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机具展厅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③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 开关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六、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作用 ①当人员触电时,在尚未达到受伤害的电流和时间内即跳闸断电。 ②若设备线路发生漏电故障,应在人尚未触及时即先跳闸断电,避免设备长期存在隐患,以便及时发现并排 除故障(如未排除故障,则无法合闸送电)。 ③可以防止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或损坏设备等事故。 2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漏电保护器的技术条件应符合 GB6829 的有关规定,并具有国家认证标志,其 技术额定值应与被保护线路或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配合 (参见附录 B)。 根据电气设备的供电方式选用漏电保护器 a. 单相 220V 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二极二线式或单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 b. 三相三线式 380V 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三级式漏电保护器; c. 三相四线式 380V 电源供电的电气设 备,或单相设备与三相设备共用的电路, 应选用三极四线式,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 根据电气线路的正常泄漏电流,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时,应充分考虑到被保护线路和设备可能发生的正常泄漏电流值,必要时可通过实际测量取得被保护线路或设备的泄漏电流值。 选用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的最大值的 2 倍。 根据电气设备的环境要求选用漏电保护器。 a. 漏电保护器的防护等级 应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 b. 对电源电压偏差较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选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 c. 在高温或特低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选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 d. 雷电活动频繁地区的电气设备选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e. 安装在易燃、易爆、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的漏电保护器,应根据 有关标准选用特殊防护条件的漏电保护器,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的选择 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器的设备应优先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快速动 作的漏电保护器。 单台电机设备可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30mA 及以上, 100mA 以下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有多台设备的总保护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100mA 及以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对特殊负荷和场所应按其特点选用漏电保护器 安装在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15— 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或行灯时,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1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3 漏电保护 器的安装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求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生产厂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应充分考虑供电线路、供电方式、供电电压及系统接地型 式。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分断能力、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分断时间应满足被保护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要求。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接线应正确,在不同的系统接地形式的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漏电保护器的接线方式应正确。 漏电保护器对低压电网的要求 漏电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它回路共用。 当电气设备装有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器时,则电气设备单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 阻最大可放宽到 500Ω,但预期接触电压必须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装有漏电保护器保护的线路及电气设备,其泄漏电流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应满足本标准第 的规定。 当其泄漏电流大于允许值时,必须更换绝缘良好的供电线路。 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电动机及其它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施工要求 漏电保护器标有负载侧和电源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按线,不得反接。 安装带有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必须保证在电弧喷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 飞弧距离大小按漏电保护器生产厂的规定。 组合式漏电保护器外部连接的控制回路,应使用铜导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 2。 安装漏电保护器后,不能撤掉低压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措施,但应按 条及 中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漏电保护器安装后,应操作试验按钮,检验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特性, 确认正常动作后才允许投入使用。 漏电保护器安装后的检验项目 a. 用试验按钮试验 3 次,应正确动作; b. 带负荷分合开关 3 次,均不应有误动作。 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式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 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保护线不得接入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必须由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的电工负责进行。 4 漏电保护器的运行和管理 漏电保护器在设入运行后, 应建立运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每月需在通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 雷雨季节应增加试验次数。 雷击或其它不明原因使漏电保护器动作后,应作检查。 为检验漏电保护器在运行中的动作特性及其变化,应定期进行动作特性试验。 特性试验项目: a. 测试漏电动作电流值; b. 测试漏电不动作电流值; c. 测试分断时间。 退出运行的漏电保护器再次使用前,应按 条规定的项目进行动作特性试验。 漏电保 护器进行动作特性试验时,应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专用测试仪器,严禁利用相线直接触碰接地装置的试验方法。 漏电保护器动作后,经检查未发现事故原因时,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次动作,应查明原因找出故障,必要时对其进行动作特性试验,不得连续强行送电;除经检查确认为漏电保护器本身发生故障外,严禁私自撤除漏电保护器强行送电。 定期分析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有故障的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由制造厂整定,按产品说明书使用,使用中不得随意变动。 漏电保护器的 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运行中遇有异常现象应找电工处理,以免扩大事故范围。 在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范围内发生电击伤亡事故,应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情况,分析未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在未调查前应保护好现场,不得拆动漏电保护器。 使用的漏电保护器除按漏电保护特性进行定期试验外,对断路器部分应按低压电器有关要求定期检查维护。 七、配电线路 电缆线路采用埋地敷设,楼层线路沿外墙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并应在电缆紧邻的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50mm 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砼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操作、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 2m高到地下 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埋地电缆在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到楼层架空电缆应沿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因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并每层不得少于 1 点。 最大弧垂距地 不得小于 2m。 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后垂距地不得小于 2m。 八、现场照明 照明器使用的环境条件 ① 在正常的空气相对湿度时使用,可选用开启式照明。 ② 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③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照明器。 ④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按危险场所的等级选择相适应的照明器。 ⑤在振动较大的场所,应选择防震型照明器。 ⑥对有酸碱等强腐蚀场所,应采用 防腐蚀型照明器。 特殊场合照明器的安全电源电压。 ①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低于 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36V。 在潮湿易触电体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行大于 24V。 ②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行大于12V。 行灯使用要求 ①电源电压不得超过 36V。 ②开关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 ③开关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上无开关。 ④灯泡外侧有金属保护网。 ⑤金属网、反光罩、悬挂吊钩应固定在灯罩的绝缘部位上。 照明系统中灯具及插座的数量 :在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中,灯具和插座的数量不宜超过 25 个,并应装设熔断电流为 15A 及 15A 以下的熔断器保护。 工作截面的选择 ①单相及两相线路中,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②在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若数条线路共用一条零线时,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荷相的电流选择。 室外照明装置 ①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 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②室内灯具距地面不行低于 3M,灯线应固定在接线柱上,不得靠近灯具表面;灯具 内接线必须牢固。 ③路灯的每个灯具应单 独装设熔断器保护,防灯头线应作防水弯。 ④油库、油漆仓库,除通风良好者外,其灯具必须为防爆型,拉线开关应安装在库门外。 室内照明 ①室内灯具的设置应不低于。 ②室内螺口灯头的接线,其相线应接在与中心触头相边的一端,零线接在与螺口相连接的一端;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破损和漏电。 ③在室内水泥砂浆墙、食堂、浴室等潮湿场所的灯头及吊盒,应使用瓷质防水型,并应配置瓷质防水拉线开关。 ④在用易燃材料作顶棚的临时工棚或防护棚内安装照明灯具时,灯具应有阴燃烧底座,或加阴燃垫,并使灯具与可燃顶棚保持一定距离,防止 引起火灾。 安装在存放易燃材料的场所和危险品仓库的照明器材,应选用符合防火要求的电器器材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⑤任何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过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或电器。 ⑥工地上使用的单相 220V 生活电器,如食堂内的鼓风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应使用专用漏电保护器。 ⑦对民工临时宿舍内的照明装置及插座,应严格管理。 严禁私拉乱接。 九、雷针装置及其安装 甲方提供三相四线电源进入总配电室, PE 线由总配电箱处接地,接地体采用 50 50 5 的镀锌角钢三根,每根长 ,顶端埋深。 施工现场防雷主要 是防直击雷,对于高大机械如塔吊要作防雷接地,将机体作防雷接地,将基座钢筋网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 10Ω。 十、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系统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相负荷平衡。 220V 或 38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 220/380V 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 30A 时,应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供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总配电箱设置在配电房内,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3m。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禁止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 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 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 ~ ,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 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电气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机具展厅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司法调解业务用房 所处的地理环境,周密规划了总体布局和交通流线。 新建农六师 五家渠 垦区 司法调解业务用房 主入口朝北,总用地面积为9000 平方米,拟建场地南北长 100 米,东西长 90 米。 根据 五家渠 市 总体规划及目前 学苑 路 西 侧已建建筑红线位置确定。 农六师 五家渠司法调解业务用房 拟选场址北 距 北海东街道路中心线 22m,西距学苑 路道路中心线18m
济理论、总部经济理论、战略资本理论、附加值文化理论、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附加值文化为理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着力构建创意农业理论创新体系,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附加值文化理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育农产品附加值文化,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上缴利润总额为 万元,其中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第二款 承包经营期间,保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 万。 其中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 第三款 承包经营期间,归还银行贷款总额为 万元。 其中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年为 万元,……。 第四款 本厂企业上等级目标为
率达96%,小麦优质率达96%,双低油菜优质率达100%,棉花优质率达95%,花生优质率达92%。 猪、牛、羊、禽优质率分别达95%、85%、86%、 82%。 3月15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襄樊胜利召开,我区张罗岗农场小麦高产示范片作为重要的参观点之一,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 四是襄阳农业规模化正在形成。 全区已建成六大省级以上标准化板块基地即优质水稻、马铃薯、棉花、花生、小麦、油菜
设计排涝流量为: Q 排涝 = q 涝 178。 A=179。 = m3/s ⑴ 排渍流量计算 根据本地区土壤性质,土壤含水度μ =,可求得排渍模数 q 渍 = m3/s178。 km2 故农沟 1NG 的排渍流量为: Q 排渍 = q 渍 178。 A=179。 = m3/s 因此排水农沟 1NG 设计排水量为: Q 设 =Q 排涝 + Q 排渍 =+= ⑵ 断面设计 选定边坡系数 m=1,沟
京津两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曹妃店现代港区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世纪 90年代末期,农业经济系张义珍教授带领师生深入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在培植发展蠡县、容城、高阳、满城等二十多个地方特色支柱产业,为乡镇企业策划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与发展规划等做出了贡献;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丁森林教授主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带领 20名教 3 师 140 名学生历时 5 年调查 11个县市 300 个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