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建筑消防设计_消防工程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等影响。 地质报告还显示,地下水位较高,平均水位 ,对土层稳定性威胁很大,必须进行支护。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 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 交通地理位置 该公寓建筑位于汉中市东郊郊区,学校附近交通程十字路设置分别位于学校 三 个方向,交通便利 , 交通位置如 图 所示。 公寓位于 校 内生活区内且离综合楼较近(综合楼设有水箱、消防水池),生活区内宿舍楼为并排设置,相互之间均设有不小于 5m 的行道(环形道路亦可通车),各建筑都设有侧门通道。 图 交通位置图 3 2 建筑防火与疏散 建筑防火设计 防火分区设置的一般规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的规定。 建 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 表 的规定增加 倍。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倍计算。 表 建筑耐火等级 耐火 等级 最多允 许层数 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m2) 备注 一、二级 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 2500 1) 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 2)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 3 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三级 5 层 1200 1)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 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 ; 2) 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 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 四级 2 层 600 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 等不应设置在二层。 依据 表 ,本公寓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分区设置的最大面积为 2500 m2,则该建筑应当设置多个防火分区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 、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可依据 表 所示的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参数 确定。 4 表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 级 四 级 本工程建筑为总工程之一,建筑与周围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 为 ,符合规范。 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即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将火势控制在某一空间内阻止火势满眼的设施。 常采用的防火分隔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 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 公寓内部采用的防火分隔为防火门 、防火墙 (防火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火墙是建筑墙体)。 分区划分 分区划分分为 水平防火分区 和 竖向防火分区 两部分内容。 1)水平防火分区 所谓水平防火分区,就是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门、窗和楼板按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分隔的封闭空间。 由于水平防火分区是按照建筑面积划分的,因此也称为面积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的形成可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对于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主要用于大空间。 2)竖向防火分 区 为了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防止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垂直方向蔓延,必须沿建筑物高度划分竖向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是以每个楼层为基本防火单元的,也称为层间防火分区。 中庭、自动扶梯、楼梯间、管道井、窗槛墙等上、下连通的防火阻隔即属竖向防火分区。 该公寓有两个 封闭式 楼梯间, 与走廊连接处都安有钢制的乙级防火门,因此将每一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 ,两个封闭楼梯间为两个竖向防火分区。 因此一共 本建筑 有 6 个防火分区。 以二层为例, 防火分区划分 如 图 所示 , 分区形式采用竖向防火分区,且每个楼层 单独 设为一个防火分区。 5 图 防火分区示意图(以二层为例)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是指通过专门的设施和路线,安全地撤离着火的建筑或在一安全的部位被暂时保护起来。 安全疏散基本原则 1)在建筑物内的任意一个部位,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2)疏散路线应力求短捷通畅,安全可靠,避免出现各种人流、物流相互交叉,杜绝出现逆流。 3) 在建筑物的屋顶及外墙上设置可供人员避难使用的屋顶平台、室外疏散楼和阳台、凹廊等,因为这些部位于大气连通,燃烧产生的 高温烟气不会在这里停留,这些部位可以基本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4)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自动关闭状态,防止高温烟气通过敞开的防火门向相邻防火区蔓延,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5) 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员在火灾条件下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 影响安全疏散的 主要 因素 1) 烟气层高度 火灾中的烟气层伴有一定热量、胶质、毒性分解物等是影响人员疏散行动和救援行分 区 1‐ 6 防火门 6 动的主要障碍。 在疏散过程中 , 烟气层只有保持在人群头部以上一定高度 , 才能使人在疏 散时不必要从烟 气中穿过或受到热烟气流辐射热的威胁。 2) 热辐射 根据人体对辐射热的耐受能力的研究数据 , 人体对烟气层等火灾环境的辐射热的耐受极限是 , 且耐受时间为 30s。 辐射热为 达到 180~ 200℃。 3) 能见度 一般烟气浓度越高则能见度越低 , 逃生时确定逃生途径和做决定所需的时间将延长。 (能见度越小 , 对于安全疏散影响就越大)。 安全出口的设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 ①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 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② 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2 个。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00m2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的单层公共建筑; B) 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 都 符合表 规定的 二 、 三 层公共建筑。 表 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人数 一、二级 3 层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 人 三级 3 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50 人 四级 2 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30 人 2) 安全出口的宽度与楼梯宽度 ① 安全出口的宽度 安全出口如果不足,会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 因此,适宜的宽度是必要的,只有设计合理 , 才能发挥安全出口的疏散功能和经济效益。 而安全出口的宽度可通过使 7 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百人宽度指标其含义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百人宽度指标 = bAtN ( 21) 式中 N—— 疏散总人数,即 100 人 ; T—— 允许疏散时间, min; B—— 单股人流宽度, m; A—— 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 /min。 根据公式( 21)计算本项目的百人宽度指标 : 百人宽度指标 =( 单股人流宽度 100) /( 允许疏散时间 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 ) ,其中, 单股人流宽度取 至 人,人流较大的场所可取 ;人流疏散速度经实测在平地面 时为 43 人 /min,在阶梯地面时为 37 人 /min;由此可计算出百人宽度指标为: 平地面: 1b =( 100) /( 443) =; 阶梯地面: 2b =( 100) /( 437) =。 安全出口总宽度计算公式为: 安全出口总宽度 =疏散人数 /100百人宽度指标 ( 22) 按我国现行防火设计规范进行疏散设计,可以引入折减系数的概念,即将计算出的总人数乘 以 至 的折减系数,另外通过普查公寓实际人数大概为 600 人,则 600( 至 ) =300至 420 人, 根据 表 得到 公寓消防设计中百人宽度指标不得低于 ,则 安全出口总宽度为 300(取较小值) /100=。 表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 宽度指标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层 三层 ≧ 四层 该建筑 一楼有 3 个安全出口,即 2 个侧门出口 , 1 个大门主出口,根据实际测量大门主出口 宽度为 , 2 个侧门出口宽度一样为 ,总 的出口 宽度 1+2= 8 ﹥ ,安全出口宽度设计合理。 3)疏散楼梯 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和宽度 ①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②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③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④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⑤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⑥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 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对于疏散楼梯宽度,本工程设计单跑宽度为 ,楼梯为 双跑平行楼梯 , 并 且楼内设有两个楼梯,根据表 以及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和疏散楼梯设计的基本规定,可知该楼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 表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 高层建筑 医院病房楼 居住建筑 其他建筑 疏散楼梯最小净宽 /m 4) 安全出口的数量 在公寓楼中 , 向室外的门共有 3 个 , 其中大门主出口宽度为 , 2 个侧门出口宽度一样为 ,总疏散宽度为。 以门宽 的出口计算 , 各安全出口平均 应疏散人员 200 人 , 股数取 为 2, 由于门口为阶梯地面则通行能力为每股人流每分钟 37 人 , 可得实际疏散时间为 ,因 此实际疏散时间没有超过规定要求的疏散时间,所以在采取打开所有安全出口的改造情况下,不需要在另外新增安全出口。 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 1) 安全疏散标志设置规范 ①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点和室内环境等因素选用。 ② 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时,标志内容应清晰、简洁、明确,并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一致,不应相互矛盾或重复。 ③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设在醒目位置, 不应设置在经常被遮挡的位置(本标准另有规定者除外),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等疏散指示标志不应设置在可开启的门、窗扇上或其它可移动的物体上。 9 ④ 当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应能在 5s 内自动切换成 应急照明 电源,且标志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仍应符合日常情况下的要求。 ⑤ 疏散导流标志应沿疏散通道和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设计路线设置。 ⑥ 在联合设置电光源型和蓄光型等其他 类型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系统中,蓄光型等其他类型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宜用作辅助标志。 2) 安全疏散标志设计 ①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 边缘不宜大于 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 将 “ 安全出口 ” 和 “ 疏散通道方向 ” 标志 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因此要将所有的安全出口打开,每一层的楼道口的门上方(疏散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应增设一个安全疏散标志,更换所有坏掉的安全疏散标志,将背对着疏散方向的安全疏散标志重新安装。 ② 设置应急照明灯,当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在 5s 内自动切换成 应急照明 电源,且标志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仍应符合日常情况下的要求。 楼梯间一般设在墙面或休息平台板下;走道一般设在墙面或顶棚的下面;楼梯口 一般设在门口的上部。 每一层的应急灯的具体设置如图所示。 另外,每一层的楼道口和楼道转弯处应各增设一个应急灯。 允许疏散时间及 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1) 允许疏散时间 ( TASET) 允许疏散时间 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是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火场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 对高层民用建筑,允许疏散时间通 常只有 5~ 7min;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允许疏散时间通常只有 6min;对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允许疏散时间只有 2~ 4min。 2) 必需疏散时间( TRSET) 必需疏散时间 TRSET 包括火灾探测报警时间 ( alarmt ) 、疏散准备时间( pret )和人员疏散行动时间( movet )。 R SE T alarm pr e m ov eT t t t ( 23) 式中 alarmt —— 探测报警时间 ( s) ,指火灾发生、发展触发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而发出报 10 警信号,使人们意识到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人员通过本身的味觉、嗅觉及视觉系统察觉到火灾征兆的时间。 pret —— 疏散准备时间 ( s) ,指从探测器动作。公寓建筑消防设计_消防工程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设计 市政 公用事业 监理 环卫 征地 工程 房地产 房屋 住宅 装修 设施 出让 转让 风景名胜 园林 岛屿 03D 环保 保护区 植物 动物 污染 生态 生物 风景 饭店 城乡 国土 沿海 17 04.农业、林业、水利、气象( 56 个) 04A 农业 农村 农民 农民负担 农场 农垦 粮食 棉花 油料 生猪 蔬菜 糖料 烟草 水产 渔业 水果 经济作物 农副产品 副业 畜牧业 乡镇企业
分压定律可用来计算混合气体中组份气体的分压、摩尔数或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 总总PP A nn A总总= VVnnP AAA 总总PVVP AA dm3压力为 104Pa的气体 A与 dm3压力为 104Pa的气体 B,在等温下混合在 dm3的真空容器中 ,混合后的总压力为 : 105Pa。 104Pa。 混合后 : PA= 104Pa 104Pa, PB= 104Pa, 混合后的总压力为
医院抢救。 4)、 通讯、联络小组职责:第一时间按指挥部领导小组指令,联系各抢救应急小组组长、成员, 负责与 1 11 1公司、当地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工会、人民检察机关联络和报警。 负责与各作业班组负责人联络,及时准确统计各班组人员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事故受伤、死亡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原因等情况,编写、打印、分发有关资料; 5)、 后勤服务小组职责:负责交通运输车辆
2. ( 发文机关名称 ) 二 年 年 日 ( 印章 ) ( 附注: ) 主题词: 通知 抄送: ,。 ( 印发单位 ) 2 年 年 日印发 四、公务文书的格式 的其他事项。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 ,应采取调整行距 、 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 ,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 , 不得采取标识“ 此页无正文 ” 的方法解决。 公文如有附注 ,用 3号仿宋体字 ,
7 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 这个 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8. [答案要点 ]主要事项有:用发文单位的印章;用印前履行批准手续;用印公文份数以领 导批准的数目为限;印章由专人保管,用毕迅速交回;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注意上不压正 公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 一、单项选择题 ,一般是由 ()确定的。 ()。 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 文件,叫作 ()。
( 1) 网络期刊部 负责人:王诗琦,联系电话: 18202845363 工作内容:负责活动中的摄像工作。 ( 2) 秘书处 负责人:谢杨,联系电话: 18980693744 工作内容:负责活动中人员的调配。 ( 3) 维权部 负责人:杨解,联系电话: 15228891442 工作内容:维持现场秩序和总人员的统计。 ( 4) 各部门部长 工作内容: 对各部门工作人员到位情况进行登记。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