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交通运输项目案例分析复习要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种措施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l、答:总论、工程概况、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含生态、水、环境空气、声环境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含生态、水、环境空气、声环境 )、社会环境预测评述、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及工程选线的合理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答: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米以内范围,并包含公路 K100+70米处距公路中心线 220米的乡镇医院;本项目属新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 设前后噪声级预计有较显著提高 (噪声级增量大于 5dB),因此根据《声环境导则》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 300采以内的范围,并包括涉及的取土场、临时用地等,工程影响范围大于 50平方公里。 项目为线性工程,路线部分在平原区展布,生物量、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均小于 50%,项目的建设不会引起生物量大幅度减少和物种锐减。 因此根据《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答:应提出公路改线避让水源地的措施。 理由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 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案例二 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 ,项目沿线经过 5个镇, 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现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 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 8座 (2座全互通、 3座半互通、2座跨线、 1座环形回头匝道 )、跨河桥梁 l座、隧道 300m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 4座,保留立交、跨线 2座。 项目沿线虽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 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m2,临时建筑 19344m2,征地面积 13万亩。 全程弃土点 lO个,取土点 11个,有高填方段 3000m。 项目总投资 45亿元。 项目选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 7~ 8月份。 问题: l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 ? 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 5本项 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 参考答案 : 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 ? 答: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 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声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心线两侧 500m范围内。 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 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 (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 ),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 (尤其是途经风景旅游区段 )。 (2)水土流失:取土点 、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筑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答: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 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 (特别是珍稀物种 )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6)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主要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 、文献调研、现场考察、遥感解译、专家访谈等。 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 答: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介绍项目名称、工程项目设计等。 (2)施工规划: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 (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根据调查结果, 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 ,尽可能给出定量数据。 如占地、植被破坏量、水土流失量等。 注意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时要考虑区分临时影响和永久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荐方案对 比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以及其他风险问题。 建设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据施工人数和施工人员每天的用水定额来计算;施工扬尘与施工噪声可采用类比法来计算。 运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内容包括公路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考虑公路车辆泄漏和事故风险影响源强。 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 答:本项目竣工后需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调查的重点为 水土流失危害、景观影响、水源区水环境影响、土地资源占用量、生物多样性损失、声环境影响。 调查施工过程中 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案例三 某单线铁路长 180km, 横穿华中山地 、 丘陵和冲积平原地带 , 其中山地 25km, 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植被茂密 , 丘陵地带 79km沿途穿越京杭大运河等大小河流 7条。 其中穿越的小城镇有 15个 , 在铁路沿线两侧 500m内有居 民 14602人 , 在铁路两侧 200m内有居 578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类别 既有工程 改建工程 铁路等级 Ⅰ级 Ⅰ级 正线数目 单线 双线 限制坡度 上行: 6% o,下行 4% 0 上行: 6‰,下行 4% o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 800m,困难地段 400m 一般地段 1600m,围难地段 1200m 牵引种类 内燃机 内燃机,预留电化条件 牵引质量 3300t 4000t 车速 80km/ h 客车 120km.货车 80km/ h 线路长度 180km 168km 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 、 路基工程 、 桥涵工程 、 隧道工程 、 站场 、机务等部分。 其中线 路工程主要有新建复线部分地段较原来线路缩短共 12km,期间占地 5230亩 ,拆迁建筑 125125m2,土石方 523m2。 桥涵工程中原有大中桥梁 38座,新建大中桥梁 67座,隧道工程 共 4座长度为 2300m。 新建线路以桥梁方式跨越的少江为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 , 在铁 路桥下游 400m处有福详水厂取水口, 800m处还有东甸区水厂取水口。 问题: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 , 工程中要求对环保设 施 “以新带老 ”,应该分析的重点是哪些部分 ? 噪声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对水环境的影响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如何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 本项目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 ? 参考答案: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 , 工程中要求对 环保设 施 “以新带老 ” ,应该分析的重点是哪些部分 ? 答 : 改扩建项目环保设施 的 “以 新带老 ” 重点是搞清污染 源 “三本账 ” (即污染物的产生量 、 去除量和排放量 )。 也就是核算清现在的既有工程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 改建工程的污染 物排放量及实施治理措施 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本工程的 环保设施 应当包括铁路的 隔声 降噪设施 、车站的 污水处 理设施 和 锅炉等大气污染排放设备 等,重点是对改建完成后整改线路包括车站等的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防治设施的分析。 噪声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答:本项目为改 扩建项目应与现状的单线铁路的环境背景噪声值叠加进行评价,主要内容有: 改扩建前的噪声 现 状情况,特别是铁路线附近的敏感点,以及新线路将要经过的敏感附近。 利用铁路噪声预 测的比例模式预测各敏感点的噪声情况,并根据各敏感点在噪声功能区要求,分析是否达标,划定出超标范围。 在项目施工期及 运行期间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城镇和集中居民区的噪声影响预测声级的噪声声级、超标情况,包括 Ld及 Ln;结合人口分布进行评价。 对运行期在噪声影响评价范围绘制出等声级曲线图;分析超标原因。 分析线路选址的 合理性和所采取的降低噪声措施的可行性;对防治措施应着重减小噪声源的发生,外围环境一般采用声 屏障,绿化带隔离,受影响的敏感点的隔声设施。 提出铁路噪声控制的管理建议以及对铁路周围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对水环境的影响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答:施工期水土流失等对所跨河流、水源地及取水口等的影响。 运营期轨道线路 下雨冲刷造成对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等的水体污染;列车上乘客及工作 人员如厕的生活污水直排 的水体污染;火车运行运载危险品泄漏及废机油等泄漏造成水体污染;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 4.如何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 答:首先收集项 目所在地 区的相关规划,具体包括,全国铁路发展规划、当地各级政府 部门的交通规划,当地各 级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 及农、林、水利等部门的 专业规划。 然后,从规划目标、规划控制指标以及规划实施等方面对比分析本项目与相关规 划的符合性。 如对于水源地,分析路线经行的河流和水域的水环境 功能,铁路建设和这些功 能的相容性。 对于土地利用则应分析本项目与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对当地土地利用的限制等。 本项目的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有哪些 ? 应当熟悉哪些目标是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关注 的 、 仔细考虑的保护目标 , 以及这 些目标 应该受到保护的程度及要求。 一般来说环境敏感目标包括 : 居民区 、 学校 、 医院 , 自 然保护区 、 风景名胜区 、文物保护区 , 水源保护区 、 河流 、 水库 , 基本农田保护区 , 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等。 这些敏感目标在相关法规或者规划中都确定了其环境功能要求及应当执行的环境标准。 案例四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及 接线工程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与大桥同宽为 26m,设 计行车速度为 lOOkm/ h, 总投资估算为。 大桥桥位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 , 江北 为安 庆市 , 江南为东至县大渡口镇 , 地势 平坦开阔 ,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 雨量充沛 , 梅雨显著,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长江安庆段水域是国家 一级保护 的白鳍豚 、 中华鲟 、 白鲟 、 江豚等野生保护动物的活动 通道。 安庆水文站位于安庆市上游约 400m处, 建于明历四十七年 (1619年 )迎江寺内的振 风塔位于桥位上游约2km处。 安庆港位于桥位上游约 3km、安庆石化港贮公司码 头位于桥位 下游 3km处的长江北岸,长江南岸分布有大量农田;桥 位上游约 2km处的长江北 岸,是安庆 市第二水厂和第三水厂的源水取水口 , 该处水域为安庆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取水处 ; 桥位上 游约 lkm和下 游约 北岸,分别是安庆市造纸厂和安庆市化工总厂的工业用水 取水口,该处水域为具有工业用水 功能;除石化总厂排污口之外,桥位上游还有 7处排口。 大桥在长江北岸一侧的高架式引桥经过城乡结合部的工厂区和居民小区。 本大桥项目与安庆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协调。 问题: 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简述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说明交通噪声的预测方法: 是否需要对桥梁的景观影响进行评价 ?若需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 参考答案: l、 制定本项目水环境现 状监测方案 ; 对照断面 : 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设置 在 进入城市 、 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 ,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的影响处。 控制断面 : 主要反 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 河段水质的影响,其位置应设置在排污区 (口 )的下游,污染物与河 水能较充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