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项目总装机容量是, 25 年年均发电量约为 万 kWh。 采用 多 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 在学校内的各个楼顶上 , 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 屋顶总面积约 为58336 平方米。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9 4 太阳能资源 辽宁省太阳资源具体的分布如下: 图 辽宁省太 阳能资源分布图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辽宁 沈阳 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日照数在 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 5000585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 ~ ㎡。 沈阳 市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 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 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 全年平均气温 ℃ ~ ℃ ,最高气温 37℃ ,最低气温 ℃。 年均日照时数 2850~ 2950 小时 , 日照率 63— 68%。 沈阳 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年际变化较稳定,其数值区间稳定在 ~ ㎡之间,年平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0 均辐射总量为 MJ/㎡。 年降水量 450~ 580mm,平均 ,多集中在 7~9月份 ,无霜期 120~ 155 天。 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位于全省前列。 太阳能资源分析 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178。 /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 阳能。 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倾角41 度。 沈阳 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 5200 MJ/m2 左右,即 1444kW h/m2 左右;近 6 年( 2020~ 2020 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 MJ/m2,即 h/m2。 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 2800 h 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 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 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 其中, 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 620 MJ/m2 左右, 12 月份辐射最弱,为 206 MJ/m2 左右。 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 年总辐射量的 %、 %、 %和 %左右。 从日平均状况看, 11~14 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 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 12 时前后辐射最强。 日照时数以 h 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 60天左右,占 14%以上;~ 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 250 天以上,可占全年的 69%,年可利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 沈阳 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辽宁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热利用项目。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 项目所在地太 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1 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 按最佳倾角 41176。 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 ,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 小时,年日照总量为 1600 小时。 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电力负荷现状 沈阳工程学院 配电服务范围内 2020 年最大用电负荷为 2400 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 千瓦。 配电区内输电电压为 10/ 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 变压器 7台,其中 2*1600kVA 有 1 台 , 2*630kVA 共 6 台,总容量 万千伏安。 表 沈阳工程学院 变电站基本负荷资料汇总表 序号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变电站 最大负荷 2400 kW 峰值负荷 最小负荷 kW 变电站年停电时间 1018 min 容载比 配电变压器数量 7 台 根据配电变压器数量逐个填写配电变压器相关数据 日典型负荷 630 kW 96 点 /日,表格 2 配电变压器 1 变电容量 *2 KVA 电压等级 10/ kV 低压侧馈线回路数 14 回 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 各路不同 mm2 3 配电变压器 2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2 变电容量 *2 KVA 电压等级 10/ kV 低压侧馈线回路数 14 回 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 各路不同 mm2 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发电 项目拟选址在 工程学院现有 的建筑物楼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 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 沈阳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 ( 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 ( 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 ( 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 ( 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 ( 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 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 ( 7)良好的示范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3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光伏组件选择 标准和规范 (1) IEC61215 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 (3)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 (4) GB/T184792020《地面用光伏( 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 (5) SJ/T111271997《光伏( 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 —导则》 (6) GB/T 199392020《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7) EN 617011999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8) EN 618291998 晶体硅光伏方阵 IV 特性现场测量 (9) EN 617211999 光伏组件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 (抗撞击试验 ) (10) EN 613451998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11) GB 光伏器件 第 1 部分 :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12) GB 光伏器件 第 2 部分 : 标 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13) GB 光伏器件 第 3 部分 : 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 (14) GB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 IV 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15) GB 光伏器件 第 5 部分 : 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 (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 (ECT)。 (16) GB 《光伏器件 第 7 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 (17) GB 《光伏器件 第 8 部分 :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 (18) GB/T 182102020 晶体硅光伏( PV)方阵 IV 特性的现场测量 (19) GB/T 189122020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20) GB/T 193942020 光伏( PV)组件紫外试验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4 (21)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22) GB/T 191202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3) GB 《光伏( PV)组件安全鉴定 第 1 部分:结构要求》 (24) GB 《光伏( PV)组件安全鉴定 第 2 部分:试验要求》 (25) GB6495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26) GB649719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 (27) GB/T 140071992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28) GB/T 14009199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 (29) 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设计鉴定和类型; (30) GB/T 110091989 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方法; (31) GB/T 110101989 光谱标准太阳电池; (32) GB/T 110121989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 (33) IEEE 12621995 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34) SJ/T 21961982 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35)SJ/T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单体 质量分等标准; (36)SJ/T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质量分等标准; (37)SJ/T 101731991 TDA75 单晶硅太阳电池; (38)SJ/T 104591993 太阳电池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39)SJ/T 112091999 光伏器件 第 6 部分 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 (40) DGJ32/J872020《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上述标准、规范及规程仅是本工程的最基本依据,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标准、规范和规程,并且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应为合同签订之日为止时的最新版本。 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 主要性能 光伏组件为室外安装发电设备,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要求具有非常好的耐侯性,能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具有高的转换效率。 本工程采用 245Wp 组件。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5 设备主要参数 表 太阳电池组件技术参数 太阳电池种类 多晶硅 指标 单位 数据 峰值功率 Wp 245 功率偏差 w 0/+3 组件效率 % 开路电压( Voc) V 短路电流( Isc) A 工作电压( Vmppt) V 工作电流( Imppt) A 系统最大耐压 Vdc 1000 尺寸 mm 1650*992*40 重量 kg 峰值功率温度系数 %/K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K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K 运行温度范围 ℃ 40~ +85 最大风 /雪负载 Pa 2400/5400 注:上述组件功率标称在标准测试条件( STC)下: 1000W/m太阳电池温度 25℃ 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 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 本项目计划于沈阳 工 程学院 楼顶斜屋安装面铺设光伏发电系统,楼顶可铺设电池板面积约为 58336 平方米, 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装机容量约。 本工程 按照 “ 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 ” 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 AC380V, 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 10kV 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 由于分布式电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6 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 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 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 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配置光伏阵列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汇流箱的输出经直流线缆接至配电房内直流配电柜,经直流配电后接至并网逆变器,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配电柜接至防逆流控制柜,输出 ,50Hz 三相交流电源,实现用户侧并网发电功能。 倾角的确定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 沈阳 本地太 阳辐射资源情况,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学校楼顶 屋面采用 41 度倾角布置。 逆变器选型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 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 件转换为直流电力,在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载供电,剩余电力馈入电网, 本系统逆变器采用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SG100K3,功率为 100KW 的逆变器。 这样根据光伏组件的电压变化和温变化范围,可保证绝大多数直流输出电压范围均在 MPPT 范围内,汇流后进入一台逆变器可保证输出电压变化不超出设备最大功率跟踪范围内 ( 450V820V), 并不超过设备安全电压 1000V。 阳光电源生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根据天气变化自动启停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 当系统出现异 常时可以使逆变器自动停止工作并安全与系统脱离。 逆变器的控制选用电压型电流控制方式,输出基波功率因数大于等于 95%,电流各次谐波不得大于 3%。 沈阳工程学院 分布式光伏 电站 可行性方案 17 图 62 SG100K3逆变器外观 图 SG100K3 逆变器具有以下特点: 和谐电网 • 零电压穿越功能 • 有功功率连续可调( 0~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