法我们采用预埋波纹管法,波纹管道位置应靠 字型定位钢筋加以固定,定位钢筋间距一般为 100cm,曲线孔道应适当加密为 50cm。 ( 2)压浆孔及排气孔的留设: 位置按设计要求定,压浆孔直径不小于 20~ 15mm,排气孔直径 8~ 10mm,可用木塞或钢筋头预留,木塞或钢筋头应与管道顶紧,砼初凝后拔出。 ( 3)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的 90%且龄期不少于 7d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40 米 T 梁 张拉顺序: 100%N3→ 50%N2→ 100%N N4→ 100N1。 详细布置见 下图 《 预应力筋布置示意 图 2》 图 2 预应力筋布置示意图 对于 25 米 T 梁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的 90%且龄期不少于 7d 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25米 T梁 张拉顺序: 100%N3→ 100%N2→ 100%N1。 详细布置见 下图 《 预应力筋布置示意 图 3》 《 预应力筋布置示意 图 3》 同样 20 米 T 梁 100%N1→ 100N2。 这样张拉使梁受力平衡不偏心,张拉时先张拉使每束钢绞线应力达到 5%δ K,以达到锚具均匀受力,再进行整体张拉,应力控制为: 0→整体初应力 5%δ K→整体 %δ K持前 5 分钟→ Ek(锚固)。 伸长量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177。 6%以内。 理论伸长值计算: Δ L=EgAyLP  100    KL Kepp )]2(1[ 式中:Δ L— 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 cm) P— 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 N) L—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m) Δ Y— 预应力钢束截面积( mm2) Eg— 预应力钢材的弹性模量 Mpa(N/mm2) P— 预应力钢束张拉端的张拉力( N) 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K— 孔道每 m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 M 预应力钢束孔道壁的磨擦系数 实际伸长值的 量测: Δ L=Δ L1+Δ L2C 式中:Δ L1— 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Δ L2— 初应力 EoL时推算伸长值:Δ L2= OLEgE (0 取张拉控制应力 10%~ 25%) C— 砼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量 ( 4)张拉要点: ①尽量减小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以免造成过大的应力损失或构件出现裂缝,翅由变形。 ②应计算分批张拉的预应力损失值,分别加到共张拉的力筋控制应力正值内,但δ K不能超过规定要求,否则应在全部张拉后进行第二次张拉,补足预应力损失。 ③张拉时,两端 千斤顶开降速度应大致相等,测量伸长的原始空隙、伸长值、插垫等工作应在两端同时进行,千斤顶就位后,应先将主油减少许油使之澄清,让预应力筋绷直,在预应力筋拉至规定的初应力时,应停车测原始空隙或画线做标记。 ④插垫应尽量增加厚度,并将插口对齐,实测δ K值时的空隙量减去放松后的插垫厚度应不大于 1mm,插垫可在张拉应力大于δ K时进行。 ⑤拉采取两端同时张拉,两端的升压、降压,划线、测量伸缩值均应同步进行。 锚下控制应力为 =1395Mpa,张拉顺序和张拉控制力按设计要求进行。 伸长量按设计要求进行校核。 ⑥滑 丝和断丝处理: 按规定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超过 1 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 1%。 A、加强对设备、锚具预应钢束检查: ① 千斤顶和油表需按时进行核正,保证误差不超过规定。 ②锚具尺寸应正确,保证加工精度,锚圈、锚下垫板应逐个进行尺寸检查,有同符号误差的应配套使用。 ③锚下垫板应保证规定的硬度值。 可为防止端部损伤钢丝,锚下垫板头上的导角应做成圆弧。 ④锚圈不得有内部缺陷,应逐个进行电磁探伤 ⑤预应力钢束应按规定检查。 ⑥锚具安装位置要准确,锚垫板承压面、锚环、对中套等的安装面必须与孔道中心线垂直 ;锚具中心线必须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⑦锚圈孔对正垫板临时固定,防止张拉时移位。 ⑧锚具在使用前必须先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⑨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一般均应缓慢平稳进行,避免大缺回油过猛。 ⑩冬季施工应在正温条件下进行。 B、滑丝断丝处理: ①钢丝束放松: 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好,并将钢丝在夹盘内楔紧。 一端张拉,当钢丝受力伸长时,锚塞稍被带出。 这时立即用钢钎卡住锚塞螺纹(钢钎可用φ 5mm 的钢丝、端部磨尖制成,长 20cm~ 30cm)。 然后主缸缓慢回油,钢丝内缩,锚塞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内缩。 主缸再次进油,张拉 钢丝,锚塞又被带出。 再用钢钎卡住,并使主缸回油,如此反复进行至锚塞退出为至。 然后拉出钢丝束更换新的钢丝束和锚具。 ②单根油丝单根补拉。 ③人工滑丝放松钢丝束: 安装好千斤顶并楔紧各根钢丝。 在钢丝束的一端张拉到钢丝的控制应力仍拉不出锚塞时,打掉一个千斤顶卡盘上钢丝的楔子,迫使 1~ 2 根钢丝产生抽丝。 这时锚塞与锚圈的锚固力就减小了,再次拉锚塞就较易拉出。 ( 6)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①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②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 人。 ③油泵运转有不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④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或卷扬机。 ⑤冷拉或张拉时,螺丝端杆、套筒螺丝及螺母必须有足够长度,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具夹具不牢而滑出。 ⑥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⑦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⑧已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预应力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 孔道压浆和封端: (一)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是将水泥浆用压浆机压入孔内,使之填满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空隙,让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牢固粘结为一整体。 1)、压浆前的准备工作: ( 1)割切锚外钢丝。 露头锚具外部多余的预应力筋需割切,若采用烧割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以免预应力筋和锚具过热而产生滑丝现象。 预应力筋割切后的余留长度不得超过 2cm。 ( 2)封锚。 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应用环氧树脂胶浆或棉花和水泥浆填塞,以免冒浆而损失灌浆压力。 封锚时应留排气孔。 ( 3)冲洗孔道。 孔道在压浆前应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等杂 物,保证孔道畅通。 冲洗后用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润湿,而使水泥浆与孔壁的结合良好。 在冲洗过程中,如发现有冒水、漏水现象,则应及时堵塞漏洞。 当发现有串孔现象,又不易处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