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土建、安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涂料饰面 1)施工工序:基层清理湿润→贴灰饼、挂线→抹底灰→粘分格条、抹面层→括腻子→刷外墙涂料。 2)施工方法及要点 : ( a)严格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20)的要求施工。 ( b)施工时从上往下进行。 ( c)基层为砖墙时,采用 12mm厚 1: 3 水泥砂浆打底扫毛;基层为混凝土墙采用刷 108胶素水泥浆一道, 10mm厚 1: 3 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 d)施工时要注意对窗顶装 饰线及滴水线等细部处理。 ( e)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处,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2020)的要求铺钉钢板网。 外墙面砖施工 1)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的镶贴方法施工。 进场的面砖及水泥必须符合要求。 2)基层处理 ( a)光滑的基层表面应凿毛。 ( b)基层表面明显凸凹处应事先用 1∶ 3水泥砂浆找平或剔平。 ( c)预排 面砖镶贴前应先进行预排,并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排砖分格和绘制大样图。 ( d)面砖镶贴 ① 预先将面砖泡水浸透凉干(一般宜隔天泡水凉干备用 )。 ② 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应自下向上铺贴。 ③ 浇水将底子灰面湿润,先贴好第一排(最下一排)砖块下皮要紧靠装好的靠尺板,砖面要求垂直平正,并应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砖上皮。 ④ 以第一排贴好的砖面为基准,贴好基准点(可使碎块面砖),并应用垂球校正,以控制砖面出墙尺寸和垂直度。 ⑤ 铺贴应从最低一皮开始,并按基准点挂线,逐排向上铺贴。 面砖背面应满涂水泥膏(厚度一般控制在 2~ 3 毫米内),贴上墙面后用铁抹子木把手着力敲击,使面砖粘牢,同时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上皮。 每铺完一排后应重新检查,发现空鼓 现象,应及时掀起加浆重新贴好。 ⑥ 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初凝后,用清水将砖面清洗干净,用白水泥浆将缝填平,完工后用棉纱、布片将表面擦拭干净至不留残余灰迹为止。 内墙装饰 水泥砂浆抹灰: 1)施工顺序:墙面基层清理→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作护角→抹底灰扫毛→抹面层压光→门窗四周堵缝→刷内墙乳胶漆。 2)施工方法及要点 (a)严格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2020的要求施工。 ( b 做法:仿石涂料饰面,抹 15厚 1:3砂浆, 5厚 1:2砂浆 , 内压入一层玻纤网格布,抹 15厚膨胀玻化微珠砂浆(不燃烧保温浆料),锚钉Φ 镀锌钢丝网, DEA 砂浆条战帖 40 厚岩棉板, 510 厚 DP砂浆找平。 内墙及天棚乳胶漆: 1)施工顺序:门、窗四周堵缝→墙面清理粉尘、污垢→浇湿润墙体→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作护角→抹底灰→抹面层压光→封闭乳胶漆一道→刷涂白色乳胶漆二道。 2)施工方法及要点 ( a)严格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2020的要求施工。 ( b)砖墙面抹灰采用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水泥石灰膏砂浆罩面压光;混凝土墙面抹灰采用刷 108 胶水泥 浆一道(内掺水重 3%~5%的 108 胶),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水泥砂浆罩面。 ( c)所抹水泥砂浆基层常温龄期须 10d以上,普通混凝土基层须 20d以上方可施工。 当抹完面层灰表面不平整时,必须用水性腻子嵌平。 ( d)待封闭乳胶漆干燥后,刷涂白色乳胶二道,第二道与第一道时间间隔约 4h,以第一道用手触不粘为度。 涂刷时应将不涂刷区(门、窗、洞口等)遮挡保护。 楼地面 水泥砂浆楼地面 1)施工顺序:清理楼地面→浇水湿润→扫水泥浆→充筋打点→水泥砂浆底层→水泥砂浆面层→原浆压光。 2)施工要点及 方法: ( a)卫生间地面做找平层前要先进行灌水试验。 (b)底层水泥砂浆宜按 1:,面层水泥砂浆宜按 1: 的体积比换算成重量比后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以手捏成团稍出浆为准。 (c)面层压光宜用铁抹子分三遍完成,并逐遍加大用力压光。 压光工作应在水。 施工注意事项 所有装饰材料施工前必须先拿样品,经建设单位、设计院鉴定后再使用。 抹灰面在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需加钉钢丝网,宽度 400mm,穿墙洞口的背面需加钢丝网,周围比洞口大 300mm,用木条加垫空10mm,然后再抹灰。 其他 施工注意事项参见建筑设计总说明。 抹灰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墙面、踢脚板、墙裙等处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如下: 1)门窗框两边塞填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 处理办法:设专人负责门窗框缝堵塞。 2)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 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 处理办法: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3)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 处理办法: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 7~ 9mm。 4)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必须针对不同基层配制不同的砂浆,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起泡现象。 处理办法:适时掌握压光时间。 2)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 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 3)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石灰膏熟化时间短。 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仔)现象。 ,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操作时不认真。 、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搓明显或颜色不一致。 主要是由于操作时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 处理办法:施工缝尽量留在分格条、阴角处或门窗框边。 、墙裙和窗台板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 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 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及踢脚板等施工时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不返尺把接槎赶平、压光。 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屋面工程 屋面找平层施工前先用压力水冲洗基层,清除松动的砂石,基层不得有积水,抹灰前按屋面坡度要求纵横间隔 ,随后进行冲筋,按设计图纸要求,弹出横竖分格线。 抹灰时由檐口往屋脊方向进行抹面压实,并留出分格缝。 待找平层干燥后,先做卷材防水层,再用胶粘贴挤塑保温板,随后在保温层上做 20 厚 1: 2水泥砂浆找平层。 八、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安装工程内容包括:水卫、管道(给排水)、消防、电照以及弱电工程等。 本安装工程涉及工种比较多,同时要兼顾与土建施工的配合,以保证安装工程能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圆满完成,达到工程验收一次性通过。 暖卫工程 一般规定 、设备及制品,应有国家或部颁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按规范或标准要求必须复试的材料、设备及制品,应待复试合格才能使用。 ( GB50242202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 定。 ,了解各项要求及现场情况,安装应密切配合土建施工,在土建砌筑基础安装楼板及砌内墙时,应及时预埋及预留。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如设计无要求应按管道与洞边缘距不小于100mm 考虑(排水管例外)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应≥ 100mm,排水排出管。 管顶上部净空应≥ 150mm。 ,套管直径比管径大 2号,套管顶部高出地面 20mm,底部与楼板底面平齐,套管与管道的空隙应用石棉绳或沥青油麻封填。 i≥ ,接立管的横向立管, i≥。 3个或 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应安装活接头。 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如下表 ,应优先采用焊接,但是放水阀,试验阀,水力警铃及各种附属阀门之间管道必须丝接。 吊架与喷头的距离,应≥ 300mm,距未端喷头的距离应≤公称直径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50 间 距 3 4 5 6 6 8 750mm,吊架应设在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 当其间 距≤ 时,可设1 个; ,可间断设置。 室内排水管的安装 ,结合卫生器具排水口的尺寸与排水管管口施工要求,实测并绘制小样图,详细注明尺寸,然后据此进行配管,预制工作。 排水管道以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于承重结构上,固定间距见下表。 生活污水管口的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排水管上横一横管,横一立管连接,应采用 45176。 三通和90176。 三通,立管与排水管端部 的连接,宜采用 2 个 45176。 弯头,或弯曲半径≥ 4 的 90176。 的弯头,立管底部弯头应设支墩。 ,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满水(或末端临时封闭) 15 分钟,再灌满延续 5 分钟,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应进行复核检查,复查无误后,再做通水试验。 电气安装 防雷接地系统,接地体焊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1)本建筑只做箱体接地。 2)配电系统采用 TNCS 系统,配电系统中所有不带电金属体公称管径( mm) 50 75 100 150 备 注 间距 2 2 2 2 3 3 3 3 均应与 PE 接地线可靠电气连接,管路及电缆桥架 连接处应采用铜芯塑料绝缘软线跨接。 配管工程 1)材料使用前,应检查其质量,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钢管要采用丝扣连接,管口进盒箱应超其内壁 3~ 5mm,并加防护层,钢管接头处应焊接地跨接线。 3)明配钢管排列应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距为 150~ 500mm。 4)金属软管不应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紧密可靠。 5)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弱电系统 弱电系统由自 动火灾报警系统和通讯系统两部分组成; 施工时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探测器周围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距离不小于。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不得利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管。 ,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采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 逐个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 九、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脚手架搭设方案 采用双排普通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立柱纵距为 ,横距 ,内立杆距墙 ,步距。 同时每隔 4~5 根立杆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应由下向上连续设置。 为保证脚手架稳定,竖向每层应与主楼结构主体拉结一道,水平方向应每隔 6m 与结构拉结一道。 悬挑钢架采用槽钢制作而成,通过结构上卡环与主体结构相连,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平台上预埋 U 性卡,采用一根槽钢作为挑梁用 U 形卡固定,端部用一根钢筋作为拉杆进行斜拉,挑架水平间距 1500mm。 脚手架搭设要求 ,悬挑脚手架的钢架进行结构计算,整个脚手架方案实施前公司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严格按方案搭设、验收。 、夯实并设排水沟,立杆底部加设宽度≥ 200mm,厚度≥ 50mm的垫木。 ,必须对进场的扣件、钢管、脚手板、螺杆等配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依据编制的搭设方案,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 剪刀撑、拉结杆等随脚手架的搭升及时设置。 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 6m。 ,铺稳后用钢丝固定,严禁出现探头板或活板。 作业层应设 防护栏杆。 脚手架外部悬挂防火密目网,每隔两步设安全平网。 ,减少构配件设置。 确需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 搭设结构符合搭设方案。 节点的连接安全可靠。 立杆垂直度应≤ 1/300,且最大垂直偏差为≤ 50mm。 纵杆水平偏差≤ 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 50mm。 ,安全防护等符合要求。 脚手架工程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十、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建立以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合格,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 质量管理措施: 、坐标轴线控制点的复核、验收接受及保护工作,并做好有关书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为下道工序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对受到的施工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措施,并认真参加设计图纸交底。 由项目经理组织召集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会稿、编制工作,拟订保证各分项工程质量措施,落实质量交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