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之肉鸭蛋鸭养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鸭的营养需要; 熟悉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掌握 产蛋鸭 的饲养技术及管理要点。 技能要求 掌握 产蛋鸭舍和种鸭舍环境的调控, 掌握产蛋鸭四季管理的要点,熟悉种鸭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一、产蛋鸭的饲养 (一)饲喂 母鸭 开产后,日粮营养水平 特别是粗蛋白含量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整, 促使鸭群尽快达到产蛋高峰。 产蛋前期 白天喂料 3 次,晚上 9~ 10 点 给料一次, 每只鸭的投喂料量 150g左右。 产蛋中期的鸭群进入 产蛋 高峰期 ,日粮 营养水平要在 产蛋前期的基础上 适当提高,并注意钙量的增加,并适量喂给青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 每天 喂料 3 次 ,每只鸭的投喂料量 175g 左右。 产蛋后期 产蛋率将 逐渐 下降。 此时应将日粮中的能量 、蛋白质 适当下调, 适量增加青绿饲料。 (二)放牧饲养 产蛋鸭的放牧饲养主要是利用丰富的天然牧场 放牧, 并加强人工补料。 要 选择水生 动植物 饲料 较 多,水质好,水流缓慢的水域 或 农田进行放牧; 并 根据 天气和 季节的变化、天然饲料的数量、鸭群产蛋情况, 确定放牧时间以及补饲的次数和 数 量。 产蛋水平高时每天补饲2~ 3次,每天每只补料 50~ 100g。 在寒冷的冬季、早春、深秋或炎热的夏季,应减 少放牧时间, 适当增加补饲量。 二、产蛋鸭的管理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1. 温度 鸭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成年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 5~27℃。 温度超过 30℃ 时,采食量降低,产蛋率下降。 温度低 时 其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在 0℃ 以下时,产蛋率明显下降。 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 13~ 23℃ ,此 环境温度下 的饲料利用率、产蛋率都处于最佳状态。 2. 湿度 鸭在产蛋期的采食量较大,排出的粪尿较多, 易造成栏舍潮湿,应勤换垫料 ,保持舍内干燥。 产蛋鸭 适宜的相对湿度 为 55%~ 60%。 3. 通风换气 产蛋 鸭 栏 舍内 要求 通风良好。 在外界温度高时, 可在鸭舍内安装湿帘,实施纵向通风;也可 安装排风扇或吊扇 ,加强通风换气。 4. 光照 鸭 达性成熟后 ,要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促使鸭的性器官发育,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使鸭 持续高产。 光照时间从17~ 19 周龄开始 逐渐 延长, 22 周龄 达 每昼夜 16~ 17h,以后维持不变。 在整个产蛋期,光 照时间不能缩短,更不能忽长忽短。 光照强度 为 5lx。 当灯 泡离地面 2m 时,一个 25W 的灯泡, 即 可以满足 20㎡ 鸭舍的照明。 5. 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以 5~ 6只 ∕㎡为宜;每群 800~ 1000只较合适。 (二)及时淘汰低产鸭和停产鸭 每年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 、 弱 、 病 、 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淘汰。 低产鸭和停产鸭 的翼 羽 明显 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 , 且 硬、耻骨间距小。 调整好鸭群后,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 鸭 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 (三)搞好环境卫生 产蛋鸭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及时清除粪便,常更换 垫料,保持栏舍干燥、通风。 料槽、水槽每天要清洗, 同时要 注意饮水卫生,舍内外 应 定期消毒。 (四)季节管理 1. 春季管理要点 春季气温逐渐转暖,日照时数逐日增加,气候条件对产蛋 有利。 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促使鸭子多产蛋。 首先,应提供全价日粮 ,满足产蛋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其次,初春 要注意气温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春夏之交,气候多变,要注意鸭舍内的干燥和通风。 当气温回升后,舍内垫料不要堆积 过厚,要定期清除并进行消毒。 平时应注意搞好舍内外清洁卫生工作。 另 外,早春也是鸭子传染病的多发流行季节,应做好防疫工作。 2. 夏季管理要点 夏季炎热多雨,应注意防暑降温,鸭舍 内要 加强通风换气。 运动场可 搭凉棚或种植藤蔓植物 ; 并 做到 早放鸭、迟关鸭,增加中午舍内休息时间。 晚上可让鸭在露天过夜,但须点灯,以防兽害。 饮水 要 充足,最好饮 清 凉的井水。 多喂青绿饲料,促进 食欲。 要防止雷阵雨袭击,雷雨 来临 前赶鸭入舍。 3. 秋季管理要点 秋季要 克服气候多变的影响,尽量使鸭舍内的小 气候保持相对稳定。 注意补充人工光照, 使每日光照时间达 16h。 适当增加日粮营养水平 ,做好防风、防寒、防湿、保温工作。 4. 冬季管理要点 冬季的管理重点是防寒保 暖 , 鸭进 舍后要 关好门窗 ,防止贼风侵袭,特别是 北窗必须堵严。 舍内 垫 厚干草, 常 保持干燥 , 鸭舍内温度最低应保持在 5℃ 以上。 提高日粮中代谢能的浓度,最好饮用温水。 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控制下水时间。 三、种鸭的饲养管理 种鸭与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养种鸭不仅要获得较高的产蛋量,而且还要保证蛋的质量。 (一)种公鸭的饲养管理 种公鸭 的选留 须按种 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育成和性成熟初期三个阶段的选择。 在育成期公母鸭分群饲养,公鸭 以 放牧为主 ,让其多 运 动,多锻炼。 配种前 20 天放入母鸭群中。 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 于母鸭 1~ 2 个月 饲养,以便在母鸭产蛋前达到性成熟。 种鸭交配活动 都在水上进行,早晚交配次数最多。 (二)公母比例 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 , 在早春和冬季,公母 配偶 比例为 1﹕ 20,夏、秋季公母 配偶比例 可提高到 1﹕ 30,这样的 公母 配偶比例 受精率可达 90% 以上。 在配种季节,应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 要 立即淘汰, 及时 补充 新公鸭。 (三)加强运动和洗浴 产蛋鸭 每天饲喂后将其 赶下水洗浴, 冬春季每天放水 1~ 2 次 , 夏季 2~ 4 次 , 每次 放水时间为 20~ 60min, 冬短夏长。 冬天 可在 每天上午 10 时,下午 2~ 3时各放水 1 次 ; 放 鸭前先打开门窗通风 , 驱赶鸭 运动几分钟 , 同时让舍内外温度平衡一致 , 此时放鸭 可防 感冒。 洗浴 后,冬季让鸭晒太阳、夏季让鸭在阴凉处休息。 (四)及时收集种蛋 种蛋温度的变 化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 刚产下的蛋温 与体温一致, 如不及时拣蛋,将会影响种蛋的质量。 另外,蛋产出 30min 后,细菌可通过气室进入蛋内,造成污染,因此 , 必须勤 拣 蛋, 做到 不使种 蛋 受潮、暴晒、被粪便 、细菌污染。 每日早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消毒 并 存入蛋库。 (五)保持环境干燥和卫生 种 鸭舍应清洁、干 燥 和安静,冬暖夏凉,通风 透气。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 冬季防 止冷湿和 贼 风。 母鸭大都在凌晨 3~ 5 时产蛋 , 早上放鸭后 拣 蛋,然后清扫粪便 , 铺上垫草。 料槽、水槽和陆上运动场每天清扫,舍内舍外要经常消毒。 (六)人工强制换羽 一般到了秋季,鸭群就会自然换羽, 种鸭自然换羽持续时间可长达 3~ 4个月。 为了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 数 量和蛋的品质,生产中 常 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 使种鸭 尽快 换羽( 45~60 天) , 以达到提高产蛋量的目的。 1. 换羽 时间 的 选择 每年的 2~ 8 月份是全年孵化的旺季,又是种鸭的产蛋盛期, 一般不采取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的供应。 秋末冬初 进行 强制换羽,可使换羽休产期缩短 ,为 次年春季孵化提 供优质种蛋。 2.换羽前的准备 清点欲换羽的种鸭数量,将体重 过 大 、过 小及弱残种鸭挑出, 把 体重合适的种鸭转移到 干净 、 已 消毒的鸭舍。 3.强制换羽方法 ( 1) 给予强烈的应激 种鸭进入新舍后,立即驱赶鸭群在舍内转圈跑动,令其受到惊恐不安的强烈刺激,同时用物品遮挡鸭舍门窗,使其黑暗。 ( 2) 停水 、 停料 在停止光照的同时,立即给鸭群停水 、 停料, 只喂青料。 ( 3) 拔羽 强制换羽第 10 天时,可试拔种鸭的主翼羽,若拔时顺利,羽髓干白不带血,说明已到拔羽适当时 间。 可先拔主翼羽,后拔覆翼羽,最后拔尾羽。 4.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拔羽后 5天内避免烈日 暴晒,保护毛囊组织,以利新羽 长出;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 饲 喂 量,促使 体力 恢复。 强制换羽期中 , 公母鸭分开饲养,同时拔羽。 这样可 避 免未拔羽的公鸭损伤拔羽的母鸭,或拔羽母鸭到恢复产蛋时,公鸭又处于自然换羽期,不愿与母鸭交配,影响种蛋受精率。 5. 注意事项 ( 1) 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时,老弱病残者应及时淘汰,以免在 应激时死亡。 ( 2) 换羽期 要将栏舍彻底打扫干净,以免种鸭因饥饿吞食 异 物而造成死亡。 ( 3) 在人工拔羽时,天气炎热的季节 , 胸、腹、背部的羽毛可一并 拔去,天气寒冷时可不拔,让其自然脱落换羽,以达到保温防寒的目的。 ( 4) 拔羽后 5 天内, 应注意防寒保暖, 避免阳光曝晒。 ( 5) 当鸭 新长成的主翼羽达 1~ 2cm 长 时 ,可 逐渐下水洗浴,以增强体质。 ( 6) 恢复喂料时,应安排足够的饲槽并逐渐增加喂料量,以免发生食 滞。 ( 7) 种蛋孵化旺季 及 产蛋盛期,一般不 实行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 供应。 ( 8) 后备种鸭不足时 , 可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延长种鸭的使用期限。 【 相关知识 】 一、产蛋鸭的特点及产蛋规律 (一) 产蛋鸭的特点 1. 性情温顺、胆大、喜欢离群 产蛋 鸭与青年鸭相反,胆子较大,性情温顺 , 喜欢接近人。 进舍后, 喜欢单独安静,不乱跑乱叫,放 牧时 喜欢单独活动。 2. 觅食勤、食量大 产蛋鸭 放牧时勤于走动 ,四处 觅 食 ,喂料时 抢食。 3. 代谢旺盛、对饲料要求高 由于连续产蛋,体内消耗的营养物质 多,每天约需 粗蛋白 8. 8g、粗脂肪 9. 5g。 若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等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则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 体重下降,甚至停产。 4. 生活有规律,要求环境安静 正常情况下,鸭 在夜深人静时产蛋。 如 此时有人走动,出现异常的声音 ,则 可 引起 鸭群 骚乱 、 惊群, 影响产蛋。 因此, 要 保持饲养环境的相对稳定。 同时 ,避免外人随意进入鸭舍及各种鸟兽在舍 内进 出。 (二) 产蛋规律 蛋 用 鸭开产 早、产蛋高峰出现快,持续期长。 18~ 20 周龄 开产, 26~ 28 周龄 产蛋率达90%, 高峰期 产蛋持续时间 10~ 15周。 蛋用型高产鸭群第一年产蛋量高达 270~ 300 枚。 蛋重增加 较快,初产时蛋重 40g左右, 34~ 36 周达到标准蛋重。 鸭群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 l: 00~ 5: 00,只有个别的鸭在白天产蛋。 二、产蛋鸭的营养需要 (一) 能量需要量 产蛋鸭 代谢能 总需要= 维持需要 + 产蛋需要 , 产蛋需要 根据蛋的大小与产蛋率算出。 例 :体重 ㎏ 的 母鸭,每日维持 代谢能假定为 ,每 产 1 个 67g重的蛋需要代谢能约, 产蛋率 90%时,则这只鸭每天需要的代谢能为 : + = , 假定饲喂的日粮 代谢能为 MJ /㎏ ,则这只 鸭的每天给食量为 : 247。 MJ /㎏ = ㎏,即此鸭的每日喂料量应定为 150g。 (二) 蛋白质的需要 产蛋鸭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主要决定于体重、产蛋率、蛋重 及 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蛋白质的需要量=维持需要+产蛋需要 产蛋率 (% )/ 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的利用率 , 例:体重 ㎏ 的 母鸭,每日维持需要蛋白质约 ,每产一个 67g 的蛋约含蛋白质 ,产蛋率为 90%, 蛋白质的消化率为 75%,利用率为 60%,则这 只母鸭每天的蛋白质需要量为 : + 90% / 75% 60% = g。 假定 日粮中粗蛋白 含量为 %,则这只鸭 每天给食量为: 247。 %= 152g。 (三) 矿物质的需要 钙的需要量主要决定于体重、产蛋率、蛋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 一只 ㎏ 的蛋鸭,每日钙的维持需要约 ,如生产一个 67g 的蛋, 蛋 壳 占 10% ,蛋壳中 的 钙约占 蛋壳的 40%,重 约 , 蛋内含钙 约 ,合计为 : + + = , 假定蛋鸭对日粮中钙的消化、利用率 为 60%,则这只鸭每天钙的需要量为 : g247。 60%= (按产蛋率 100%计算 ), 如 这只鸭 每日的喂料量为 150g,那么日粮中的含钙量应为 : 247。 150= ,即 %。 这样 才能满足 鸭 产蛋 对 钙 的 需要。 其他 矿物质 元素和 维生素,都要根据需要合理饲喂。 【 思考与练习 】 1.蛋用雏鸭对鸭舍环境条件的要求。 2.鸭的生物学特性。 3.雏鸭的生理特点。 4.蛋用育成鸭的生理特点。 5.蛋用育 成鸭放牧饲养的注意事项。 项目二、肉鸭生产 任务一、肉种鸭的饲养管理 知识目标 了解 肉种鸭的营养需要,熟悉 肉用种 鸭 后备期、产蛋期 的饲养方法、掌握 肉用种 鸭 不同时期 的管理要点。 技能要求 熟悉 肉 种 鸭 品种的识别方法, 掌握 后备肉种鸭 限制饲养 方案的拟定。 一、后备种鸭的培育 5~ 26 周龄的鸭为后备种鸭。 此期主要采用限制饲养的方法进行饲养。 (一)限制饲养 1. 限制饲养的目的意义 限制饲养的目的 是 使 种鸭达 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