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初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泵房 污泥回收 过滤器 9 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 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 、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 进水中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 大 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 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拟用回转式机械格栅。 回转式机械格栅是连续自动清除的格栅 , 每天都栅渣量大于 时 , 考虑 劳动条件和卫生条件 , 以及占地面积, 采用机械清渣方法。 设计说明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 ~ ,槽内流速。 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污水厂设置两道格栅,第一道格栅间隙较粗一 些,设置在提升泵之前 ,格栅间隙根据水泵要求确定,拟定用 25mm 间隙粗格 栅。 第二道间隙较细 , 一般设置在 污水处理构筑物前,栅条间隙一般采用 — 10mm,拟定用 5mm 间隙的细格栅。 设计流量: Qd=35000m3/d≈ 1458m3/h=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 dZ QK b. 最大日流量 Qmax=KZ Qd= 1458m3/h= 设计参数: 粗格 栅 净间隙为 b=; 格栅倾角δ =60176。 ; 栅前流速 ν 1=; 过栅流速 v=; 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 α 1—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取 20176。 设计计算: 10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121BQ 计算得: mQB 5 6   mBh  所以栅前槽宽约。 栅前水深 h≈ 格栅 槽总宽度 ( B) B=S(n1)+b*n B— 格栅槽宽度, m S— 栅条宽度, m b— 栅条净间隙, m n— 格栅间隙数  — 格栅安装倾角 栅条间隙数( n)为 bhvQn sinm ax = )( 2 60s in5 6 条  设计采用 248。 10圆钢为栅条,即 S=。 m 1. )155()1(  bnnSB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02 hKh   sin2 20 gh  2h — 过栅头损失, m h0— 计算水头损失; m g— 重力加速度; 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 ξ — 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圆形断面,  bS 11 )(0 2 i 2 2342 mh  栅后槽总高度 H H=h +h1 +h2 H— 栅后槽总高度 h— 栅前水深 h1 — 格栅前 渠超高 ,一般取 h2 — 格栅水头损失 H=h +h1 +h2 =++= m 栅槽总长度 L t a 121 HLLL  L1 —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 m L2 —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位长度 ,一般取 L2 = L1 H1 — 格栅前槽高, m 111 tan*2 BBL  1B — 进水渠道宽度 ,取 ; 1 —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 ,一般取 20 mBBL a n*2 a n*2 111   mLL  11 hhH  = += mHLLL a n a 121   12 图 2 格栅计算示意图 栅渣量计算 对于栅条间距 b= 的中格栅,对于城市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 W1=。 每日栅渣量 1000864001m a x  zKWQW W— 每日栅渣量, m3/d 1W — 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 m3/103m3,一般 — ,细格栅取大值,粗格栅取小值。 zK —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a x    zK WQW=拦截污物量大于 ,宜采用机械清渣。 沉砂池 设计说明 13 沉砂池 的设置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 等 相对密度大 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 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分离为基础, 即控制进入流沙池的污水流速,相对密度大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其 主体部分实际是一个加宽、加深的明渠,由入流渠、沉沙区、出流渠、沉砂斗等部分构成, 两端设有闸板以控制水流。 设计参数 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 ,最小流速应不小于。 停留时间不应小于 30s,一般取 30~60s; 有效水深不应大于 ,一般采用 ~,每格宽度 不宜小于 ; 池底坡度一般为 ~。 设计计算 沉砂部分的长度 L L=v*t L— 沉砂池沉砂部分长度, m v— 最大设计流量速度,取 t— 最大设计流量是的停留时间,取 60s. L=v*t=*60=18m 水流断面面积 A A= vQmax A— 水流断面面积 , 2m maxQ — 最大设计流量 , sm3 A= vQmax =池总宽度 B B=2hA b— 池总宽度 2h — 涉及有效水深, 14 B=2hA =共分为 4格,每格宽 b=贮砂斗所需容积 V V=zXTQ K*10008 6 4 00 *m a x * X— 城镇污水沉砂量,一般采用 T— 排砂时间间隔,取 1d。 zK — 污水总变化系数。 V=zXTQ K*10008 6 4 00 *m a x * = *1 0 0 0 *1**8 6 4 0 0 3m 每个沉砂斗容积 设每一分格有 2 个沉砂斗,每个沉 砂斗的容积为 31 *4 *4 mVV  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拟定贮砂斗底宽 1b =,斗壁与水平倾角为 60 ;贮砂斗的上口宽 2b 为 2b = 60tan2 39。 3h +1b 贮砂斗容积 1V = )*(31212139。 3 SSSSh  39。 3h — 贮泥斗高度, 取 21,SS — 贮泥斗下口和上口的面积 2b = 60tan2 39。 3h +1b = n *2  1V = )*(31 212139。 3 SSSSh  =32222 )*(*31 m 贮砂 室的高度 3h 采用重力排砂 , 设池底坡度 ,坡向砂斗 15  * 39。 239。 3239。 33 bbLhlhh *  池总高度 H H= 321 hhh  1h — 超高 一般取 H= 321 hhh  =++= 核算最小流速 minv minv =min1min*AnQ minQ — 设计最小流量 , sm3 1n — 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minA — 最小流量时沉砂池的过水断面面积, 2m minv =min1min*AnQ = **2 (符合要求 ) 图 3 沉砂池计算示意图 16 沉淀 池 设计说明 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部分在池中心,因中心导流筒流速大, 活性污泥在中心导流筒内难于絮凝, 并且这股水流与池内水相比,相对密度较大,向下流动时动能较大, 以冲击池底沉泥。 设计参数: 沉淀池个数 n=2;水力表面负荷 q’ =1m3/(m2h);沉淀时间 T=2h;污泥斗下半径 r2=1m,上半径 r1=2m。 设计计算: 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39。 maxnqQF n— 池数 maxQ — 最大设计流量 q’ — 水力表面负荷 239。 m a x 7 291*21 45 8 mnqQF  池 子 直径 D= mF 7 2 9*44 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h2= q’ *t q’ — 水力表面负荷 t— 沉淀时间 h2= q’ *t=1*2=2m 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