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期末复习题库文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室内计算温度宜采用 A、不应低于 15176。 C。 B、不应低于 12176。 C。 C、16 — 20176。 C。 D、不应低于 10176。 C。 A 《暖通规范》规定,我国北方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是 A、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度。 B、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4 天的日平均温 度。 C、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3 天的日平均温度。 D、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2 天的日平均温 度。 A 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是 A、传导、辐射、对流。 B、传导、辐射。 C、传导、对流。 D、对流、辐射 D 关于地面的传热系数在工程上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将地面沿外墙 A、沿平行方向分一个地带。 B、沿平行方向分二个地带。 C、沿平行方向分三个地带。 D、沿平行方向分四个地带。 B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是 A、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 B、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满足不结露的要求所对应的传 热阻。 C、使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最小的传热阻。 D、使建筑物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最小的传热阻。 A 计算冷风渗透热量的常用方法有 A、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B、当量长度法、当量阻力法、缝隙法。 C、当量长度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D、缝隙法、当量长度法、换气次数法 C 高层建筑物冷风渗透量的计算 A、仅考虑热压。 B、仅考虑风压。 C、要考虑热压和风压。 D、都可以不考虑 C 1热水供暖系统中,其双管系统就是指 A、有两根供水管。 B、有两根回水管。 C、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 器 D、多组散热器全部回至两根回水管。 D 1供暖系统主要指 A、对流供暖系统 B、辐射供暖系统 C、热风供暖系统 D、A+B+C B 1民用室内供暖系统一般是用—— 作为热媒 A、蒸汽 B、热水 C、电源 D、木炭 C 1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的原因是 A、各层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不相同。 B、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不相同。 C、由于通过各层的循环作用压力不同。 D、由于供水温度或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A 1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比较,单管系统在各层散热器的进出水温度 A、是不相同的 B、是相同的 C、越在下层,进水温度越高 D、都有可能 B 1单管系统运行期间出现垂直失调现象是由于——而引起 A、各层作用压力不同 B、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 随其平均计算温度差的变 化程度不同 C、水在管路中的沿途冷却 D、管路布置的不合理 B 1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供水管按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主要是为了 A、使系统水能顺利排出 B、使空气能顺利排出 C、为末端用户提供一定压力能 D、A+B+C A 1单管跨越式系统与顺流式比较,在相同散热量的情况下, A、跨越式系统散热器面积较大 B、顺流式散热器面积较大 C、跨越式系统不能进行局部调节 D、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D 1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式系统可通过——排除空气 A、冷风阀 B、集气罐 C、排气管 D、膨胀水箱 D 异程式系统是指 A、换热器形式不一样 B、下供下回式系统 C、上供下回式系统 D、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不一样 B 2为消除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在供回水干管走向布置方面可采用: A、异程式系统。 B、同程式系统。 C、垂直式系统。 D、水平式系统 B 2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可采用分层式(外网供水温度不低的情况) ,其上、下层 系统与外网的连接方式为 A、上层直接连接、下层间接连接 B、下层直接连接、上层间接连接 C、上下层均采用直接连接 D、上下层均采用间接连接 B 2供暖系统的引入口一般宜设在建筑物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偏左 C 2膨胀水箱的作用是 A、储存膨胀水量、溢流。 B、储存膨胀水量、排气。 C、储存膨胀水量、排气、恒压、溢流 D、储存膨胀水量、溢流、恒压。 D 2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集气罐应设在各分环环路的 A、供水干管始端的最高处 B、回水干管始端的最高处 C、回水干管末端的最高处 D、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处 A 2热水供暖系统常见的排气设备有 A、集气罐、自动排气阀、冷风阀。 B、自动排气阀、受动排气阀。 C、排气阀、放气管。 D、放气阀、冷风阀。 D 2 《暖通规范》规定:热水供暖系统最不利循环环路与各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 误差不大于 A、12% B、13% C、14% D、15% B 2在热水供暖的水力计算中,当量长度法是指 A、将管段的沿程损失按局部损失来计算 B、将管段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来计算 C、直接按管段长度计算 D、忽略局部阻力损失 A 2热水在室内系统管路内的流动状态和在室外热水网路中的流动状态分别为 A、过渡区和阻力平方区。 B、层流区和过渡区。 C、层流区和阻力平方区。 D、都在过渡区。 D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简化管路的水力计算。 常采用 A、估算法。 B、当量局部阻力法。 C、当量长度法。 D、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B 3对大型的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宜采用 A、异程式系统。 B、同程式系统。 C、单管系统。 D、双管系统 D 3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设备内热媒的温度是 A、流入散热设备的热水温度。 B、流出散热设备的热水温度。 C、热水网路的供水温度。 D、流入散热设备和流出散热设备的平均温度 C 3疏水器的作用是 A、阻止凝水逸漏。 B、阻止蒸汽逸漏,并排除凝水。 C、阻止蒸汽逸漏,并排除 凝水和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D、阻止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 A 3系统各立管之间的水力计算可按——原理进行计算 A、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 B、串联环路节点压力叠加 C、比摩阻 C、当量长度法 D 3为防止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现象,对采用异程式的系统,其水力计算方法可采用 A、当量长度法 B、局部阻力法 C、等温降法 D、不等温降法 A 3蒸汽供热系统与热水供热系统比较,在相同的热负荷下 A、散热设备面积小 B、散热设备面积大 C、供热温度低 D、有加热滞后现象 B 3蒸汽干管汽、水同向流动时,其坡度必须不能小于 A、0.001。 B、 C、 D、 C 3在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使两股不同压力的凝水顺利合流可将高压凝水管。 A、压力降低。 B、直接插入压力低的凝水管路中。 C、做成喷嘴或多孔的形式,插入压力低的凝水管路中。 D、和低压凝水管隔开。 A 3关于疏水器和管路的连接。 A、冲洗管应位于疏水器前阀门的前面,检查管位于疏水器与后阀门之间。 B、与 A 相反。 C、A、B 都行。 D、仅接旁通管。 B 蒸汽压力减压阀是—— A、稳定阀前的压力 B、稳定阀后的压力 C、不可调节 D、阀后无安全阀 A 4二次蒸发箱的作用是 A、产生较低压力的二次蒸汽,并排出凝水 B、通过节流产生二次蒸汽 C、作为蒸汽系统的一个缓冲装置 D、收集凝水 C 4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平失调 A、较严重,必须考虑减轻。 B、不存在。 C、有自调性和周期性。 D、和热水供暖系统情况一样 A 4室内蒸汽供暖管路的水力计算任务是 A、选择管径和计算其压力损失 B、选择管径和确定流量 C、选择管径和确定温降 D、确定热负荷和流速 B 4室内蒸汽供暖管路的水力计算常采用 A、限制平均比摩阻法。 B、平均比摩阻法或流速法。 C、当量长度法。 D、当量阻力法。 D 4季节性热负荷有 A、供暖、通风、生活用热。 B、供暖、通风、热水供应。 C、供暖、通风、生产工艺用热。 D、供暖、通风、空气调节。 C 4常年性热负荷有 A、供暖、通风、生产工艺用热 B、通风、热水供应。 C、生活用热和生产工艺用热 D、生活用热 A 4采用体积热指标法或面积热指标法可概算 A、供暖设计热负荷。 B、通风设计热负荷。 C、生活用热设计热负荷。 D、生产工艺热负荷 A 4对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了给设计集中供热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必须绘制 A、全日热负荷图。 B、全月热负荷图。 C、全年热负荷图。 D、A + B +C。 C 4 《暖通规范》规定,各城市开始和停止供暖温度都定为 A、1176。 C B、3176。 C C、5176。 C D、7176。 C D 50、对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A、质调节、量调节、综合调节。 B、质调节、局部调节、集中调节。 C、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从和调节。 D、质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间歇调节。 B 5当集中供热系统采用高温水供热,且网路设计供水温度超过供暖卫生标准时,可采用 —— 连接方式 A、简单直接连接 B、带喷水器的直接连接或带混水泵的直接连接 C、间接连接 D、都可以 B 5当热水网路和热用户的压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可采用—— A、直接连接 B、间接连接 C、带喷射器连接 D、带混水泵连接 A 5对热电厂供热系统来说,可以利用低位能的热用户应首先考虑的热媒是 A、热水 B 蒸汽 C、地热 D、太阳能 B 5 《热网规范》规定,输送干线每隔—— 需装设一个分段发阀门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D 5在网路供水温度过低时,宜采用的调节方式为 A、集中质调节 B、局部质调节 C、分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D、间歇调节 A 5在具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中,是根据—— 来进行集中调节,而其他热负荷则在 热力站或用户处进行局部调节 A、供暖热负荷 B、热水热负荷 C、通风热负荷 D、生产工艺热负荷 A 5蒸汽供暖系统,从用热设备到疏水器入口的管段为 A、干式凝水管。 B、湿式凝水管。 C、两者交替出现。 D、满管流动状态 C 5热水网路计算管段的总设计流量是以 —— 作为计算该管段的总设计流量 A、各种热负荷最大时的网路水流量叠加 B、各种热负荷平均值所对应的网路水流量叠加 C、由供热综合调节曲线找出在某一室外温度下,各种热负荷的网路水流量曲线叠加的最大 值 D、以供暖热负荷最大时,对应的网路水流量 C 5通常在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处安装调压板、调压阀门或流量调节器是为了 A、调整压力适应工况变化 B、改变流量 C、消除剩余压头 D、稳定压力 C 60、热水管的水力曲线就是 A、将离基准面高度 Z 的测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B、将测点测压管水柱高度连接起来的曲线。 C、将管路各节点测压管水头高度连接起来的曲线。 D、或 A 或 BC A 6在水压曲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度差表示这两点管段的 A、压力损失值 B、静压差 C、安装高度差 D、总水头差 D 6在热水供热系统中,最常见的定压方式是 A、恒压器。 B、高位水箱。 C、补给水泵。 D、高位水箱和补给水泵。 A 6膨胀水箱的安装高度应保证系统无论在运行还是停止时都 A、不会出现负压和热水汽化 B、随时排气 C、可以处理系统热水 D、压力恒定 A 6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应连接在 A、循环水泵吸入侧的回水管路上 B、循环水泵的排出口端 C、热用户的进水管端 D、都可以 D 6补给水泵定压方式主要有 A、补给水泵连续补水 B、补给水泵间歇补水 C、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 D、A+B+C B 6热水供热系统中,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定义为 A、热用户的最大流量与规定流量之比 B、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之比 C、规定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 D、规定流量与实际流量之比 A 6一致失调包括 A、等比失调和不等比失调 B、等比失调和等差失调 C、等差失调和不等比失调 D、等比失调 B 6为提高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可以 A、降低用户系统的压降 B、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 C、减少靠近热源的网路干管的直径 D、A 或 B 或 C D 6蒸汽与凝水在管内形成的两相流动的形式有 A、乳状混合 B、汽水分层 C、水膜 D 、A+B+C D 70、闭式凝水箱上安全水封的作用是 A、防止水箱压力过高。 B、防止空气进入水箱。 C、溢流。 D、A + B + C B 7凝水箱回形管顶与外网凝水管敷设的最高点之间应有一定的标高差,以避免产生 A、过压现象 B、虹吸现象 B、空气进入 D、A 或 B 或 C D 7凝结水回收设备包括 A、凝结水箱 B、疏水器 C、安全水封 D、A+B+C D 7采用蒸汽喷射器的热水供暖系统,取代了 A、表面式汽水换热器 B、循环水泵 C、节流装置 D、A+B D 7供热管线的敷设有 A、地上敷设。 B、地下敷设。 C、地沟敷设。 D、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 D 7供热管网的布置形式有 A、枝状管网 B、环状管网 C、带状管网 D、A+B C 7通行地沟应设置 A、自然通风 B、机械通风 C、A 或 B D、不用通风 D 7补偿器的作用原理是 A、利用材料的变形来吸收热伸长。 B、利用管道的位移来吸收热伸长。 C、利用弹簧来吸收热伸长。 D、A + B。 A 7二次蒸发箱的高度应较凝水箱上水封的高度 A、略高。 B、略低。 C、一样。 D。 看具体情况而定 A 7管道导向支座的作用的 A、防止管道纵向失稳 B、防止管道横向失稳 C、A+B D、导向作用 A 80、工业热力站应设置必须的热工仪表,应在分汽缸上设置 A、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 B、A + 水封箱。 C、A + 真空表。 D、A + 流量计 二、简答题。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有那些。 其常用计算方法有那些。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有那些。 其常用计算方法有那些。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有那些 答: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很多,如如门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空气的温 差、建筑物高低以及建筑物内部通道状况等。 计算冷风渗透量常用的方法:缝 隙法-民用工业,精确计算;换气次数法-民用,估算;百分数法-工业,估 算。 何谓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 叙述其计算方法和步骤。 何谓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 何谓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 叙述其计算方法和步骤。 答:不等温降法就是在垂直的单管系统中,各立管采用不同的温降进行水力计算。 不等温降法需先选定立管温降和管径,确定立管流量,根据流量计算立管的实际 温降,再用当量阻力法确定立管的总压力损失,最后确定所需散热器的数量。 何谓蒸汽系统“水击”现象。 如何将其减轻。 何谓蒸汽系统“水击”现象。 如何将其减轻。 何谓蒸汽系统 答:产生凝结水,容易形成。供热工程期末复习题库文档(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0mm ,长度(L)=19000mm,厚度 (H)=300mm 24 1600t冲床 JA36- 1600 25 400t冲床 JB36- 400 26 250t冲床 S2250 27 16t数控冲床 NNS316 28 VPI浸漆设备 Φmax=4300mm 29 1000t铁芯油压机 压力= 1000t 30 退火炉 12m6m 最大承载 200t 18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加 工 范
装配在法兰上, 把延生部分连接在法兰端及定位器轴端上,把防护罩固定并焊接到风机蜗壳上,以使罩内焊透与定位器轴同心。 根据定位器驱动及支架装配图安装轴承、曲柄、度盘等。 保证动叶调整装置与轴套的不同心度不大于。 动叶调正灵活正确、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 动叶安装:清理动叶,在叶柄处填充密封环,根据动叶与叶轮上的记号安装动叶。 安装时将动叶翼形前端指向气流方向,叶片指向旋转方向。 紧固叶片时对称拧紧
1 5270 5260 5257 5207 203 4756 5677 6030 6074 5847 5648 5511 5436 5351 5270 5260 5257 5207 204 2180 2685 2887 2931 2835 2753 2695 2667 2419 2345 2319 2301 2264 205 2180 2685 2887 2931 2835 2753 2695
到了限制,与 网络、计算机、通讯设备等 系统很难 实 现数据之间的通讯,在实际 应用中, 范围 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了限制。 系统的动态性 能 、稳定性及抗扰性等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用户的要求。 目前,国内推出了小功率水泵( ~ 22kw)的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将闭环调节功能与 逻辑控制功能通过调节变频器内部参数来实现,无需外接任何 PID调节器和 PLC 控制器,可实现最多 4 台水泵的循环切换
混凝土浇注、养生及拆模 1) 沉井结构分节 本项工程沉井砼施工采取分节浇注 ,单节长度按设计结构厚度分台阶来划分,单节长度范围为 ~ 之间。 过江段出发井起沉标高 ,底标高,接收井起沉标高 ,底标高。 所以各分 四 节浇筑制造,分两次下沉,即先下沉底部的第一、二 、三 节 ,上面的部分第二次下沉到位。 过宁通高速高路段工作井起沉标高 ,底标高 , 2 次浇筑制造,一次下沉完毕。
、三等奖一名,剩余为纪念奖 奖励:一、二、三等奖各 2 名,运行、检修各一名,一等奖 140 元(两人)、二等奖 120 元(两人)、三等奖 100 元(两人),纪念奖 80元( 两人) 组织比武场务费 280 元。 六、 安全措施 由于车间比武是平地组装管件、更换外盘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防暑降温。 佩戴安全帽。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配置简易外伤处理药具。 附件:评分表 评分表 名称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