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项目并网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百分位数。 除 CO单位为毫克 /立方米外,其他污染物单位均为微克 /立方米。 由上可知, 2018 年该 区域 环境 空气主要污染物中, SO CO 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限值要求, 其余各项 均存在超标情况。 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天津市大力推进《天津市 2018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津政办发〔 2018〕 13 号)、《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 20182020 年)》(津政发〔 2018〕 18 号)、《天津市 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津政办发〔 2018〕 44 号)等工作的实施,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 2 电磁和 声环境 质量现状 本次对 输电线路沿线 的 工频电磁场及 噪声 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 见表 32。 表 32 环境现状 检测 结果 编号 检测 位置 电场强度( V/m) 磁感应强度( μT) 噪声( dB(A)) 昼间 夜间 1 拟建垃圾电厂 屈店架空线路 51 42 2 拟建垃圾电厂 屈店电缆 49 40 3 拟建屈店 青光 T 接皇泰线架空线路 52 45 4 拟建屈店 青光 T 接皇泰线电缆 45 41 由 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输电线路沿线 检测 点位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工频电场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181。 T 的限值要求; 声13 环境 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中 2 类 标准 限值 标准 限值。 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本项目 输电线路 沿线 主要为 农田和 林地 , 未发现 珍稀动植物。 输电线路 距津保高速 的 最近 距离均不 少于 50m;电缆采用拉管方式穿过 高速 公路、在高速公路两侧 50m 范围内不进行施工。 对照《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及《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的 要求 , 本项目 输电线路不涉及 生态红线影响。 输电线路沿线现状 见图 31 至图 34。 图 31 输电线路沿线现状 ( 1) 图 32 输电线路沿线现状 ( 2) 图 33 输电线路沿线现状 ( 3) 图 34 输电线路沿线现状 ( 4)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经现场调查 ,本项目没有环境保护目标。 15 四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 标准 , 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污染物 PM10 SO2 NO2 CO O3 二级标准 35 70 60 40 4 160 上表 中, SO NO PM 4 项污染物为浓度均值, CO 为 24 小时平均浓度第 95 百分位数, O3 为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第 90 百分位数。 除 CO单位为毫克 /立方米外,其他污染物单位均为微克 /立方米。 2 声环境质量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 类 功能区 标准 限值,见表 42。 表 42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噪声限值 dB(A) 昼间 夜间 2 类 60 50 3 工频电场、磁场强度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 GB87022014) 中:工频电场强度 4kV/m,工频磁场强度 100μT。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施工 期 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即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2 工频电场、磁场强度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 GB87022014) 中:工频电场强度 4kV/m,工频磁场强度 100μT。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 运营期 不产生废气 及 废水 ,无总量控制指标。 16 五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 施工期 ( 1) 架空线路建设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阶段:清理场地阶段,包括 通道清理 、场地平整等; 塔 基 施工 阶段,包括打桩、砌筑基础等; 铁塔 施工阶段,主要为 铁塔架构的修建; 牵张 引线 阶段, 安装导线 、 通讯线 ;最后投入运行 使用。 施工 过程中会产生扬 尘 、噪声、施工废水和固体废物。 架空 线路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 51。 场地清理 → 塔基 施工 → 铁塔施工 → 牵 张引线 → 投入 运行 图 51 架空 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 ( 2)电缆沟槽敷设施工工艺流程 包括 :清理场地阶段;基槽开挖,主要采用机械进行开挖管沟,在特殊地段机械设备进出有一定困难时,采用人工开挖;混凝土垫层施工;沟槽敷设阶段,安装预制沟槽或现浇沟槽;电缆敷设、填沙阶段,包括敷设电缆、铺设沙土、加盖沟槽顶部盖板;回填土阶段主要为电缆敷设后进行沟槽回填,按照边施工边回填的原则进行土方的回填。 对于破坏的道路路肩要分层夯实并用砌石护砌,进行道路恢复。 对于占用的农田绿地,在管沟回填后需进行地表恢复。 最后投入运行使用。 施工 过程中会产生扬 尘 、噪声、施 工废水和固体废物。 电缆沟槽敷设工艺流程见图 52。 场地清理 → 基槽开挖 → 垫层 施工 → 沟槽敷设 → 电缆敷设 → 回填土 → 投入运行 图 52 电缆沟槽敷设工艺流程图 2 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进行电力输送。 主要污染工序: 1 施工期 ( 1) 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 土方挖掘 、建筑材料的装卸 和 堆 放 、工程土的清理等环节以及车辆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 扬尘的排放是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同时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17 湿度、日照以及施工防护措施等有关,目前尚无充分的实验数据来推导扬尘排放量。 根据其他施工工地检测资料,土建施工工地扬尘浓度为 ~179。 (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贯穿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施工中的土石方施工、基础施工、结构施工等过程均会产生噪声, 施工各阶段的主要噪声源见 表 51。 表 5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状况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声级 dB(A) 土石方 挖掘机、装载机等 100~110 基础 混凝土灌桩机等 95~105 结构 振捣棒等 90~100 铁塔施工 吊车、砂轮机等 80~90 牵张 引线 牵张 机、绞磨机等 70~90 ( 3)施工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基础施工时产生的泥浆废水、冲洗路面及车辆废水。 (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垃圾。 ( 5)生态环境 本工程施工占地会对地表植被及土壤现状有一定破坏,同时还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影响。 2 营运期 ( 1)工频电磁场 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时将产生一定的工频电磁场。 ( 2)噪声 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主要是由导线表面在空气中的局部放电(电晕)产生的。 在潮湿和下雨天气下,因为水滴在导线表面或附近的存在,使局部的电场强度增强,从而产生电晕放电,则产生非常轻微的可听噪声。 ( 3)生态影响 新建塔基永久占地可能造成生态和景观影响。 18 六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颗粒物 ~~营运期 水污 染物 施工期 施工废水 少量 无 营运期 固体 废物 施工期 施工垃圾 少量 无 营运期 噪声 施工期 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噪声源强在 70~110dB(A) 营运期 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根据类比分析,源强小于 45dB(A) 电磁 辐射 运营期 输电线路将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根据理论计算和类比分析,预测本项目营运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均能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 变电站新增 永久 占地 1700m2;电缆施工过程 中临时占地约12000m2。 占地 主要为 树林、 农田及空地。 施工现场附近无珍稀动植物资源,施工结束后,在进行原土回填、植被恢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可恢复到原有水平,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19 七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 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阶段扬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土方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工程土产生扬尘 ; ( 2) 建筑材料(白灰、砂、水泥、砖块等)的装卸及堆放产生扬尘 ; ( 3) 建筑垃圾堆放及清理产生扬尘 ; ( 4) 车辆及施工机械往来造成的道路扬尘。 施工扬尘的浓度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建设地区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本评价选取同类型施工场地作为类比对象,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扬尘情况进行分析,该工地的扬尘 检测 结果见 71,建筑扬尘浓度随距离变化曲线见图 71。 表 71 施工扬尘 检测 结果 检测 地点 总悬浮颗粒物 标准浓度限值 气象条件 mg/m179。 mg/m179。 未施工区域 气温: 15℃ 大气压: 769mmHg 风向:西南风 天气:晴 风力:二级(风速) 施工区域 施工区域下风向 30m 施工区域下风向 50m 施工区域工地下风向 100m 施工区域工地下风向 150m 图 71 建筑扬尘浓度随距离变化曲线图 未施工区域 施工区域 下风向30m 下风向50m 下风向100 m 下风向150 m距离(m)总悬浮颗粒物(mg/m179。 )20 由表 71 和图 71 可见,施工工地内部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达 481μg/m179。 以上,远超过日均值 300μg/m179。 ,同时本项工程施工期将会使施工区域近距离范围内 TSP 浓度显著增加,距施工场界 50m 范围之内区域的 TSP 浓度均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随着距离的增加, TSP 浓度逐渐减少,距离达到 100~150m 时, TSP 浓度已十分接近上风向的浓度值,可以认为在该气象条件下,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范围为 150m 左右。 本工程 由于 工程量较小,施工时间较短,施工过程中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等,可将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施工扬尘影响为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恢复至现状水平。 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为最大程度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建设工 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津政办发 [2018]65 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