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现金管理与信用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只想支付 9 700美元 [10 000 ( ) ]。 正常情况下 , 该客户在 30天内付款 , 不享受现金折 扣。 R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是 10%。 财务主管已算出信用条 件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他计算的两种方案的现金流及现 值 ( PV) 如下:  不同信用条件下的现金流  当前的信用条件 10 000美元  ( N/30)  天数 0 10 20 30  销售日 收款日  新的信用条件  ( 3/20, N/30) 9 700美元  天数 0 10 20 30  销售日 收款日 当前政策:客户通常在距销售日 30天后付款,不享有现金折扣; 新政策:客户将在距销售日 20天后付款 , 享受销售价格 10 000美 元中 3%的现金折扣。  在当前的政策下的现值:  在新政策下的现值:  他的计算结果表明, R公司提供现金折扣将导致公司  损失现值 ( )。 因  此,当前政策对 R公司更为有利。 )( 9 1 83 6 51 0 0 0 0 美元PV)( 6 4 73 6 59 7 0 0 0 美元PV 收款政策  也称回收策略,是指公司回收过期应收账款应遵守的  原则、程序、对策和方法。 例如:  对未超过 10天的客户不予过多打扰;  对过期 10天尚未付款的客户写信催款;  对于过期 30天以上的客户除再寄措辞严厉的信件之外,还  可打电话催收;  对于过了 90天后依旧尚未付款的客户,可向法庭起诉。   为了尽可能地将坏账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公司还是有  必要采取较强硬的措施来进行账款催收工作。 不过,回收  政策的宽严程度不同,则涉及的成本和效益也不同。  因此,公司在制定回收政策时,必须谨慎权衡成本和  效益。 回收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到销售额、回收期限和坏  账损失的百分比,以及客户愿意享受购货折扣的百分比。  一般未讲,公司收账政策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 ( 1)区别客户实际情况,制定因人而异的收账政策。 运用统计分析  的方法,对过去历年拖欠账款的客户的情况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  客户采用不同的对策,从而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发信,什么情况下打电  话,什么情况下派人催收,什么情况下起诉打官司,以及各种情况下  应采取的收款策略。  ( 2)将回款责任与销售人员个人利益挂钩。 促使销售人员在产品销  售之后,及时地催收货款。  ( 3)改变和调整企业经营观念、经营方式,提供能满足消费者及用  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长时间拖欠应收账款时间,不能及进回收,不能  看成仅仅是销售部门的问题,它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  (二)影响信用政策的其他因素  利润潜力  信用政策工具  过去大部分信用销售是通过赊账提供的,这意味着唯一正式的证  明是发票,买主在上面签字,证明商品已经收到而未付款。 随着信用  销售的正规化,信用政策工具也随之产生:  ( 1)汇票  ( 2)期票  ( 3)信用证  ( 4)有条件销售合同  (三)信用政策的制定  信用政策的制定,除了全面考虑信用政策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外,  还应该考虑成本及风险因素的影响,选择较科学的方法,以此制定出  科学而合理的信用政策。  风险的考虑  一家公司在进行销售活动时,通常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说面临  两种互斥的信用策略:即公司是提供信用,还是不提供信用。   假如 A公司是一家计算机程序的专业公司,如果公司决定,不向  客户提供信用时,它能以 50美元的价格销售公司现有的计算机软件,  估计该程序的单位生产成本是 20美元;而另一个备选策略是提供信用。  此时, A公司的客户会在一定时间以后付款。  但 A公司估计,当它提供信用时,它可能卖出更高的售价并实现  较高的销售额 ,但同时也面临着客户违约而导致货款无法收回的风  险。  策略 1:不提供信用 如果 A公司不提供信用,现金流入将不会延  后,在第 0期的净现金流量( NCF)为:  NCF= P0Q0C0Q0  字母下标表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其中: P0为第 0期收到的销  售单价; C0为第 0期发生的单位成本; Q0为第 0期的销售数量。  在第 1期的现金流量为 0, A公司在不提供信用时的净现值只是  第 0期的净现金流量,即:  NPV=NCF  例如,在不授予信用且 Q0=100时,净现值计算如下:  ( 50美元 100) ( 20美元 100) =3 000美元 策略 2:提供信用 , 我们假定 A公司向所有客户提供一期的信用。 影响决策的因素如下表所示: 项 目 策略 1不提供信用 策略 2提供信用 单位售价 P0=50美元 P039。 =50美元 销 售 量 Q0=100 Q039。 =200 单位成本 C0=20美元 C039。 =25美元 付款概率 h=1 h= 信用期限 0 1期 折 现 率 0 rb=  如果公司提供信用,且新客户全额付款,则公司将在 1期后收到  P0’Q 0’ 的收入,而成本支出 C0’Q 0’ 则发生在第 0期。 如果新客  户不付款,则公司支付成本 C0’Q 0’ 但收入却为 0。 在本例中,客户  付款的概率 h=。 在提供信用时,因吸引新客户,销售量增加为  200。 此时,由于存在管理信用政策成本,单位成本也提高了,为 25  美元。 每种策略下的期望现金流量如下表:  期望现金流量 第 0期 第一期 第二期 不提供信用 P0Q0 C0Q0 0 提供信用 C039。 Q039。 h P039。 Q039。  授予信用导致延后一期的期望现金流入为 h P0’Q 0’。 当前发  生的成本无须拆现。 提供信用时的净现值为:   因为授予信用时的 NPV比不提供信用时的 NPV要大, A公司应当采纳提供信用的策略。 00001)( QCRQPhNP Vb 提供信用)( 9 1 0252 0 2 0 美元 提供信用与否的决策对客户的付款概率相当敏感。 当概率变为 , 无论采用哪种政策 , 对 A公司来说都是无差异的。 不授予 信用的 NPV是 3 000美元 , 即我们前面计算求出的不提供信用时的净 现值。 当公司授予信用 , 并且当概率为 3000美 元。 计算如下: )(3000252001)(0000美元提供信用 QCRQPhN P Vb  授予信用与否的决策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 提供信用时的延后收入 P039。 Q0’ ;  提供信用时的当期成本 C039。 Q039。  客户付款概率 h;  适当的基准折现率 Rb。  客户违约风险的估计  准确地估计客户违约概率将有助于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公司是否值得花费财力获取关于客户信用情况新信息呢。  对 A公司来说,判别出哪些客户最可能不付款是很有意义的。 不  付款的整体概率是。 但由某独立公司所进行的信用调查表明, A  公司 90%的客户在过去五年内盈利状况良好且从未违约。 而那些盈利  差的公司 100%都曾对以往的债务违约。  A公司想避免对信用不好者提供信用。 在授予信用时,考虑每年  Q039。 =200单位的预测销售量中, 180单位的购买客户在过去五年内盈利  状况良好且从未对以往的债务违约,剩下 20单位的购买客户是盈利状  况差的公司, A公司估计所有这些盈利状况差的公司都将违约。   客户违约信息表  客户种类 销售数量 违约概率 期望违约销售量  盈利状况良好的客户 180 0% 0  盈利状况差的客户 20 100% 20  总计 200 10% 20  对违约客户授予信用时的净现值是:  这就是提供软件所支出的成本。 假如 A公司不花代价就能辨别出  这些客户,那么它肯定不会向该类客户提供信用。 )( 205001 0000 美元  QCR QPhNP Vb  事实上, A公司为获得某客户在过去五年内的盈利状  况是否良好的资料,必须在每个客户身上花费 3美元。 则  对 200个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的期望成本为:  信用调查成本 =信用辨别损失减少 信用辨别成本  =500美元 3美元 200=100美元  此时,对 A公司来言,进行客户信用调查并不值得,  因为:为避免 500美元的损失,需支付 600美元。  未来销售  到目前为目, A公司尚未考虑到提供信用能在未来时期(不仅是  下个月)永久性地增加销售量水平的可能性。 另外,客户在当期支付  与不支付的模式提供了对下期信用决策有用的信息。 我们应对这两个  因素加以分析。  在 A公司的例子中,在第 1期有 90%的客户会付款。 假如客户如期  付款,在第 2期将进行新一轮交易。 在给定客户在第 1期已经付款的条  件下,其在第 2期付款的概率为 100%。 对在第 1期拒绝付款的客户, A  公司在第 2期将不会对其提供信用,其销售将受到直接的影响。  信用政策预期变化的分析  当公司为了促销改变其信用政策时,公司总的成本也会随之提高:为了生产更多的商品,公司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工和原料;  应收账款可能增加,从而导致公司所需负担的坏账损失或现金折  扣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 因此,在决定是否放宽公司的信用政策时,先必须进行公司信用  变化的分析,以估算销售额的增加是否足以弥补因此而引起的成本的  增加。  可以计算新旧信用政策的一些指标变化,例如:  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 平均收帐期  坏账损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