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调度管理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间计算: 发电机组检修时间从设备断开, 地 调值班调度员下开工令时开始,到设备重新投入运行达计划出力并报竣工或转入备用时为止。 设备投入运行所进行的一切操作、试验、试运行时间,均计算在检修时间内。 输变电设备检修时间从设备断开并接地, 地 调值班调度员下开工令时开始,到 地 调值班调度员得 到“设备检修工作结束,检修人员所挂地线全部拆除,人员已撤离现场,现在可以送电”的汇报为止。 第六章 新设备启动投产管理 18 第六章 新设备启动投产管理 第 58条 地调管辖设备的投入运行,项目主管部门应在计划送电前一个月( 110kV 及以上的工程提前三个月)向地调提供一式三份下列书面材料: 主要设备规范及技术参数。 一、二次系统图、总平面图(线路注明:杆型、杆号、导线型号、长度、排列方式、地线、线路走径等)。 负荷情况。 运行规程、试运方案、启动方案。 调度通讯方式。 供用电协议。 运行人员名单。 第 59条 地 调收到上述资料后在送电前 15 天书面通知有关单位下列内容: 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 设备的命名及编号。 主变压器的电压分头位置。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值。 双电源管理协议。 投产日期和涉及电网的启动方案。 调度规程及调度值班员名单。 第 60条 设备在计划投入运行的前 3 天 12 时前 由 公司主管部门 (或试运行单位)向调度提出送电申请,内容包括: 工程性质(新、扩、改建)。 冲击送电范围。 送电通知单。 送电时对调度的要求及试验项目。 第六章 新设备启动投产管理 19 第 61条 设备送电前 1 天 17 时前批复送电申请由地调值班员 通知有关单位。 第 62条 由送电联系人汇报可以送电的设备应视为运行设备,由运行单位按运行规程实行管理。 新设备送电由地调值班员按启动方案统一指挥。 第 63条 各厂站用户管辖的发供电设备投入运行,若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投运前应按第 58 条办理。 第七章 系统频率调整及有功管理 20 第七章 系统频率调整及有功管理 第一 节 发电 出力管理 第 64条 发电厂应按日发电调度计划曲线运行,并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出力。 第 65条 地调值班调度员根据系统情况或上一级调度指令,有权修改各发电厂调度计划曲线。 第 66条 公司 有关单位 编制 地方电厂 发电计划,每月月底将次月地方电厂发电计划告知地调,地调根据下发的计划通知 相应地方 电厂 ,地调按批准的发电计划实施调度管理。 第 67条 运行设备异常等原因使机组最大连续出力和最小技术出力发生临时变化时,发电厂值长应向 地 调值班调度员报告改变原因并提出申请。 第二 节 负荷管理 第 68条 地区、县供电公司用电管理部门应向调度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的用电资料。 各级调度机构应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况最大限度地满足用电需求。 第 69条 地区、县供电公司应 做好本地区负荷预测工作,避免因实际用电负荷与预测负荷偏差较大而造成频率越限、 设备过负荷及 低电压 运行。 第 70条 负荷预测分为年度负荷预测、月度负荷预测、日负荷预测、节日负荷预测。 第七章 系统频率调整及有功管理 21 地区年度负荷预测应包括每月最高、最低负荷,在每年 10 月底前报 地 调。 月度负荷预测应在上月 20 日前报 地调。 日负荷预测曲线按 96 点进行编制 ,在前 1 个工作日的12 时前报 地 调。 法定节假日 3 个工作日前上报地区预测负荷曲线,并可每日进行修改上报。 节假日最高、最低负荷预测应在 10日前报 地 调。 第 71条 各县 供电 公司 应于每年 2 月底 前 向地调上报经所在 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县调限电拉路序位”、“县调事故拉路序位” , 地调应每年修订“地调限电拉路序位”“地调事故拉路序位” 、 “省调事故拉路序位” ,并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第 72条 若发电出力不能满足用电 需求,或因发输电设备计划检修造成电网供电能力不足, 值班调度员可根据省调指令 或电网实际 ,按着批准的限电方案分配临时限额。 各用电单位应严格按照负荷限额控制用电,对未经同意超限额用电而造成严重后果者,将追究超用单位责任。 第 73条 电网实时运行过程中,因发输电设备故障导致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时, 地 调应向相关 县 调下达限电或事故拉路指令,明确拉路数额、范围及执行时间。 县 调按照限电拉路序位或事故拉路序位立即执行。 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地调将 按照地调拉路序位表直接拉闸。 第三节 频率调整 第七章 系统频率调整及有功管理 22 第 74条 XX 电网标准频率为 50 赫兹,频率偏差不得超过 50177。 赫兹,正常情况下电网频率按 50177。 赫兹控制。 第 75条 为监视系统频率,地调、县调调度室、 监控中心、 并网发电厂的主控室、 110kV 及以上变电站应备有数字式频率表。 第 76条 电厂与系统解列后成为孤立的小系统时,其频率的调整由县调与电厂值长负责。 第 77条 电网频率调整由省调值班调度员负责。 发电厂值长、地调值班调度员、县调值班调度员对保证频率在规定范围,与省调值班调度员负有共同责任。 第八章 系统电压调整及无功管理 23 第八章 系统电压调整及无功管理 第 78条 调整电压的原则: 调压方式:在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 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值高于电网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 电网的无功调整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输送无功功率。 无功电源中的事故备用容量,应主要储备于运行的发电机、调相机和无功静止补偿装置中,以便在发生因无功不足,可能导致电压崩溃事故时,能快速增加无功电源容量,保持电网稳定运行。 第 79条 变电 站 220kV 母线电压低于 kV 或高于 kV 时,变电监控中心(变电站)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属调度值班调度员。 第 80条 县调应在调度管辖范围内建立地区电压监视点(或监视控制点),负责 本地区内调相机、电容器组、电抗器组等无功补偿设备的调度管理,并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及负荷的变化,对装有手动投切电容器组的变电站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电容器投、切规定。 第 81条 县调值班调度员要加强对所辖并网地方电厂和变电站无功、电压的监视、调整,保持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 通过采取调整机组无功出力、投退无功补偿设备等措施,保证地调 220kV 主变高压侧功率因数高峰时段不小于,低谷时段不大于。 全部调压手段用完后,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协助调整。 第八章 系统电压调整及无功管理 24 第 82条 变压器分头选择整定按调度管辖范 围分级管理。 变压器运行电压一般不应高于运行分头额定电压的105%。 第 83条 电压调整的主要方法: 改变发电机、调相机励磁,投、停电容器、电抗器。 改变变压器分头。 改变发电厂间及发电厂内部机组的负荷分配。 抽水蓄能机组调相运行。 开启、停运机组。 改变电网结线方式,投、停并列运行变压器。 限制电压过低地区的负荷 第 84条 调 整电压时应注意: 系统电压不足时在无功高峰到来之前尽量提高电压。 尽量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尽量在高(低)负荷时间维持高(低)电压运行。 第 85条 各级母线电压的允许值: 电 压等级 正常 方式 事故后方 式 电压等级 正常方式 事故后方式 220kV 220— 242 209— 242 110kV — 99— 121 35kV 34— — 10kV 10— 第八章 系统电压调整及无功管理 25 6kV 第 九章 调度操作管理 26 第九章 调度操作管理 第一节 操作 一般原则 第 86条 电网倒闸操作,应按调度管辖范围内值班调度员的指令进行。 如对地调管辖的设备有影响,操作前应通知地调值班调度员。 地调管辖设备的操作,必须按 地 调值班调度员的指令 进行,地调委托县调代管设备、地调许可设备的操作,县调值班调度员在操作前必须经地调值班调度员的同意,操作后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 第 87条 值班调度员在操作前应与有关单位联系,确认无问题后再操作。 倒闸操作应尽量避免在交接班、高峰负荷和恶劣天气时进行。 第 88条 值班调度员对管辖设备进行两项及以上的正常操作,均应填写操作指令票。 对一个操作任务涉及两个以上综合指令的正常操作,要填写操作顺序。 第 89条 值班调度员在填写操作指令票和发布操作指令前要特别注意下列问题: 对电网的运行方式、有功出力、无功出力、潮流分布、频率、电压、电网稳定、通信及 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影响。 必要时,应对电网进行在线安全计算分析并做好出现异常情况的事故预想。 对调度管辖以外设备和供电质量有较大影响时,应预先通知有关单位。 操作顺序的正确性。 严防非同期并列、带负荷拉合刀闸和带地线合闸 等。 第九章 调度操作管理 27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应性。 线路上的“ T”接负荷。 消弧线圈的分头位置是否适当。 第 90条 操作指令分逐项指令、综合指令和单项指令。 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的配合操作或需要根据前一项操作后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才能决定下一项操作的,必须使用逐项指令。 凡不需要其 它单位配合仅一个单位的单项或多项操作,可采用综合指令。 处理紧急事故或进行一项单一的操作,可采用单项指令。 下列操作值班调度员可不用填写操作指令票,但应做好记录: : 合上或拉开单一的开关或刀闸 (含接地刀闸 )。 投入或退出一套保护、自动装置。 发电机组启停。 事故处理。 第 91条 逐项指令的操作由值班调度员填写操作指令票,下达操作预告,逐项发布操作指令,收听汇报,实施操作。 综合指令的操作,由值班调度员填写综合指令票,下达操作任务、时间和要求,现场填写倒闸操作票,根据值班调度员指令实施操作。 单项指令的 操作,值班调度员不填写操作指令票,可随时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布指令。 第九章 调度操作管理 28 二次设备随一次设备按现场规程进行程序操作。 第 92条 地调值班调度员的操作指令,应由县调值班调度员、发电厂值长或电气班长、变电运行人员 、 配网 运行值班人员 接受 ,并 汇报执行结果。 第 93条 地调值班调度员应在操作前一工作日 17 时前,将计划性工作的操作任务 、操作时间 通过 调度生产管理系统 进行 网络 发布,各操作单位 通过该系统自行 查看 并 签名确认,对 无法登陆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的 单位 需调度电话通知。 各操作 单位 按照批准的操作时间准时到达现场 等待操作。 第 94条 接地刀闸(地线)管理规定: 凡属 地 调管辖线路出线刀闸以外的 地 调值班调度员下令操作的线路接地刀闸(地线),由 地 调操作管理。 线路出线刀闸以内的接地刀闸(地线),由厂 站值班人员操作管理。 检修人员在线路上装设的工作地线,由检修人员操作管理。 签定“双电源管理协议”的线路,用户进线刀闸以外的接地刀闸(接地线)由地调操作管理。 第二节 调度操作制度 第 95条 操作指令票制: 所有正常操作,值 班调度员应于发布指令两小时前填写好操作指令票,对照厂 站主接线图检查操作步骤的正确第九章 调度操作管理 29 性,并将操作步骤预告有关单位。 新设备启动操作应提前12 小时下达 操作预告。 操作预告可利用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将调度指令内容传到现场,双方必须进行复诵校核内容一致。 现场根据调度预告的步骤,写出倒闸操作票,做好操作准备。 在拟票、审核、预告及执行操作指令票中,值班调度员要充分理解检修票中的内容、安排、要求及运行方式变化原因,明确操作目的,确定操作任务,必要时征求现场操作意见,并做好事故预想。 填写操作票,必须正确使用设备双重编号和调度术语;操作指令票内容必须清楚、明确,值班调度员必须按核对正确已经预告的操作指令票发布操作指令。 新设备启动送电前,值 班调度员应与现场运行值班人员核对接线方式、设备名称及编号正确。 新设备启动不允许调度员现场指挥操作。 第 96条 复诵指令制: 接受操作预告、操作指令和收听操作汇报的运行值班人员,都必须复诵。 操作指令复诵无误方可执行。 下令者只有得到直接受令者完成。供电公司调度管理规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领导小组副组长: XXX XXX 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四、参赛 对象 : 通讯工区专业人员 五、竞赛内容: 竞赛采取理论考试方式,总分为 100分 六、 竞赛范围: 理论部分 复习范围 : A、 《通信专业规程、规定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2 4 6 8 10 12 14 16 单位:小时 企业目标 小组目标 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达到一流企业标准 A、保证我所范围内 10KV线路安全可靠的供电 B、当发生线路故障时,能及时查明故障点,缩短停电时间,保证线路迅速安全送电。 六、分析原因 我们 QC 小组对我辖范围线路跳闸后,不能及时查找和排除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责、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 X 电公司通讯工区微波站值班员。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320— — XXXX 通讯工区 Q/320— — XXXX 生产人员通用 3 定义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又一个极为繁重的一年,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坚持 “ 安全责任、重如泰山 ” 的安全工作宗旨,切实加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之余,他 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活动,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认真开展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 “ 三不伤害 ” 教育,让职工真正树立了 “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 安全理念。 为保证完成局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 2020
公司、本公司下发的有关计量法规、规程、制度及规定。 取得国家、集团公司有关任职资格证书。 具有中级及以上文化程度,见习期满且考试考核合格。 4 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认真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专业技术规程、制度,正确使用防护用用具,保证安全生产。 负责有关计费、发电厂用电量、线损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检
法规、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部分及国家、省集团公司、本公司下发的有关计量法规、规程、制度 及规定。 3. 2 掌握电力生产、 营业管理、计量管理、误差理论的有关知识、 电子基本知识及变电站、电厂等有关电测计量的二次回路知识。 3. 3 掌握 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微机应用, 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生产、安全、用电营业知识。 3. 4 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