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正式版本(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划表 编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及铭牌技术数据 换算后设备容量 Pe 1 40 型塔吊 2 25KW, 380V, JC=25% 50 KW 2 63 型塔吊 1 35KW, 380V, JC=25% 35KW 3 卷扬机 2 , 380V, cosα = 10KW 4 弯铁机 4 6KW, 380V, cosα = 24KW 断铁机 4 6KW, 380V, cosα = 24KW 5 电焊机 5 20KVA, 380V, cosα =, JC=65% Pe =S Jc cosα =20 5=60KW 6 竖焊机 4 50KVA, 380V, cosα =, JC=65% Pe =S Jc cosα =50 4=137KW 7 震动器 8 , 380V, cosα = 10 空压机 8 KW 148 KW 11 照明用电 施工工地照明由就近的配电箱引出至各配电点 10KW 合计 358KW 劳动力使用计划 劳动力组织安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石工、平工 个 120 按工 程进 展情 况组 织进 场并 进行 调整 2 钢筋 工 个 60 3 模板工 个 40 4 砖粉工 个 15 5 机具操作工 个 8 6 机具维护工 个 1 7 水电工 个 2 8 保卫人员 个 4 9 试件工 个 1 10 安全维护 个 2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2 页 共 45 页 材料要求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采用 商品 混凝土,由公司 选择有资质的商品 混凝土厂家提供。 甲方指定钢材厂家钢材的规格,等级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阅读施工图,写出读图记录,并汇总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以利在设计图纸会审交底会上解决。 2)准备本工程需用的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及其标准图集。 3)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工长,参加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经审定批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立即发至。 并将设计图说明、图纸会审纪要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一道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4)提出原材料计划、半成品加工计划。 5)搞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详总平面布置图) ,其次修建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临时排水沟、沉砂井、集水井,施工围墙等。 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法进行施工, 、施工顺序安排 结构施工阶段各栋 号各为一段平行同时施工,施工准备及测量放线在开工前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工期控制在 90天内。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 6楼基础顶标高高差较大,有 (筒体),(通往车库通道 ), (一层 ),同时部分挡墙 和基础人工挖孔桩 与车库( )处 共用和 挡墙相接。 根据甲方移交场地,起伏比较大,室内房芯回填土方量非常大的特点,确定施工 顺序 如下: (详见附图) 基础人工挖孔桩开挖 施工 顺序 确定 为: A、第一步:施工筒体( )及 通往车库通道 ( )和与车库共用的人工挖孔 桩( )部分。 同时统计出详细的桩号及平面位置。 (附后) B、第二步:加快施工车库挡墙(与 7相接或相近的部位,施工至负一层的梁底标高。 同时施工筒体及梯间挡墙至177。 C、第三步:处于原始地貌( ) 处的人工挖孔桩采用 240 厚 M5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3 页 共 45 页 水泥砂浆砌筑 NU10 页岩实心砖砖护壁,以每 1M为施工段,即砌筑 1M 砖护壁后,用人工挖孔桩开挖出的土方回填,然后再施工第二段砖护壁,再回填。 D、第四步:其余部分人工挖孔桩及基础结构施工完毕的同时,其他第一、二、三施工段也完成至一层177。 注:第一步和第二步同时施工。 7 楼第一施工段人工挖孔桩桩自编号统计如下: 5楼第一施工段人工挖孔桩桩自编号明细: 16~ 2 2 2 28~ 31~ 3 44~ 4 48~ 5 5 5 5 60~6 8 90、 6楼第一施工段人工挖孔桩桩自编号明细: 3~ 12~ 1 23~ 2 36~ 5 60、 6 6 66~ 69 7楼第一施工段人工挖孔桩桩自编号明细: 27~ 3 37~ 45~ 4 56~ 60、 6 6 7 7 77~ 80、 8 8 投入本工程施工仪器及设备计划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及说明 1 全站仪 台 1 施工定位放线用 2 经纬仪 台 1 施工定位放线用 3 水平仪 台 2 标高定位用 4 垂球( ) 个 3 施工吊线用 5 钢卷尺( 50m) 把 3 测量用 6 钢卷尺( 5m) 把 10 测量用 7 微机 台 5 技术、施工管理用 8 喷墨打印机 台 2 打印各种资料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4 页 共 45 页 、基础施工顺序 基础孔桩土石方开挖(筒体土石方开挖)→孔桩钢筋笼(含筒体部分)→筒体及地下通道段柱、挡墙→地下通道段梁、板→基础地梁→挡墙防水→挡墙后回填→177。 以下地下通道及筒体结构施工→回填→基础验收→上部结构施工。 地基基础施工顺序: 平整场地开挖排水沟→放线定轴线、标高→开挖桩、基坑槽、筒体→基础岩芯取样检验→基坑槽验收→封底→弹墨线→扎钢筋笼、筒体钢筋、网片筋→扎挡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地梁钢筋→柱、墙插筋→防雷 接地焊接→基础分部工程 筒体基础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基础 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人工挖孔 钢筋笼 桩芯混凝土 模板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 混凝土分项 工程 地下挡墙 防水混凝土分 项 每个分项工程按施工流水段划分为 12 个质量验收检验批。 分部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各栋号单位工程 融侨半岛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基础分部质量验收检验批划分示意图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5 页 共 45 页 测试→预埋地下管线→浇基础砼→养护。 挡墙部分施工顺序: 放线→扎钢筋→安放挡墙止水带→支柱、墙模板、校正→浇筑柱、墙混凝土→拆模养护→挡墙内测抹灰→挡墙外侧作法按设计→分层回填夯实。 第四节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 基础测量放线 根据 重庆市规划局提供的 {2020}南字第 0007 号文附图 提供的高程点( ;。 240) 和 ( ;。 ) 两 点为原始控制点作为测设 7楼 栋主控制网的基准点。 标高控制 根据 主控 制网的基准点 引入施工现场固定建筑物上 (塔吊基础) ,并用红油漆打上三角中心标记,确保引入点的准确性并作好基准点的保护工作,作为各栋楼各施工阶段的控制标高。 采用 S3 水准仪及经过检测的钢尺测量出各阶段的标高,以此作为后续工程标高控制依据。 测量过程中在施工不同的测量工具前必须先对测量工具进行复核确认无偏差后再进行标高的测量工作。 以避免出现误差等。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仪器和钢尺的校核。 平面轴线控制 :以市规划放线办 移交的 主控制网的基准点 为依据,采用 J2 经纬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闭合矩形控制网,用平行线法测定出各轴线,并引测到工程四周建筑屋或砖砌围墙等半永久性固定物上,且做好红三角标志,作为基础及主体施工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 : 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和测量员三级参加的技术复核制度,技术管理程序如下: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6 页 共 45 页 施工放线方法 在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控制点,按方向确定桩基对称轴线,进行桩基开挖孔放线。 以施工图桩基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基础梁放线依据。 在桩基控制十字线上,且在外钉上木桩,在基础完成后将十字线标记落在桩基上,作为基础轴线控制的依据。 本工程设一个水平标高控制点,作为水平标高控制的基准点。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 平面控制网:各层控制网确立后,必须经严格的闭合校验,平面控制网中,各水平角误差 90度角为177。 20 秒,距离测量精度高于 1/10000。 为保证测量误差满足要求,水平角测设采用测回法进行测量,即在 测量部门内部实行技术校核、复核制度。 项目部实行技术复核 审核制度 控制网测量 控制网自检 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 测量放样资料计算 放线资料检查复核、自检 测量放线资料报验 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 基坑开挖施工 基坑开挖竣工测量验收 规划及业主交点 跟踪监测 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7 页 共 45 页 每 测设完一个水平角后,倒镜测回观测,然后取前后两个半测回角读数的平均值对已测设的水平角进行修正。 用于测量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施工前应进行校验,并按计量规定进行周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 人工挖孔桩施工 挖孔桩施工顺序 1)、由于该工程原始地貌标高与设计桩顶标高之间高差不大,在进行基础开挖前的平基过程中,先将原始地貌上的土石方平基到比设计标高低 1米至 2米左右后再进行孔桩的开挖工作,基础施工时孔桩部分土石方采取边开挖边就地回填的方式进行施工,致使场地内土石方无外运,且根据基础土方开挖 量与场地回填量的平衡为回填量将大于开挖量。 对此在基础孔桩及地梁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场地内土石方的平衡工作。 2)、测放桩位→页岩砖砌筑井圈→复核桩孔定位→搭设架篷→开挖桩孔→自检修正→安装护壁(扎筋、支模、浇砼)→拆模挖孔(前三道工序循环)→凿打基岩(岩石强度试验)→检验记录→验孔→合格后垫层封底→吊放钢筋笼→复核固定钢筋笼→浇桩芯砼→基础梁(挡墙基梁及墙身插筋施工)施工。 挖孔桩施工方法 ,按照设计图测放桩位点,根据桩位点施放桩径加护壁上口厚度的白灰线,而后用 M5水泥砂浆砌筑 240 ㎜厚 MU10 页岩砖井圈,井圈前期砌筑高度不得小于 ,后期根据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量进行同步砌筑,并保证井圈的高度始终高于周边土方 米,以防止堆土掉入孔桩内。 在首次井圈砌筑完毕后用 1: 2水泥沙浆将井圈抹灰,其厚度不得小于 30 ㎜。 待砂浆凝固后将桩孔定位控制轴线测放在井圈上,以随时校正挖孔桩垂直度和中心点,并用红油漆在井圈上作好轴线等相应标记。 在井圈上升过程中相应的将控制点或线移动到最上段井圈,以利于后期施工和检查。 圆形桩孔:以施工图桩位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圆心,设融侨城一期 B3区工程 楼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卓越建设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第 18 页 共 45 页 计桩半径加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