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摩尔分率 y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0 ( 1) 、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设苯以 A 表示,甲苯以 B 表示 苯的摩尔质量: Km olKgM A / 甲苯的摩尔质量: mol/ KB 由F D 以Kg1为基准,则: )( BA AF nn nx )(Dx )(wx ( 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Km olKgMxMxM BFAFF /)1(  )( Km olKgMx BDDD /)1(  )( Km olKgMxMx BwAww /)()1(  ( 3) 、 物料衡算 由题意可知 hKmolF /  总物料守恒 WDF  ① 苯物料守恒 WDF  ② 由 ① 、 ② 得: hKm olD / hKm olW /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1 回流比及 理论塔板的确定 相平衡方程为: nnnnnnn xxxxxxy 6 4 3 6 4 3 )16 4 3 (1 6 4 3 )1(1   求 q线方程 冷夜进料,取 q= 则: q 线方程为 2 5 2 4 5 0  qqFqq xxq xxq qy 由相平衡方程和 q 线方程交点( ee yx, )求最小回流比 7 2 1 ,4 9 5  ee yx 回流比的确定 i n  ee eD xy yxR 取 R=*Rmin=*= 最小理论板数的确定 )]) g[ (lg)]1)1l g[ (m i n  (( WWDD x xxxN 理论板数的捷算法 2 6 7 4 5 0 8 5 4 5 R RR 由吉利兰关联图读出 :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2 min1NNN = 又 minN = 代入上试得 N= 所以理论塔板数 NT=16 块 精馏段理论板数的确定 64 )]45 45 )96 96 g[ (lg)]1)1l g[ (m i n  (( FFDDRxxxxN 由吉利兰关联图读出 由吉利兰关联图读出 1N NN R RminR 又 in RN 代入上试得 NR==8(块)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3 所以精馏段理论塔板数 NR=8(块) 提馏段理论板数的确定 )]) g [ (lg)]1)1l g [ (m i n  (( WWFFSxxxxN 由吉利兰关联图读出 NN S SminS  又 in SN 代入上试得 NS==9 块 所以提馏段理论塔板数 NS=9(块 ) 最终以精馏段与提馏段理论板数的总和为全塔总理论板数, 即为 17块。 板效率及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求实际板数 由 TTENN 1 得 精馏段实际板数: N 精 = 11 1 0 . 1 6 5 1 7 . 3 0 2 3  (块) 提馏段实际板数: N 提 = 13 (块) 即全塔实际板数为 24块 操作方程的确定 精馏段: Lhk m o lDRL /  V=(R+1)D= = 提馏段: hk m o lqFLL /8 3 . 8 3 7 35 5 . 9 22 7 . 9 1 7 3 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4 hk m o lFqVV /6 6 )(3 4 )1( 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1  nDnn xxVDxVLy 提镏段操作线方程: 0 0 5 0 6..04 2 1  nWnn xxVWxVLy 精馏段物性数据计算 010 1xy 图 21 苯 甲苯系的气液相平衡图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5 由 x =x =x =FDW 查表 21 苯 — 甲苯的 气液相平衡得: y =y =y =FDW 计算塔顶、塔底、进料处相对挥发度:      /1 0 . 6 7 4 0 / 1 0 . 6 7 4 0 2 . 5 2 00 . 4 5 0 5 / 1 0 . 4 5 0 5/1yyFFaF xxFF         /1 0 . 9 8 6 / 1 0 . 9 8 6 2 . 4 8 60 . 9 6 5 9 / 1 0 . 9 6 5 9/1yyDDaD xxDD         /1 0 .0 3 4 / 1 0 .0 3 4 2 .9 50 .0 1 1 8 / 1 0 .0 1 1 8/1yyWWaW xxWW    塔内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33 * * a a aF D W   由苯 — 甲苯在 不同温度 下的 汽液平衡 数据作出组成温度图 由图 22读出塔顶、塔底、进料温度: tD = C tF = C tw =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6 607080901001101200 1组成x (y )温度t 图 22 苯和甲苯的组成温度图 操作压强: P= kpa 平均温度 : tm : tD = C tF = C tw =1100C tm=( tD + tF ) /2=(+)/2=℃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7 (1)塔顶 y1= XD = 查平衡曲线得到 x1= (2)进料 yf = xf = 查附表 [8]知 : (1)塔顶: M VDm = +() =( molg/ ) M LDm = +() =( molg/ ) (2)进料 : M VFm = +() =( molg/ )M LFm = +() =( molg/ ) 平均分子量 M Vm = 2 VFmVDm MM  =80. 582 82. ( molg/ ) M Lm = 2 LFMLDM MM  =82. 5185. 8279. 20( molg/ ) 由 [6]书 和 [7]书 : 1/ LM =aA / LA +aB / LB , A为苯 B 为甲苯 塔顶:在 ℃下: LA =811( 3/mkg ) LB =806( 3/mkg ) aA =(*)/[*+()*]=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8 LMD1 =+( ) /806 则 LMD = ( 3/mkg ) 进料 :在进料温度 : LA =802 3/mkg , LB =798 3/mkg aA =( *) /[*+()*]= LMF1 = 0 .4 1 0 1 (1 0 .4 1 0 1)8 0 2 7 9 8 则 LMF = 3/mkg 即精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 LM=(+)/2= (3/mkg) 平均气相密度: VM = RTPMVM =(*)/[*(+273)]= ( 3/mkg ) . 精馏段液体表面张力 (1)塔顶 : 查 [6]书 和 [7]书 求得在 ℃下: A = mmN/ B = mmN/ MD = +( ) =( mmN/ ) (2)进料 : 在 110℃下: A =( mmN/ ) B =( mmN/ ) MF = +( ) =( mmN/ ) 则 m =( MD + MF )/2=(+)/2=( mmN/ ) . 液体平均粘度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19 液相平均粘度依下式计算: iilm x lglg  (1)塔顶 :在 ℃下: A 是苯, B 是甲苯 XD= DA = smpa。 DB = smpa。 (2)lg LD =  + 则 LD =( smpa ) (3)进料 : 在 ℃下 XF = FA= smpa。 FB = smpa lglF=  +  则 =(smpa) lm=(LD+lF) /2=( smpa ) . 气液体积流率的计算 由已知条件V=hkmol/ L=hkmol/ 得 SV =VMVMvm3600 =(*)/(3600*)=( sm/3 ) SL =LMLMLM3600 = =( sm/3 ) 提留段物性数据计算 操作压强 P = 温度 tm tD = C tF = C tw =1100 C 课程设计内页说明书 20 tm =( tF + tw ) /2=(+110)/2= C (1)塔釜 Wx = 查相平衡图得到: Wy = (2)进料   查附表 [8]知 : (1)塔斧: M VWm = +() =( molg/ ) M LWm = +() =( molg/ ) (2)进料 : M VFm = +() =( molg/ ) M LFm=+() =( molg/ ) 平均分子量 M Vm = 2 VFmVWm MM 87. 162 82. 5791. 75 ( molg/ )M Lm = 2 LFMLWM MM  =88. 9085. 8291. 97( molg/ ) 由式 ]3[ : 1/ LM =aA / LA +aB / LB 查 [6]书 和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