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案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菌苗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 的。 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 我们经常提到计划免疫,“免疫”又是什么呢。 生:(表示不知道) 二、新授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身边的疑问来学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呢。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结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进行小组讨论,注意观察思考人体具有几道保卫自己的防线。 “资料分析”讨论( 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 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生: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 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作用。 师: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皮肤的保护作用”。 皮肤不仅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 例如,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乳酸,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 3000万个;经过 60分钟后检查,只有 170万个; 120分钟后检查,就仅剩 3000个了。 出现这种现象是与皮肤分泌物的杀菌 作用有关系的。 黏膜能分泌溶菌酶等多种杀菌物质,能将病原体溶解和消除。 你认为,除了皮肤以外,还有哪些结构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人体的什么结构覆盖在身体的表面,并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而这种结构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生:覆盖着整个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内表面的黏膜也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生: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摆动也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资料分析”讨论( 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 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生:当人的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 师: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纵深防线的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请同学结合有关白细胞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想一想,皮肤受伤,病菌侵入后,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白细胞,也可以叫做吞噬细胞。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吞噬细胞的作 用”图,当身体某处受伤时,吞噬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病原体的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吞噬、消灭。 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发炎。 病菌被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了。 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生:(略) 师:综合上面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中含有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灭。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上述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人人都生来就有的。 生: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师: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案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实验,再利用挂图和课件进行直观的教学,最后归纳总结并用习题加强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我按照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 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
借口故意不上体育课。 生:我认为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更应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发育。 女同学应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 师:以上的同学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认为这很好,而且同学们的想法都是对的,如果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交流、多理解,那么我们一定会形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的集体。 师:进入青春期以后,除了身体发生变化,你们的内心世界有没有发生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呢。
植生日树、诞辰树,让更多的人参与这样有意义的事;研制出适合北方生活的草种,改善我们的城市生态。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得棒。 接下来小记者要带我们去哪里呢。 生:(第二小组代表)我们走访了大庆物业垃圾处理站,了解了大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请看我们的调查报告。 大庆市垃圾问题的概况: 大庆市人口超过 80 万,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一公斤。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 学生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方案一: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方案二:根据讨论提纲小组自主合作讨论人类活动与环保、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绿色食品”资料,以便拓宽视野,并自主地在课外收集此方面的信息(如转基因食品 )(可通过剪报、上网查询、收看电视相关节目、 VCD
( 2) W 有 用 = ?L=9N= ( 3) = 100 % = 100 % = 100 % =75% 二、斜面典型例题: 例 3. ( 2020江苏苏州, 26 题)如图所示,斜面长 S=10m,高 h=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F,将一个重为 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 A匀速推到顶端 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 100J的功。 求: (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
2 时、 8时、 14 时、 20 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下图所示 ,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 ) ℃ ℃ ℃ ℃ 第 2 页 共 3 页 答案: C 试题难度: 三颗星 知识点: 温度计的读数及计算 ,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难度: 三颗星 知识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