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落实居民“门前三包”,建立保障长效制度,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增强了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了促进环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突出抓好辖区内环境质量改善、总量控制指标完成、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执行以及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运行等指标的考核,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近年来, 两个 村利用广播宣传共计 200 余小时,开辟环境保护宣传栏 20 期,横幅 30 条,标语 150 条,信息 10 篇,宣传教育人数达 2500 人( 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两个村 组织专人多次深入各村民小组以及农户家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开办环保 10 知识讲座 5期,发放宣传画册 55 册,培训村义务环保宣传人员 5人,同时,在村小学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举办“环保书法比赛”、“环保警示教育图片展”、“环保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受教育人数达 250 人(次),切实做到了把环保知识带到村队、留在农户,在全乡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项目区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的环境问题 新建富民安居示范点,存在着无排水管道 ,生活废水、污水无法排放的 实际问题。 富民安居示范点建成后,人员及房屋比较集中,垃圾清运及处理也将成为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 垃圾随处倾倒现象严重,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边。 环卫设施极度欠缺,垃圾清运车、垃圾桶等装备和设施未配备,垃圾收运系统不完善,垃圾收运处于无序状态,村内产生的大量垃圾无法迅速收集清运处理,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实施连片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温宿县 古勒阿瓦提 乡按照自治区、地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要求,加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的力度,环境 保护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以往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基础上, 2020 年,我乡将 巴格其 村及 色格孜力克 村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重点村庄,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各项基础性建 11 设。 这两个连片村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按照县、乡两级村庄建设的总体规划,我乡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实施了“富民安居”工程,目前,这两个村庄的户数已达 487 户,人口达 2314 人,且各项指标均符合申报要求, 为此,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项目区环境整治技术路线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根据农村生活垃圾排放特点,拟采用 农村户分类、村收集 转运 、 乡 处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 ,即在垃圾产生点由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再由农户所在村对各户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收集,将各户产生分散的垃圾统一收集至村设置的垃圾收集点,再由垃圾运输车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生活垃圾 户用 垃圾桶 环卫保洁车 垃圾收集点 垃圾运输车 垃圾处理场 垃圾填埋处理 12 环境治理总体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用 1年时间 解决 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项目区内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得到切实改善,村庄 “ 脏、乱、差 ” 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打造 新疆南疆 农村环境分类综合整治示范点,完善和创新农村环保政策和机制,探索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成果的方法,为阿克苏地区 乃至 新疆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工程建成后,古勒阿瓦提乡的 2个项目行政村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外运至古勒阿瓦提乡进行集中处置。 日常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 统一收集和处理,村庄、水体、河岸清洁、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棚舍、无秸秆乱堆乱放,河道、池塘等水面无漂浮物。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70%,消除垃圾对耕地、水源的影响,优化 乡 村环境,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 13 第四章 项目整治内容及建设方案 项目整治内容 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环境整治内容。 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配置垃圾收集桶 610 个,主干道垃圾箱 20 个, 保洁 车 13 辆,垃圾转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