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ppt课件之公共产品需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观点碰撞 】  甲: 12345市长专线电话是公众对于公共产品偏好显示的途径。  乙: 12345市长专线电话不仅局限于偏好显示,而且是督促政府提高效率的重要渠道。 寻租设租行为  【 基础知识 】  寻租理论: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 1974年 , 克鲁格发表 《 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 一文 , 研究了由于政府对外贸的管制而产生对租金的争夺。  一 、 寻租行为  寻租的概念  寻租:人们通过游说 、 行贿等活动 ,促使权力拥有者帮助自己确立垄断地位 ,以获得经济租的活动。  租金:某种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使产品供给弹性不足,使市场价格高于成本而形成的一种超额利润。  经济租 =要素报酬-要素机会成本  如果一个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进入无障碍,那么租金就不会存在。  寻利行为:  资本投入 、 技术发明 、 公平交易等 ,能增加社会财富。  寻租行为:  游说 、 奉承 、 行贿等 , 会浪费社会资源。  【 专栏 】  原先 A、 B、 C三个企业都生产普通电话机 , 均获得平均利润。  现 A厂研发并生产新型话机 , 获得超额利润。 这是寻利。  B厂去贿赂电信局张局长 , 成为定点厂家 , 获得经济租。 这是寻租。  C厂去贿赂电信局李副局长 , 也成为定点厂家 , 也获得经济租。 这也是寻租。  寻租成本  ( 1) 直接成本  搜集潜在经济租信息的成本;  游说有关人员的成本;  贿赂有关人员的成本;  维持垄断地位的成本。  ( 2) 间接成本 ( 福利成本 )  垄断所造成的消费者剩余减少。  寻租的后果  寻租活动对于寻租者而言是一种“ 正和博弈 ” ,即收益大于成本;  但从全社会看,是一种 “ 负和博弈 ” ,即弊大于利。  寻租活动会抑制市场的公平竞争,造成生产的低效率和资源的浪费。  如果社会制度为企业家资源的非生产性应用提供比生产性应用更高的报酬,生产力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 非生产性:相关活动只产生金钱收益,并不产生包括在正常效用函数中的产品与劳务。  有人认为,寻租可以改善效率。  某人申办执照需要排队,经济学认为,等待的时间纯属浪费,因为这个资源并没有转移给生产者(政府)。  改善的办法:加快办理的速度;或者弄清楚谁对时间评价最高。  寻租既能加快官员的办理速度,又能显示谁最在乎时间。  【 ZBM提问 】  寻租的动机只是为了节省时间成本。 怎么解释为了争取机会而寻租。  二、设租行为  设租的概念  权力拥有者以权力为资本 , 参与经济活动 , 从中收取贿赂并与寻租者共同分享经济租。  设租可能是被动的。  如价格双轨制条件下倒卖物资的行为。  设租可能是组织行为。  如提拔官员 “ 光考察不宣布 ” , 判案 “ 只开庭不宣判 ”。  设租可以利用职业优势。  如教师 、 护士长。  设租行为的社会后果  ( 1)导致寻租成风:诱导人们寻租,造成生产领域中人力资本的减少。  ( 2)增加行政成本:导致政府部门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为治理设租活动,设立监督机构、聘用监督人员。  ( 3)破坏良好的道德风尚:降低官员的公共责任心和道德水准,降低公众对官员的尊重度和信任感。  设租的成本收益分析  E0:履行现公职的收益  P:设租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 B:得到的租金  那么,设租行为的必要条件是:  E0< ( B+E0)( 1P) … ①  E1: 设租者被开除公职或降职处理后得到的收益  M:设租者受到罚款、监禁、舆论谴责等方面的制裁。  那么,设租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  E0< ( B+E0)( 1P) + P( E1 M) … ②  将②式略作变形可得:  ( E0E1) +M< B( 1/P1) … ③  ③ 式的左边是设租的私人成本,它由公职收益的净损失和其他损失组成。  这里有三种情形:  当 E0和 M既定时, E1越大,则设租的动机越强;反之则反是。  政策建议: “ 官员不良记录 ” 制度。  当 M和 E1既定时, E0越大,说明当前设租所可能蒙受的机会成本越大;反之则反是。  政策建议:高薪养廉。  当 E0和 E1既定时, M越大,说明设租成本越高;反之则反是。  政策建议:严厉处罚。  【 ZBM提问 】  怎样看待医生收受 “ 红包 ” 现象。  提示:从人力资本投资、工作强度、工作风险、工作环境等维度,与公务员、教师等职业对比。  【 专栏 】  透明国际(全球著名非营利性反腐败组织)主席彼得 艾根:  确保文职人员和政治领导人的工资足能反映出其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