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塔镇卫生院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相距较近。 拟选 场 址的坐落位置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当地群众 对 项目 建设都比较支持,友邻 关系协调。 地质、水文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地层分布稳定,岩性单一,未见不良地质现。 勘察场区,在钻探揭露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水文地质条件可满 12 足建设要求。 场地土地震效应 场地的抗 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场地土依据其工程特征判定属中硬土,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地层承载力较高,适宜该项目的兴建。 三 、建设条件 拟建项目 用地符合 围场 满族 蒙古族 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地规模合理,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 土地规划和土地权属 该地块为 国有 土地,依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 建设单位已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 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围场 满族蒙古族自治 县 建筑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情况合理。 围场镇内有一个大型的钢材市场,钢筋抗拉、抗弯等性能良好,符合本工 程施工要求。 县内有多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可以供本工程使用。 围场境内 有多家 节能保温空心砖厂,空心节能砖保温性能良 好。 围场 境内有多条河流,盛产强度高、含泥量少的中砂 , 能满足本工程需要。 所以 本项目在钢材、水泥、 节能 空心砖 、 砂石等建筑原材料供给上是有保障的。 13 交通运输条件 拟建场址位于 半截塔镇 中心卫生 院 原址 , 南 邻 国道 111线 公路,交通便利。 水暖电讯路等基础设施条件 拟选场地供水为自打水井供水,排水入污水管网。 供暖为接入锅炉供暖 管道。 供电直接 接入电力管网。 通讯线路方便接入。 道路通畅。 生活设施条件 拟建场地离 乡政府、 学校、 文化站 、购物中心服务半径在 500米范围之内,服务方便。 施工条件 施工场地较为宽阔, 场区无地下或架空障碍。 施工用电可接临时变压器。 施工 用水在场地附近申请打临时大眼井,也可使用储水罐直接接入自来水管网。 施工组织条件 ( 1)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该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由 半截塔镇 中心卫生 院 基建处具体负责,项目初期的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调研、项目报建等工作由基建处项目办组织进行,后期工作由项目办完成,项目办对项目运营全过程进行监 督,并完成项目后评价。 ( 2) 运营组织管理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半截塔镇 中心 卫生院 标准化改建 项 14 目 ”采用独立法人制,即由 半截塔镇 中心卫生 院 建设,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组织管理本项目。 15 第 四 章 工程建设方案 一、总平面规划 总平面规划原则 ( 1) 符合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 ,努力营造别具一格的建筑格局。 ( 3) 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 ,确立 规模适宜 、 功能适用、装备适度、 经济合理的原则。 按照 国家对乡镇 卫生院 建设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以最大限度压缩不 必要的 基建支出。 卫生 院 建设完全符合国债项目管理要求。 ( 4)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按照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区域内卫生资源、人口数量、自然和交通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 在整合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以改、扩建为主,填平补齐,确定建设项目, 避免重复建设。 ( 5)完善设施 ,美化环境的原则。 卫生 院在建设设计上要完善功能, 按照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 建设规模, 在满足所需预防医疗、保健、行政、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的基础上, 尽 可能 的 体现 美观原则。 要 栽植四季观赏树木、花卉。 实施 院内硬化、绿化、美化、室内洁净, 并 力争达到病房家庭化、服务优良化标准。 ( 6) 项目建设本着严格要求、合理布局、实际实用的原则,在工程项目上应突出 科学性、超前性和可靠性;在工程质量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 ;在建设布局上严格按照乡镇卫生院建设 16 标准,充分发挥不同功能科室的作用,增强卫生 院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 总平面规划综述 经规划部门 和 主管部门同意, 本 项目 规划在 半截塔镇 中心卫生院 原址 建 设。 根据使用、管理 和 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 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应与周边环境 和 周围建筑物相协调 , 合理搭配,无论从平面、立面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都要配置合理。 除 实施好 硬化、 绿化工程 外, 各种管线应尽量布设于地下,达到安全、可靠、无隐患。 二、设计依据 《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 (建标 107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最新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规范条文说明大全》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三、建筑工程 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本项目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按照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 严格按照 《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建标 1072020) 要求进行施工。 在 坚持建筑标准和贯彻适用、经济适用的前提 下 ,注意美观。 化粪池、配电房 、 地面硬化、院墙及机井均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施工, 要求平面 布局 紧凑 合理, 交通便捷 ,管理方便 , 科 17 学适用, 符合卫生标准。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 、新工艺。 要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以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 确保建筑物质量、安全,力求造型美观合理。 建筑工程 所有 工程 美观、大方。 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 内墙面 为白灰抹面 ,地面 为水泥地面 , 外墙装修采用外墙涂料 ; 地面硬化建议采用水泥砖 铺设 ;院墙建议采用 节能 空心砖 砌筑,高度要适宜。 结构设计 拟建 卫生院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 设项目 ,地震烈度 按 6级设防。 给排水工程 ( 1)供水系统:本项目供水采用 PP— R管材, 打机井一眼。 ( 2)排水系统采用 PVC管材,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 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汇集排入 城市排水 管道。 供配电 该项目供配电由供电公司供应。 18 第 五 章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本项目建设执行国 家标准,在规划设计体现环保的基础上,力求施工中和使用中环保措施的落实。 本项目建设 主要污染物:一是施工中的粉尘、噪声及建筑垃圾;二是使用中的医疗废弃物 、废水及生活垃圾等。 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 设计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综 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搞好“三废”的处理和回收,使“三废” 19 达到国家标准,使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周围环境现状 拟建场地 周边无工业、企业,环境优美。 区域内环境空气。半截塔镇卫生院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在下一次假设提出时,回忆上一次假设,刺激。 结果,假设的回忆最差,说明假设检验说有漏洞 Reber(人工语法 ) Kellog: 50 道乘法(心算)→分散注意 30 张 脸谱 →测试 测脸谱 60 张: 30 张旧, 30 张新 结果不错 用内隐学习来解释 样例学习说 概念形成中,记住一具体的例子(自然概念) Rosch 提出 amp。 (这里是需要思维过程的问题) 一. 问题的岁那个组成
nscious of the Great Pattern Is a spiritua virtue. Spiritua virtue is awesome and infinite And it leads All things back to their Source. Then there emerges the Great Harmony. 66 Rivers and the sea
2xy 的方程组是 ( ) 1. 3 2 8xyA xy 1. 3 2 7xyB xy 3. 20xyC xy 23. 57xyD xy ( 11)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 64 元,其中一个盈利 60%,另一个亏本 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 8 元 8元 32 元 (每小题 8
2 3 15 恶化 1 0 1 2 术前 术后 2周 术后 2月 患者凡 XX, 女, 60岁,诊断左眼 AMD, 病程 1周,术前视力 ,术后 2月视力。 术前 术后 2月 14`` 3`49`` 8`49`` 5`29`` 8`01`` 15`` 术前 术后 2月 术后 1月 患者王 X, 男, 20岁,诊断左眼中渗,病程 2周,术前矫正视力,术后 2月矫正视力。 术后 2月 术前 17``
~ 视网膜 (2)感觉系统. (视网膜:视帷,视杆 ) 光波 ~~ 视维,视杆细胞 (透过节状细胞,双级细胞 ) ~~视色素变化 (冲动 ) ~~ 视神经冲动 ~~神经节 (节状 )细胞 ~~ 视神经 ~~ 大脑枕叶中区 (3)视交叉 左眼:左视野在左半球的枕叶,右视野 (鼻侧 )在右半球的枕叶 右眼:做视野 (鼻侧 )在左半球的枕叶,右视野在右半球的枕叶 枕叶:对信息加工 3.视觉现象
能渗入骨料孔隙与微隙缝中。 当温度下 降 时 沥 青则 在 孔隙 中 发 生胶 凝 硬化。 这 种楔 入 与 锚固 作用,形成了沥青与骨料之间的机械粘合力。 ② 化学反应理论 化学反应理论认为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主要来源于沥青与矿料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普遍认为:碱性矿料与沥青有较好的粘附性。 这是因为沥青中的酸性成分与矿料 表面的碱性活性中心发生了反应;酸性矿料缺乏这种碱性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