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财政联邦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而强大。  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与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才创立了联邦制度。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主要区别 单一制国家  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机构;  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和一套政府;  只有一部统一的宪法,并由最高立法机构制定。 联邦制国家  成员政府不从属于联邦政府,有自治权;  有联邦政府和成员政府这样两套政府;  有联邦宪法,成员政府也可以制定宪法和法律。  财政联邦制能比极度的集权和极度的分权更好地实现公共部门的职能。  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分权很有必要。 如税权下放。  在单一制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 地方政府长官如何由对上负责转为对下负责。  三、能否减少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的层级。  成功实施分税制的国家,通常只有联邦、州和地方这样三级政府;  我国现有 5级政府,委托 代理的链条太长,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低下。  适当增加省级建制。 不仅是为了安置被精简的人员。 贾谊言: “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 众建诸侯之后,各诸侯结成共谋的难度加大。 参加的人数越多,集体行动方案越难形成。 少其力就是要缩小管辖范围,削弱其影响力。  【 请您思考 】  中央政府从东部抽取财政收入补给西部地区,是否合理。  【 案例分析 】  美国城市人口大规模移居郊区说明什么。  在 20年代以前 , 美国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郊区。 如 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 , 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 %和 %, 分别高于郊区的%和 %。  在 20年代 , 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 而郊区为 %, 后者超过前者近 11个百分点。  此后 , 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 ,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 二战后初期与 50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郊区化程度最高的时期。  5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增加了 1900万 ,增长率高达 %, 而中心城仅增加了630万 , 增长率只有 %。  到 1980年 , 郊区人口达到 ,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上升到 %。  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 【 观点碰撞 】  甲:美国人有频繁变换居住场所的习惯,原因很多,但净财政利益是主要原因。  乙:只要取消户籍制度,居民的流动性会大大提高。 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压力也会明显增加。  丙:在人口密度偏高的情况下,居民外迁反而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蒂博特模型还有解释力吗。  退耕还林地区为何得补助。  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全县 34万人口,总面积 22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 85%,森林覆盖率达 %。 开化是钱塘江的发源地。  从 1998年开始,该县实施钱塘江源头森林生态建设工程。 该工程准备用 20年时间,建设 ,145万亩高效商品林,建造 100余公里的钱江绿色长廊。  钱塘江源头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对于浙江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但是,对于开化而言,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 退耕还林大约 6万亩,需投入 1400万元,而农民直接减收约 3600万元;  封山育林大约 140万亩,需投入3500万元,农民减收约 8700万元;  需关、停、并、转有污染的企业 87家,安置费、设备费等需要 5000万元,财政减收约 1300万元。  【 观点碰撞 】  甲:中央政府是否也应通过浙江省对开化县提供专项补贴。  乙:生态位势较低的地区向生态位势较高的地区支付资金,以避免后者给前者造成污染。 但 “ 生态转移支付 ” 的实施很难达成共识。 下游的政府和民众多半会想:上游凭什么向我们要钱。 政府规制  【 基础知识 】  政府规制:公共部门依据法律法规 ,对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直接施加影响的行为。  政府规制有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之分。  经济性规制:对某一个特定行业、产业进行的一种纵向性规制。  如电信中的本地网络、电力中的配电和输送、铁路的轨道传输网络等,政府要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合理价格。  再如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消费者担心投资能不能收回,买了保险却不给赔偿等,政府必须把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和失真压到最低限度。  社会性规制:针对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的规制。  前者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政府必须对交易主体实行准入、设定标准等进行规制。  后者如假劣药品的制售、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 “ 大处方 ” 等。 政府要实行准入、标准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制。 调控与规制的区别 调 控  是间接的  总量上的  借助于参数的改变  间接影响企业 规 制  是直接的  个量上的  借助规范、约束  直接作用于企业  一 、 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 进入规制  ( 1) 禁止:不允许特定的经济主体从事某种活动。 如禁止生产连霉素 , 禁止毒品的生产与交易。  ( 2) 特许:允许特定的经济主体从事某种活动 ,如采矿 、 驾驶汽车等。  ( 3) 注册:颁发经营执照 , 允许进入某一行业。  价格规制  ( 1) 限定最高价:防止企业牟取垄断利润。  ( 2) 限定最低价:如防止用水过度 ,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 ( 3) 规定公正报酬率:当实际报酬率>公正报酬率时 , 指令降价;当实际报酬率<公正报酬率时 , 允许提价。  数量规制  ( 1) 投资控制:规定单个企业最低或最高固定资产投资数量 , 防止投资过多或过少。  ( 2) 产量限制:一般适用于对农产品和自然资源领域的规制 , 如限制开采煤炭 、 地下水 、 粘土等。  质量规制  ( 1) 颁发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 如食品和药品。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