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公司常用危险化学品使用技术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危险化学品使用技术说明 第 4 页 共 8 页 名,注意验瓶日期,先入仓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运输按归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 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烧碱(氢氧化纳) 危险特性 :第8 .2 类碱性腐蚀品,不燃。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热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腐蚀性。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淑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 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雨天不易运输。 纯碱(碳酸钠)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 味涩。 危险特性 :有腐蚀性,无特殊 的燃烧爆炸特性。 XXXX 化学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使用技术说明 第 5 页 共 8 页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坏死。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接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请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暖并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给输 氧。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淑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化学公司常用危险化学品使用技术说明(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由于乙方不服从甲方的安全管理规定,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所造成事故,致使人员伤、致残、死亡,由乙方调查处理,所发生的费用均由乙方自理,甲方概不负责。 乙方在上报其主管部门时,应同时抄送甲方主管部门和 安全部 ,由 安全部 报公司备案。 乙方应严格按事故处理 “四不放过 ”的原则,认真进行处理。 由于甲方强令乙方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由于甲方不具备必要的安 全生产条件所造成的事故
,将信息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并确保实施。 第四条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法律法规的识别与收集,制定适用的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清单,并由本部门领导审批。 第五条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法律法规适用性进行审批。 第四章 管 理 程 序 第六条 与公司有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包括: ( 1)国际公约; ( 2)国家安全标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等; ( 3)国家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规
员分别增加奖金额度的 %;不发生重伤事故和火灾事故,分别增加奖金额度的 %。 如发生死亡、重伤和火灾事故或者重大社会影响的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扣发公司责任部门的分管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全年奖金,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度。 月度考核每月随工资发放 年度考核在每年的 3 月份随工资发放。 每年从 3 月 1 日至次年 2 月底为一个考核年度。 4 考核办法 班长、带班长每月 5
工个人的奖励根据先进事迹材料评出先进单位和个人,纳入公司统一表彰。 第三章 安全生产的处罚 第三条 对违反下列劳动安全法规之一,经指出仍不整改的部门或个人罚款 50500 元。 ( 1) 对新职工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对转岗职工不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即安排上岗独立操作 的责 任者。 ( 2) 对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无证上岗的人员和安排无证人员上岗的责任者。 (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各级安全生产 会议 的作用, 促进 各 部门对 安全生产 工作的管理 , 制定本 制 度。 第二章 各级会议管 理 第二条 公司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 组织召开一次 年度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公司上一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年度的安全生产规划及
空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含残渣、余气,取样分析达到安全技术要求。 第十四条 在检维修中,与检维修部位相连的设备、容器、管道系统要用盲板隔开,尤其对存留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罐槽、塔、管线等设备,应挂上“内有物料,注意安全防火”的警告牌,必要时要指定专人看管。 第十五条 系统置换合格,按抽堵盲板流程图,将进出的物料管线插上盲板后,要做好明显标志。 盲板的抽堵必须指定专人管理,防止漏抽、漏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