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教案人教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抽水机功率 P= 答:应选用功率至少为20千瓦的抽水机。 例 一辆汽车装满货物后重 104牛,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5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功率是 80 千瓦。 求:①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②汽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牛。 已知: G=104牛 t=300秒 S=4500米 P=80000瓦 求: ① W=? ② f=? 解:汽车的功率为 80000瓦, 5分钟做功应为 W=Pt=80000300=107(焦耳) 汽车行驶了 107焦耳的功,所以牵引力为 W=FS F= (牛) 因为是匀速行驶。 f=F=(牛) 答: 5分钟内牵引力做功 107焦耳,汽车受阻力。 五、作业 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杆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 16秒,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 12秒钟,已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4,则甲、乙两人爬竿所做功之比为 ,功率之比 为。 起重机吊着重 5000牛的货物,以 2米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为 瓦。 机器的功率为 ,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1250焦耳的功 1250焦耳的功 1250焦耳的功 1250焦耳的功 在平直公路上以正常速度行驶的骑车人,所受阻力为人与车重之和的 ,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 )。 一辆重为 6104的载重汽车以 10米 /秒速度匀速驶上一个长为 500 米的斜坡,已知汽车的牵引力为 103牛,求: ① 汽车从斜坡底端开到顶端所需的时间。 ② 汽车的牵引力做功多少。 ③ 汽车发动机功率多大。 第十五章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 一、 二、 课标要求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 三、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引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书中提出的实验,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想想议议”和“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课重点知识。 四、 教学目标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通过 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 演示: 子弹打纸片、小车推木块,电吹风吹动树叶。 问飞行的子弹、运动的小车、风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都能够对外做功,都在运动 引入 一、能 ( 1)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说物体具有能。 讨论 :马路上运动的汽车是否具有能。 归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关键是看这个物体是否能够做功,而不是看它有没有做功。 从刚才的例子发现它们不仅具有能量而且都在运动 .引入 二、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特点 ( 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讨论公路上对汽车的行驶的速度有什么规定。 为什么。 师: :通过学习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先让学生猜想与体积、质量、速度、密度等有关,最后归纳成研究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师:在多个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引导采用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再上台演示。 其中强调研究质量时要在同一高度。 再让学生修正方案,重新实验、总结。 (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师:如何解释汽车 限速。 看书 P111 小资料、想想议议 让学生根据刚才学习动能的经验看书自学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根据桌上器材设计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巡视、指导再让同学演示总结 三、势能 ( 1)重力势能 a、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 b、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被举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的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一块石头放在高山上是否具有能量。 讨论总结它会对地面做功,它蕴藏着重力势能,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只要 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 演示拉伸的橡皮 筋是否具有能。 引入: ( 2)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演示: 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五、作业 书上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列车上飞出的物体,铁路职工中弹晕倒”的新闻。 平直的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具有 能,行进过程中,这种能量 (“变大” “ 变小 ” “ 不变 ” ) . 弯曲的弓能把箭射出,射出的箭能射进靶心。 弯曲的弓,飞行中的箭都具有。 其中前者具有 ,后者具有。 2020年 12 月 30 日,随着一声巨响, “ 神州 ”4 号飞船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在飞船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关于飞船机械能的分析,动能 ,势能 . 关于能的概念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 , 速度大那个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势能相等的物体 , 一定在同一高度 C、运动的物体不仅具有动能而且一定具有势能; D、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辆 不同的汽车相比,运动速度小的汽车具有的动能小; B、一物体具有机械能,则这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C、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在那里,没有做功但能够做功,石头具有重力势能; D、甲物体弹性形变大于乙物体弹性形变,甲具有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乙的弹性势能。 下表给出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的一些数据 物体 质量 速度 动能 牛 约 600 约 约 75 中学生 约 50 约 6 约 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数是 ,你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让学生讨论,分析,回答、为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十五章第五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 课标要求: 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并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二、教学设计思想: 先通过 录像再现生活场景引入,让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 ,在此基础上要学生设计小实验来表现动能、势能的转化, 教材还介绍说明了只有机械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才守恒,教学中利用录象的优势,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录像再现生活场景,复习旧知识,做好铺垫) 播放一段乘坐过山车的影片,问: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与我们学习的机械能的知识会有什么关联吗。 指出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 引导 学生复习动能、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动能、势能的变化。 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回答。 特别是在学生分析了上抛小球的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之后,引导其认识到:小球上抛,是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 二、 演示、分析一些典型的机械能转化现象(为得出结论打基础)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滚摆实验。 如果实验室滚摆数量不够,可让学生在课前自制。 做实验前,应引导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物理现象,如滚摆 的转速变化和高度的变化情况,并对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 (对 于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将逐渐减小,教学时不必明显指出) 使用学生拍 的蹦床录像的全过程,可采取慢动作播放,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让学生再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归纳并板书结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三、 机械能及其转化(以事实为根据,认识规律) 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被举高的物体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机械运动有关,因此我们把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一个物体既可以有动能,也可以有势能。 它的机械能大小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板书出结论) 提问: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会怎样。 (可提示学生:动能增 大时,势能怎样变化。 反之又怎样变化。 ) 在学生回答后,板书出结论: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演示实验:教材第 114页“想想做做”的实验。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做出分析:为。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教案人教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 (如图 2( 1)所示) 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 2( 2)~( 6)所示) 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 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
的角度.宏观的生物力能学从整个体系的能量形式和变化进行研究,而不追究体系本身结构的变化细节.微观的生物力能学把能量状态及变化和分子的结构于运动结合在一起,具体研究能量从吸收到利用的全过程,这类研究对于弄清一个具体体系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稀收太阳能辐射并使之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电子器件。 下面介绍北京太阳能光电研究中心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一、导入新课 [师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现象,有物理的 (力、声、光、电等 )、有化学的、有生物的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反映这种联系吗 ?请同学们看屏幕. [投影 ]想想做做 二、新课教学 1.能的转化 [师 ]大家用桌子上的仪器做做,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 [生甲 ]来回迅速搓手 ,手会感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生乙 ]黑塑料袋内盛水
旋转。 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在上题中,我们从 O点作一条 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 F的。 MN这条直线就是力 F的。 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 A、筷子 B、火钳 C、剪刀 D、橡皮筋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如果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 ,那么最小的力是。 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探究:纸的厚度为 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 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 )测量时取若干页纸 (纸的页数要足够多 ),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 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 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 l=L/n. (4)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
的体积的关系,也就是比较物体被捞起前后浮力的大小是否 变化。 从池中捞铁块或石块前,船在水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船重力,铁块或石块沉底,所受浮力小于重力,而捞起后与船作为一个整体漂浮,所受浮力等于船重加铁块或石块重,所受浮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池中水面升高。 木块捞起前后均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不变,水面高度不变。 水悬浮在水中时和捞到船上后,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面高度不变。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