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洞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致 谢 ............................................................................................................................................. 43 参考文献 ....................................................................................................................................... 44 附录 ............................................................................................................................................... 45 1 利洞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 本设计采用 20年一遇洪水标准对利洞水电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括工程相关资料,施工导流方案比较,导流施工,截流计算与施工,围堰的设计及施工,导流洞的封堵及基坑排水,趾板、面板施工,坝体填筑,堆石体反向排水及施工总进度等。 利洞水电站采用重力拱坝方案,河床一次截流、土 石围堰挡水、隧洞导流、主体工程全年施工方式。 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对料场的选择和开采,施工工厂设施布置,施工总布置,施工交通布置等进行了设计研究。 Abstract: This design uses a 20year flood standard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Lee dong Hydropower Station, the main content inclu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iversion program, diversion of construction, the closure of the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ffer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ideblock of the flow hole and pit drainage, toe board, panel construction, dam filling, the rockfill reverse drainage and total construction progress. Lidong Hydropower program of the gravity arch dam, the riverbed once closure, retaining rockfill cofferdam, diversion tunnel, the main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s throughout the year. Construction design, sel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material field, construction of plant facilities layout, Construction Layout, construction traffic layout and other design research. 关键词 : 利洞 水电站 重力拱坝 施工导流隧洞 Keywords: Li dong Hydropower Gravity arch dam Construction of diversion tunnel 前言 利洞水电站是翁源县涂屋水梯级开发规划 中的梯级水电站之一,位于翁源县六里镇辖区内,在已建的双叉角水电站下游,已建的长潭水电站上游之间。 其坝址在雷公村上游约500m处的峡谷中 ,距离翁源县六里镇约 12km,距离翁源县城(龙仙镇)约 32km。 坝址以上 2 流域面积 109km2。 利洞水电站工程由浆砌石重力拱坝方 案 、 左 岸 导流 隧洞、引水系统、厂区枢纽等建筑物组成。 浆砌石重力拱坝 最大坝高 39m, 导流隧洞 5m (宽 高,中心角 180176。 )拱门型断面,进口底板高程 ,出口高程 ,隧洞长 ,纵坡 i= %。 电站采取有压引水方 案,选用钢筋砼明管 +钢筋砼埋管 +隧洞( 2719m) +压力钢管(主管长 ,支管长 )( ),厂房及开关站选择岸边地面厂房(右岸)。 利洞水电站 工程的设计课题,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给的 利洞 水电站工程基本资料,编制 利洞 水电站的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有:①施工条件分析,基本资料给出的;②施工导截流,施工导截流主要包括截流方案的选定,截流时段及流量标准的 确 定和分流建筑物的设计; ③主体工程,主要为 浆砌石重力拱坝 的施工;④施工总布置,包括施工道路、施工工厂布置;⑤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即 导流计划及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 由于时 间 的限制,我的课题主要选择 五 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施工导流设计,以及对 浆砌石重力拱坝 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成果形式以设计说明书和计算说明书及工程施工图纸为主。 本设计课题,要求我们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工程原始资料,灵活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共同提高。 此外,本设计课题还培养了我们分析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图集的能力。 此次设计的完成,有赖于我的导师蔡启龙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启发,以及本施工组织设计课题的同学的帮助。 通过本次课题设计的完成,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很好的结合相关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 施工条件分析 概述 利洞水电站枢纽为 Ⅳ 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 1)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中大坝级别 3 为 4级,厂房、引水建筑为 5级。 由砼拱坝、引水系统、电站厂房、永久检修道路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09km2,正常高水位 ,对应库容 332万 m3,最大坝高,坝顶高程。 发电引水系统布置在右岸,洞径 ,由 钢筋砼明管 +钢筋砼埋管 +隧洞( 2719m) +压力钢 管(主管长 ,支管长 )。 电站装机 23600kW ,主厂房尺寸(长 宽 高)。 变电站布置在厂房右侧。 主体工程量见表 11。 11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序 号 项 目 土方明挖(m3) 石方明挖(m3) 土石方填筑 (m3) 混凝土(m3) 模板 (m2) 钢筋 (t) 帷幕灌浆 (m) 固结灌浆 (m)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 一 挡水工程 一)重力拱坝工程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弱风化) 3 重力拱坝C15砼 4 重力拱坝C20砼 6 锚筋锚杆( Φ25 ) 7 钢筋 8 帷幕灌浆 9 固结灌浆 16 模板 二)引水系统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弱风化) 3 洞挖石方(弱风化) 4 4 土方回填 5 碎石垫层 6 C15砼 7 C20砼 8 锚筋锚杆( Φ25 ) 9 钢筋 10 钢管 11 12 回填灌浆 13 喷 C20砼 15 模板 三)厂房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弱风化) 3 土方回填 4 C15砼 5 C20砼 6 锚筋锚杆( Φ25 ) 7 钢筋 10 模板 四)开关站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弱风化) 3 C15砼 4 草皮 五)永久交通公路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弱风化) 5 3 土方回填 4 C15砼 5 钢筋 7 模板 第四部分 临时工程 导流工程 一 )施工导流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 3 衬砌 C20砼 4 封堵 C20砼 5 钢筋 6 预制砼封堵闸门 7 喷 C20砼 8 模板 二 )大坝及尾水渠围堰 1 明挖土方 2 土石方回填 3 防渗粘土填筑 临时交通工程 一 )临时道路 1 明挖土方 2 明挖石方 3 土石方回填 4 C15砼 二 )施工支洞工程 1 明挖石方 6 2 洞挖石方 3 衬砌 C20砼 4 封堵 C20砼 5 钢筋 6 喷 C20砼 合 计 工程施工特点 库区河流蜿蜒曲折,自北向南流,河道曲折多变,河谷狭窄,多为 “V” 型谷,河道深切,两岸及河床基岩裸露,急滩较多,阶地不发育。 本工程建筑物布置分散,施工线路长,沿建筑物两岸可供施工布置的场地狭窄,施工营造布置只宜根据需要,布 置小型施工临时设施。 引水隧洞工期长,宜布置施工支洞以缩短施工工期;电站厂房位于枢纽下游利洞村附近,为地面式厂房,施工工期短;厂房施工场地相对开阔,施工营造设施可就近布置。 本工程有关的特征数据如下 : ( 1)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109km2; ( 2)多年平均流量 /s; ( 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 ( 4)最大洪峰流量 1380 /s; ( 5)多年平均降雨量 ; ( 6)多年平均气温 ℃ ; ( 7)极端最高气温 ℃ ; ( 8)极端最低气温 ℃ ; ( 9)水库校核洪水位 ; ( 10)水库设计洪水位 ; ( 11)水库正常蓄水位 295m; ( 12)水库死水位 285m; ( 13)水库总库容 7 现场自然条件 气象、水文 利洞水电站为广东省翁源县涂屋水梯级开发规划的梯级水电站之一,其上游为已建的双叉角水电站,下游为长潭水电站。 涂屋水是北江的二级支流,位于翁源县中部偏北,发源于翁源坳,从北向南流入翁 江。 流域集雨面积 252km2,主河长 44km,河床比降 %。 涂屋水是山区河流,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水季节浅滩多。 本流域具有山地气候特征,根据翁源气象站及流域内雨量站资料统计,流域气象、水文特征如下: 气象:多年平均气温 ℃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 ℃ ;年极端最高气温 ℃ ( 1980年 7月 1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 ℃ ( 1963年 1月 16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7%。 多年平均风速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历年最大风速。 最多风向 为东北风。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210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1802小时,无霜期 305天。 降水:流域年平均降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