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 板书:三角形分类。 猜谜语引出课题 合作探究 、 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情况 活动一 :分一分 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出示情境图。 这是什么图形。 是由什么组成的。 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活动二:认一认 出示笑笑的分法。 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 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各类三角形,判断以下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 认识等边三角形。 活动三、猜一 猜 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 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四、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练一练的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集体订正 五、 知识拓展 实践活动。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通过操作和观察,体会三角形的特点 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 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 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7 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自我挑战 学生独立练习练一练的第 3 题。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学生独立练习练一练的第 2 题。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 :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四 主备人 郭翠霞 审核人 杜秀玲 张艳芳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量角器 三角形 学生提供 量角器 三角形 学习 目标 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 我能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176。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 我 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 我 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 度。 教学难点 : 三角形内角和的熟练应用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课本第 27— 29 页内容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二、 揭 示课题,认定目标 故事引入。 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 ” 我们来做一回裁判。 故事引入 ,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索活动。 合作探究 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探究 活动一、画一画、 量一量 什么是内角。 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 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 你 发现 了什么。 ( 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 都接近 180 度。 ) 活动 二 、 拼一拼、 折一折 (试一试的 2 题) 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 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 度。 分层练习,完善认知(看情况定,需要展示的要展示) 学生做试一试。 第 3 题 练一练的第 3 题 、 知识拓展 实践活动。 使学生体会到看 到 一 个 锐角,不能决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 角三角形。 自我挑战 29 页 练一练的第一题 练一练的第二题 3 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 50176。 ,你能知道其它两个角的大小吗。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新课标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 :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 系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四 主备人 郭翠霞 审核人 杜秀玲 张艳 芳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直尺、量角器、三角形、 学生提供 直尺、量角器、三角形、 学习 目标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 我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 了我的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应用发现的结论, 我来 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第 30— 31 页的内容及练习题。 、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猜一猜 出示情境图。 “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 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喜欢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 a最近,路线 b 加上路线 c 一定比路线 a 远。 那么,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究 、 小组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摆一摆 ,算一 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30 页“ 摆一摆 ”,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 选择其中的一组数据摆出 一个三角形 ,再比一比,填入表内。 书上做了一个范例,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是怎样比的, 怎样摆的, 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通过试验,最后你发现了什么,把它填在书上。 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 现在把同学们发现的结论讨论一下。 四、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第 31 页练一练第 1 题 知识拓展 (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 第 31 页 练一练第 4 题 教师点拨、提示 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自我挑战 练一练 第 3 题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新课标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 :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四边形分类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四 主备人 王丽丽 审核人 杜秀玲 张艳芳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模型 学生提供 各种不同的四边形图形和剪纸、剪刀 学习 目标 1. 我要在观察、比较、操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2. 我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长 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 我要把四边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 :能把四边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 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1, 同学们自己随意画几个四边形图案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图案的异同 3, 集体反馈 、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四边形分类) 通过讨论交流,对不同的四边形有所了解 学生自己动手能 激发起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三、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 ) 小组讨论交流 P32“分一分” 四、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展示部分)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组中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 ) 组中的图形只 有一组对边平 行,它们是( ) 五、分层练习,完善认知(看情况定,需要展示的要展示) 正方形、长方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六、知识拓展 (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 讨论总结出定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完 成 P33“只剪一刀 ” “拼一拼” 自我挑战 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 确。 (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 2)一个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 ( 3)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 ) ( 4)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 ( 5)四边形只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 ( ) 对知识的巩固 及时复习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自我反思 预留 作业 必做题 : P32“填一填” P33“练一练” 选做题: P33第四题 自我升华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 :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图案欣赏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四 主备人 王丽丽 审核人 杜秀玲 张艳芳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电脑课件、实物彩图 学生提供 一些纸板或纸张、剪刀 学习 目标 1. 通过欣赏图片,我能体会到图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感受图形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 我能灵活利用基本图形,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来创造美。 3. 我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欣赏图片,设计简单的图案。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 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欣赏课本第 34 页美丽的图案 感受图形的美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展示一些生活日用品,要求物体上有很多的图案,是由各种图像组成的,如围巾、桌布、花布等。 板书课题:图案欣赏 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对美的欣赏,实物导入 从现实生活中入手,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合作探究 三、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 ) 学生自学交流课本 34 页图形的特点 四、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展示部分) 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朋友,手拉手。 ( 8 分) 小马画 梅花 到学校 买东西 小鸭画 枫叶 到 商店 看病 小鸡画 竹叶 到饭店 吃饭 小狗画 月牙 到医院 上学 七、写一写,把句子写完整。 ( 8 分) 我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去上学。 ____________ 的本领 ________ 呀。 _________有
( )。 1植树节学校植树,植杨树 408棵,是杉树的 4/5多 8棵,植杉树( )棵。 ( ): 16==11+( )/24=( )%. 二、判断正确的与错误的。 ( 5分) 15 3/4和 3/4 15的结果相同,意义不相同。 ( ) 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三种图形中,圆的周长最长。 ( )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 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通分和约分都用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 一根绳子的 41 与 41 米比较( )长一些。 A、 41 米 B、 一根绳子的 41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高是 2 厘米,在 里边画一个以高为边长的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面积( )。 A、 104 B、 106 C、 53 D、 8 平方厘米 a、 b、 c、 d 都是自然数,已知 abcd,那么 a1 、 b1 、 c1
明的环境,我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 )等。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我知道这些丰盛的食物来自 ( )。 1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 ( )。 我们这个地方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 ( )。 1我知道农业生产中人们有许多创造发明,如 ( )。 二、我来评 现在条件好了,不用再讲勤俭节约了 ……………………………………… ( )
bac ba ,其中正确的有(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已知点 P是线段 MN的黄金分割点, MPNP,且 MP=(√ 51)cm,则线段 MN的长度是( ) A. 2cm 2 二、填空(每题 2分,共 16分) 1分式方程1xx+1=1xm有增根,则 m= 1若分式23ax的值为负,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1已知 a,b,d,c成比例,
247。 18 如右图,以大圆的半径为直径画一小圆,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 的 ( )倍。 A、 2 B、 4 C、 6 D、 8 一根绳子,王明剪去了 35 ,李东剪去了 35 米,两人剪的 ( ) A、王明剪的多 B、李东剪的多 C、两人剪的一样多 D、无法比较 四、计算部分。 21分 直接写出得数。 1247。 32 23 = 3: = 100%= 100 ﹢ = .﹢﹢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