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acs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工作效率(杜绝胶片和诊断报告的丢失,方便病人相关资料的查找)、提高工作质量(影像科医生可在 PACS 终端上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图像的诊断价值)。 国外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建设 PACS 的,并且在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发展。 可以预计在新的世纪里, PACS 将在以下方面得到进一步的 第 7 页 发展: 1)、 由单一的放射影像扩展到包括医院的所有影像:内窥镜、显微镜、病理切片、光学成像、波形等等。 HIS 与 PACS 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以文本消息为主,而后者以二进制信息(例如:图像信息)为主。 医院中的图像信息除了放射科影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图像信息,它们也应当包括在 PACS 之内。 2)、 与 HIS 的集成。 要充分发挥 PACS 的作用,使影像科内部的 PACS 扩展到整个医院使用的系统,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HIS 的国际标准是 HL7,而 PACS 的国际标准是 DICOM,为了实现 HIS 和 PACS 集成,必须有一个 HL7/DICOM 网关,使临床医生开出的申请单可以发送到影像科室,而诊断结果可以发送到临床医生的桌面。 3)、 利用 Inter, 实现远程诊断。 PACS 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图像的远程传输,进而实现远程放射诊断。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的上网方式是使用 MODEM(目前主要是 56K),在这种窄带条件下,由于图像传送时间太长,远程诊断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预见,随着最近两、三年内宽带网的迅速发展,实现视频、语音、图像的同步传送已经为时不远。 到那时,就可以真正实现远程放射诊断了。 4)、 注重信息安全。 PACS 中存储和传送的是与病人生命健康相关的重要信息,不言而喻,保证其信息安全对于病人和医院双方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信息安全的保证方式在传统医院 中与在信息化医院中的不同的。 第 8 页 3 PACS 系系 统统 建建 成成 后后 预预 期期 带带 来来 的的 效效 益益 潜潜 在在 效效 率率 :: 对对 于于 管管 理理  释放用于存储胶片和记录的大量有价值空间  提供更多医生网络化协同工作的能力  实现资料统计的自动化 ,有利于科研  对科室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统计 ,提高科室管理  规范诊断报告 ,生成电子病历 ,为病人提供查询服务 ,增加用户影响力 对对 于于 临临 床床  提供更快更有效的从放射科获取病人图像信息的途径  通过与周围医生的联合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 使临床医生更悉心照顾他们的病人 对对 于于 医医 生生  方便 ,在家或办公室即可读片 ,不用挤在集中读片的地方  快速得到病人的 以往胶片  多种图像 ,如超声 /CT/MR 等图像可以直接参考对比  影像可以永久保存 ,不会发生丢失现象  直接得到无失真的图像用于学术交流 对对 于于 病病 人人  减少住院时间  更快的诊断和治疗  同时参看多次检查结果  更快的报告时间  能够得到专家的服务 对对 于于 医医 院院  共享输出设备 ,节省设备投资 第 9 页  减少 /消除重复工作  不再丢失病人检查资料和胶片 直直 接接 效效 益益 :: 使用胶片的费用是惊人的。 一家大中型医院每年的胶片费用为几百万元。 医院建立PACS 系统后,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节约胶片上,影像科室的传统工作模式下,每个患者需打印 2 套胶片,一套医院留底保 存,另一套患者取走。 采用了 PACS 系统后,医院将以往留底保存的病人胶片,改存储在 CDR 等光存储介质中,实现了管理无胶片化,降低了科室的经营成本。 例如针对医院的 CT 检查,假如每天的病人例数为 30人,按每个病人医院保留 张胶片,按医院保留病人每张胶片费用约为 20 元计算,采用 PACS 系统存储病人图像 ,每年合计节约的胶片费用约为: ( 30 365 20) = 万元 而采用 CRR 光盘存储后,相对于胶片来说,成本及保存和管理的费用都很低。 此外,管理无胶片化同时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降低洗片药水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胶片存储占用的空间,为医院节省日益宝贵的建筑使用面积。 第 10 页 4 医医 院院 PACS 系系 统统 需需 求求 分分 析析 医医 院院 需需 求求  实现医院影像科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和网络管理;  实现影像科信息的资源共享;  实现放射设备的预约登记;  实现超声工作站的预约登记;  实现放射设备全部影像图文报告的打印输出;  实现超声设备全部影像图文报告的打印输出;  实现科室工作量的统计功能。 医医 院院 影影 像像 设设 备备 情情 况况  医院现有进入 PACS 网络的影像设备: 设备 厂家 型号 平均检查量 数量 WORKLIST 备 注 CT NO CR YES DR YES 数字胃肠 YES 钼靶 YES 门诊 B 超 NO 体检 B 超 NO 服服 务务 器器 及及 存存 储储 数据存储服务器 1 台 中央服务器集中式管理模式,设计影像在线存储 六个月 ,按照下面的分析, 六个月 的存储量大概在 ___T 左右,综合考虑采用 300G SAS 15K硬盘 ___块, RAID5 磁盘阵列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也可将数据刻录备份,离线存储,并可运用光盘浏览器 在任意 PC 机上调阅。 第 11 页 CT、 CR、 DR、数字胃肠、 钼靶、 彩超存储量分析: CT: 110例 /天; 40幅 /例; 270K/幅; 1160M/天;约 207G/六个月。 CR: 30例 /天; 2幅 /例; 6M/幅; 360M/天;约 63G/六个月。 DR: 100例 /天; 2幅 /例; 8M/幅; 1600M/天;约 281G/六个月。 数字胃肠: 10例 /天; 20幅 /例; 6M/幅; 1200M/天;约 314G/六个月。 钼靶: 25000例 /年; 3幅 /例; 10M/幅; 366G/六个月 彩超: 130例 /天; 6幅 /例; 300K/幅; 229M/天;约 41G/六个月。 体检: 25000例 /年; 6幅 /例; 240K/幅;约 18G/六个月。 终终 端端 工工 作作 站站 CT 室 单 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 CT 设备的患者报告; CR 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 CR 设备的患者报告; DR 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 DR 设备的患者报告; 数字胃肠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数字胃肠设备的患者报告; 钼靶 室双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 钼靶设备 的患者报告; 彩超单屏工作站 台,用于彩超设备的连接,进行患者报告的书写; CT、 CR、 DR、数字胃肠、钼靶 预约登记工作站 台,用于登记 放射科 的患者信息; B 超 预约登记工作站 台,用于登记 超声 的患者信息; 第 12 页 医医 院院 网网 络络 拓拓 扑扑 简简 图图 医院 PACS 网络拓扑图 第 13 页 医医 院院 应应 根根 据据 什什 么么 来来 规规 划划 自自 己己 的的 PACS系系 统统 ? 1)、 从医院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而不是削足适履。 PACS 是与医院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的产品,而每个医院在管理方面都有其特点。 在建设 PACS 时,应当做到让 PACS 尽量适应医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习惯,而不是相反。 2)、 PACS 的规划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影像科室的需求,而应当从整个医院的需求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和 HIS 的集成。 只有让临床医生可以从 HIS 下达检查申请单,并可以从 HIS 存取病人图像及诊断报告,影像科室可以从 PACS 向临床科室发送诊断报告,才能充分发挥 PACS 的作用和体现其优势。 3)、 摒弃一步到位的想法,以满足医院近期需求为目的,并为将来的发展预留扩展空间。 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之一。 在硬件方面,著名的摩尔定律告诉我们,CPU 速度每 18 个月会提高一倍。 其实在存储容量等等方面也是如此。 在软件方面,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因此,发展 PACS 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PACS的建设应以满足医院实际需求为目标。 4)、 在考虑实际需求的同时应考虑系统的标准化和可扩展性。 医院的影像设备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是必然的,无论医院现有的影像设备是否具备 DICOM 标准接口,所建立 PACS的通讯和图像资料的备份都应符合 DICOM 标准,并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接口方面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5)、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PACS 的建设过程将是长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购一个 PACS 实际上就是选择一个建设信息化医院的合作伙伴。 在开始建设 PACS 之前,医院要和厂方配合,充分交流,进行实际需求分析,共同提出设计方案。 由于各个医院在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在 PACS 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医院和厂方需要不断交流情况,厂方要根据医院的意见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求 PACS 尽可能完美地得到应用。 系统交付使用之后,厂方还应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 PACS 的使用和维护。 凡此种种,决定了 PACS 不可能和其他医学影像设备一样成为简单的“交钥匙工程”,厂方和医院的合作必然是长期的,选择一个技术实力雄厚、富有责任心的厂方因此十分重要。 第 14 页 5 医医 院院 PACS 设设 计计 原原 则则 根据医院的总体要求以及 PACS 自身的规律性,并充分考虑 靠 PACS 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数据库结构特征,我们在设计医院 PACS 时,将遵循下述设计原则 标标 准准 性性 原原 则则 XXPACS 系统遵循 (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国际标准,并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同时按照 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与系统实施。 提供标准化的 HL7( Health Level Seven)接口,并按照 IH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