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外部性矫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吴江市逐步落实重点企业限产、停产整改方案和污水排放总量削减方案; 嘉兴市拆除拦在麻溪江的大坝。 调解意见的落实情况怎样呢。 吴江市认为,他们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嘉兴市却认为,情况有所好转,但仍属重度污染。 2020年,王江泾镇监测站的水质一直低于五类标准。 2020年以来又发现,盛泽镇有些企业故意避开两地环保部门每个星期四的联合监测时段,选择在双休日或者下雨天间歇性排放。 但是嘉兴方很难掌握证据。 办法二:诉诸于法律 鉴于盛泽企业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嘉兴市的 47家养殖户便将盛泽镇的 21家印染企业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总额为710万元。 2020年 12月 16日,嘉兴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养殖户胜诉; 2020年 8月,浙江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官司打赢了,可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办法三:推行 “ 有偿排污权 ” 制度 2020年以来,吴江市政府着手对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产权剥离,成立市场化的 “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对镇区 7座污水处理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行。 由于规定 “ 多排污水多付费 ” ,促使排污企业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排污浓度。 从 2020年 8月起, 27家排污企业还请来 “ 减污 ” 专家,改造生产过程。 【 案情分析 】 发生麻溪江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提示 】 麻溪江水域属涉及两省边界的公共资源,产权归谁所有并不明晰,因而嘉兴的养殖户在技术上和制度上都无法把污水挡在外面。 当然,也与盛泽的印染业都是私营企业,企业规模都不大有关。 为什么通过谈判和诉讼方式不解决问题。 【 提示 】 交易成本不可能忽略不计。 嘉兴方有几百家养殖户,盛泽方也有近30家印染企业。 双方谈判的成本非常高。 嘉兴方 47户养殖户曾经将盛泽 21家印染企业告上法庭,且获得赔偿。 后来,盛泽方又偷偷排放污水,嘉兴方为什么不再次诉诸法律呢。 估计还是交易成本太高。 嘉兴市和苏州市的协商为何也不解决问题。 【 提示 】 政府的监督成本过高。 环保执法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 盛泽一些企业,故意避开两地环保联合监测的时段,在双休日或者下雨天间歇性排放。 可见,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当监督成本过高时,政府规制就会失去其作用。 能否由中央政府出面从江苏省征集一笔经费补贴给浙江省。 【 提示 】 从理论上说,转移支付有矫正区际外部性的功能。 但是,中央政府一征一补的行为是有成本的,而且涉及到多家印染企业和多家养殖户,估计征集成本和补贴成本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结果,可能外部性有所矫正,但社会福利并没有增加。 推行 “ 有偿排污权 ” 办法为何取得了成功。 【 提示 】 印染企业从 “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购买排污权的办法,终于使困扰多年的边界纠纷基本解决。 关键是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使印染企业有一种内在的约束,多排污水就要多付费;另一方面使 “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在处理污水时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公共支出规模 【 基础知识 】 一、公共支出最优规模 局部均衡分析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在全社会可供配置的资源总量中,公共部门占有多少才是有效率的。 用 “ 社会机会成本 ” 来说明。 社会机会成本( SOC):一定数量的资源由私人部门配置转变为由公共部门配置,由此给私人部门带来的效用损失。 如果公共部门配置的 MR> SOC,应扩大规模; 如果公共部门配置的 MR< SOC,应收缩规模。 如果公共部门配置的 MR=私人部门的 MR, 那么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佳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 设 MaxS: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 P:私人产品 G:公共产品 MCP:私人产品的 MC MPG:公共产品的 MC M:社会最大产出量 那么就有: MaxS=U( P, G) MCPP+MCGG≤M 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可得 MaxS =U( P, G) ( MCPP+MCGGM) ∂S/∂P=∂U( P, G) /∂Pλ MCP=0 ∂S/∂G=∂U( P, G) /∂Gλ MCG=0 MaxS最大化的条件应为: ∂U( P, G) ∂U( P, G) ————— /—————— = MCP/MCG ∂P ∂G 上式左端即为 P与 G的边际效用 MUP与MUG之比,故可改写为: MUP/MUG=MCP/MCG 二、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瓦格纳定律 德国瓦格纳( , 1835-1917)分析了英、德、法、美、日等国的统计资料,得出结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国公共支出会不断增长。 后人称之为瓦格纳定律。 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经济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主体之间关系复杂,摩擦增加,需要建立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 不完全竞争日益加剧,需要政府参与资源配置; 对外部性较强的行业,私人部门不愿或无法介入,要求政府直接经营或规制; 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要求政府提供。 经常被引用的两项研究成果 ( 1984):不考虑物价因素,美国公共支出 1890- 1980年间从 8亿美元到 8690亿美元,增长了 1086倍; Brown and Jackson( 1990): 1900- 1987年间,英国公共支出从 到 ,增长了 600倍。 美、英公共支出占 GNP之比(%) 年份 1890 1902 1913 1922 1929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美国 年份 1790 1840 1890 1910 1932 1950 1960 1970 1980 1987 英国 12 11 8 12 29 39 38 52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and Rostow: 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须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占社会总投资之比往往较高; 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公共投资减少,但市场缺陷日益暴露,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会加强; 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教育、保健、社会福利等支出逐渐增加。 官僚垄断理论 ,官僚效用是预算规模的增函数,官僚提供的公共部门产量可能是效率产量的两倍。 官僚认为,凡 TC< TR的预算方案均是可取的,即从 O点到 G点之间的产出都是有意义的。 在公共决策时,官僚只向政治家们提供两种选择方案:要么 Q为 0,要么 Q为( a- c) /2( b+d)。 Downs、 Tullock、 Jackson等都丰富和发展了尼斯卡宁的理论。 预算决策中的简单多数规则,使 TC> TR的方案也会被顺利通过。 财政幻觉( Fiscal Illusion): 由于公共支出与税收在决策上的分离,人们希望官僚提供较多的公共产品而忽视税收负担的存在。 三、公共支出规模控制 零基预算 ( Zerobased Budgeting) 传统的支出预算模式是基数 +增长。 这种模式操作简单,但是建立在上年预算支出的基础上。 如果上年支出不合理,以后一直不合理。 上世纪 20年代,比利时政府曾经设立了一个 “ 橡树项目 ” ,政府每年拿出一笔款项从国外引进橡树。 由于每年的预算都是以上年为基础,因此 “ 橡树项目 ” 的资金每年都有安排。 直到 90年代,人们才发现, “ 橡树项目 ” 早已在。公共经济学外部性矫正(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一种 “ 影子价格 ”。 影子价格:对于无价可循或有价不实的商品规定的较合理的替代价格。 这种价格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商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 2) 消费者剩余 公共支出项目的社会收益可用消费者剩余来度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差额。 在多数场合,消费者剩余要根据可观察到的数据来推断。
【 观点碰撞 】 甲: 12345市长专线电话是公众对于公共产品偏好显示的途径。 乙: 12345市长专线电话不仅局限于偏好显示,而且是督促政府提高效率的重要渠道。 寻租设租行为 【 基础知识 】 寻租理论: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1974年 , 克鲁格发表 《 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 一文 , 研究了由于政府对外贸的管制而产生对租金的争夺。 一 、 寻租行为
10% 当年赤字占 GDP之比 < 3% 规模是否适度,主要看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公债会不会引起通胀。 在没有政府借债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储蓄会经由金融市场按照一定利率转化为私人投资和资本积累。 当政府举债时,市场利率会上升,即政府增加支出挤掉私人投资。 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利率上升可能使商行尽量扩大贷款规模,超额准备金减少,货币乘数变大,即现钞
图: 耀华地区 191 地 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CI 策划方案 13 ⑸、文化墙: 在办公区墙面设立“中建八局准军事化文化墙”、“三号联创等文化墙”现场主要路口、生活区设立“企业形象文化墙 ”。 见下图: 耀华地区 191 地 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CI 策划方案 14 旗帜: ⑴ 、总公司旗帜:旗杆立 于进办公区正对面,中间 米旗杆挂国旗,两侧为 10 米旗杆,左侧 挂中建总公司司旗
共 34 页 第四章 低应变动测 一、 测试仪器和激振设备 桩基低应变测试仪( PIT), 测量响应传感器为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激振设备采用力锤 二、 桩头处理 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 对低应变动测而言,判断桩身阻抗相对变化的基准是桩头部位的阻抗。 因此,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等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方案的原则有( ABCD )。 A. 多要素原则 B. 多方案原则 11 C、可操作性原则 D. 排斥性原则 1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 BCD )。 A. 妥协 D. 交换 1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 ABCD )。 A. 双重优化 C. 回溯分析 1史密 斯认为,( ABCD ) 是政 策 执行过程 中所牵 涉到的重大因素。 A.环境因素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