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专题大推动与工业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均衡。 从非工业化均衡向工业化均衡的大推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当企业认为其他企业和自己一样投资时总收入会上升,此时他们会投资;而当企业预期其他企业不投资时该企业也不会投资。 只要企业的投资在第二期的现金流是正的,而且利息率不上升很多,大推动就有可能成功。 但 Murphy等人又指出,如果政府能够通过劝说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多投资少消费,就可以加速大推动的实现。 罗森斯坦 罗丹也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发达国家向东南欧国家贷款时指定贷款用于投资而不能用于消费,就可以加速大推动。 而杨小凯( 2020,第 4章)则认为,不需要政府干预,只需要政府保证自由结社,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家之间的简单对话,就能够解决这种协调问题。 上述两种说法都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的商会在 1949年前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出现大推动。 而且中国的民族资本家缺少足够的资金来源,政府的补贴和劝说是不够的。 在中国确实发生了大推动,即 19531957年 156个项目的同时建立。 这次大推动既不是企业家之间的协商,也不是政府对企业的劝说或补贴带来的。 而是由政府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压缩居民消费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同时建立 156个企业实现的。 这次大推动是非常成功的。 它使中国一步到位地从非工业化均衡跃入工业化均衡。 举例说,民主德国援建的郑州人造金刚石厂项目,在对机器的需求还不高时就创办了一个非常专业化的人造金刚石厂。 在英国,对机器(特别是机床)需求经长时间发展达到相当规模后才出现这样的企业。 中国在 20世纪 50年代跳过这个长久的逐步演进过程,短期内实现了大推动工业化。 (五)一个基础设施投资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对于铁路这样有巨额固定成本的基础设施,必须预期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有人愿意出此巨大投资去修铁路。 而由于铁路厂商无法对用户进行成功的价格歧视,铁路可能不会获得它应得的报酬以弥补固定成本(也就是所谓正的外部性,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所以铁路等基础设施可能根本就无法建立。 铁路的建设依赖于工业部门的潜在使用者,而铁路又可以为这些潜在使用者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 我们可以把铁路看成是大推动工业化所需的贷款,它需要使用者在工业化完成后付费来偿还,以弥补铁路建设投入。 有两个原因可能导致铁路无法修建: ( 1)铁路无法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价格歧视。 ( 2)铁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是否可能工业化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我们假定铁路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与( 11)式相同,由于我们不关心利息率效应,因此假定 θ=1和 γ=0。 此外假定消费者的时间偏好率 β等于 1,所以均衡状态的利息率总是等于 0。 假定农产品的出售不需要铁路而工业品需要铁路,而且在没有铁路时不能实现工业化。 还假定运输投入对所有使用 IRS技术的工业企业是相同的。 另外,我们还假定有两种类型的 IRS技术。 其中比例为 n的部门 1需要在第一期付出固定成本 F1来建厂,而比例为 1n的部门2需要付出的固定成本为 F2, F2F1。 在第二期,所有使用 IRS技术厂商都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 α1。 我们假定铁路建设需要在第一期投入固定成本 R。 假定铁路在潜在工业厂商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就制定了一个运输价格。 而且仅仅依靠低固定成本的部门 1的厂商,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剩余来支付给铁路,这就意味着: ( 20) 11 aLn F Ran这实际上是说仅仅依靠轻工业不足以支撑铁路部门。 ( 20)也隐含了这样的含义:部门 1的轻工业不用大推动也能独自工业化,这符合历史事实。 纺织工业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存在了。 我们还要假定,铁路制定的运输价格应该能够攫取部门 1和部门 2的所有利润。 这样假定是为了表达以下事实:铁路所有者无法获得投资带来的所欲社会收益。 在上述假定之下,能够修铁路和所有部门都工业化的均衡需要以下充要条件: aαL – F2 R (21) (21)暗示铁路厂商要弥补自己的成本 , 制定的运价应该能够使部门 2的所有利润都被铁路攫取。 由于铁路厂商无法进行价格歧视 , 因此高固定成本的部门 2厂商将获得 0利润 , 而低固定成本的部门 1厂商将获得 F2F1的利润。 此时部门 2的厂商也有投资建厂的动力 , 原因是第二期的收入是 αL。 ( 21) 式保证了铁路修建和所有厂商的投资都能进行。 但在某些情况下,铁路和工业化无法出现。 如果下式成立: aαL – nF1 – (1 n) F2 R (22) 在 ( 22) 成立的情况下 , 即使一条铁路时有效率的 , 也可能无法建成。 原因是 ( 22) 式要求铁路厂商分别攫取部门 1和部门 2的利润 , 这要求它进行价格歧视 , 而这是不可能的。 此时铁路无法修建。 如果 ( 22) 成立而 ( 21) 无法满足 , 则即使社会很需要铁路 , 铁路的市场却太小 , 厂商不能盈利 , 则无修铁路的动机 ,这是正外部性的一个例子。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 , 就是铁路建成后 , 工业化并不是唯一的均衡 , 因为可能存在预期收入小于固定成本的情况。 所以铁路修建者可能会因为工业化的不确定性而拒绝修铁路。 铁路也有类似于工业投资的溢出效应:通过运用铁路,一个投资厂商支付的运费帮助了铁路弥补固定成本;而铁路反过来又减少了其他部门的生产和交易成本。 这样一个厂商对铁路的贡献间接减少了其他厂商的成本。 铁路可能的修建失败说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政府不仅要补贴铁路,而且要协调铁路使用者的投资行为,只有很多投资者同时投资才能实现铁路修建和工业化。 除非投资者特别乐观(如 19世纪的美国),或者一个大型部门对铁路有特别的经济需求(如 19世纪中国的漕运)。 总的来说,铁路仍然需要政府干预。 铁路只是一个例子。 其他如公路、机场、电站,或者更重要的教育设施都有此类性质。 如教育培训投资太少的原因,一是教育培训投资有正的外部性,二是只有在工业部门较多时工人才能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天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问题是在一个劳动力缺乏教育培训的国家,不可能存在广泛的工业部门。 这就出现了与铁路类似的不确定性。 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像补贴铁路那样补贴教育培训投资。 政府干预基础设施的原因有三:一是政府的协调投资作用;二是政府低利率政策对基础设施获得融资支持的正面作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共同知识”,政府与私人厂商相比的劣势最小。 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北方向的大宗商品流动,因此 1949年前虽然没有实现工业化,但仍然成功修建了。 但这些基础设施主要位于沿海地区,而且主要是外资和政府投资兴建,私人厂商几乎没有介入。 1949年后的大推动,政府在修建铁路、公路,兴建教育培训机构方面,不仅是主要出资人,而且成功地通过计划经济起到了协调的作用。 所以, 20世纪 50年代大推动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而且体现在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的建立。 总 结 大推动源于各个工业化部门之间可以通过投资、高工资、资助基础设施的方式互相增加需求,从而扩大了市场。 而这只有各个部门同时工业化才能做到。 在我们的前三个模型中,一个部门通过高工资和投资直接扩大了其他部门的需求。 在最后的铁路模型中,一个部门通过扩大铁路市场间接为其他部门利用铁路提供了条件。 本课资料来源 Murphy, Shleifer and Vishn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5), 10031026. 4.产业结构升级(二):收入分配、市场规模与工业化 内 容 摘 要 导论:收入分配是如何影响工业化的 模型的假设条件 模型的均衡条件 农业生产率、收入分配状况与工业化水平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 MSV模型 总结 一、导论:收入分配是如何影响工业化的 MSV模型的主要内容: 如果国际贸易是有成本的,则一国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内市场。 运用 IRS技术的现代工业必须有足够的市场以弥补其高额固定成本。 MSV模型提出,农业或出口部门的繁荣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工业化:一是农业和出口的增长带来了对工业品的需求,二是上述部门的收入是不是被合理分配,以至于产生对工业品的大规模需求,使得工业能进行大规模生产( mass production) 为什么收入分配会起作用。 人口众多、需求异质性、人口集中都会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市场。 但收入分配更加重要。 财富集中于富人手中,将会使社会需求表现为手工制造或进口的奢侈品;而财富分散在中产阶级( middle class)手中,社会需求将表现为需要大规模制造的工业品。 几个例子 例 1: 19世纪美国在大规模生产上迅速超过英国。 原因在于美国的购买者主要是富裕的小农场主,而英国的购买者主要是上层社会( upper class)。 所以英国的产品虽然精致但无法大规模生产,美国的产品虽然粗糙但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英国建筑师曾说,美国的楼房都是难看的白色积木),这使美国的大型工厂可以生存。 例 2:哥伦比亚的工业化 18501860年哥伦比亚的烟草出口大繁荣,但没有促进本国的工业化;而 18801915年咖啡出口大繁荣,却大大促进了本国的工业化。 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从技术上说,大型农场生产烟草更有效率,小型农场生产咖啡更有效率。 因此 18501860年烟草繁荣带来的收入增加,主要流入了大农场主手中,他们把钱用于出国旅游、留学或购买进口奢侈品; 18801915年咖啡繁荣带来的收入增加,主要流入了小型家庭农场主手中,他们需要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这些需求促进了本国工业化。 例 3:中国的工业化 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购买力很低,无法形。产业结构升级专题大推动与工业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在 甲方 未能遵守本协议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如 甲方 在 该 该 市场 出现重大问题如连续丢单, 或 市场份额急剧下滑, 或 与客户的主要决策者关系恶化 ,或未能进入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单 等情况, 在 乙方 提醒 甲方 后 , 尚不能有效改进时, 乙方 将保留取消与甲方合作的 权利。 2. 甲方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取消合作协议的,在完成相关工作交接后,双方解除合作; 3.
入 固折旧 D j 报 酬 Vj 生产税 T j 盈 余 M j 合计 N j D 1 D 2 … Dn 1v 2v … nv T 1 T 2 … T n 1m 2m … nm N 1 N 2 … N n 总 投 入 X j 1X 2X … nX 第一象限: 中间流量矩阵 Xij • 中间产品:本期生产、本期尚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是用于本期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Xij: 横行: i产品分配给
线看房全流程 进入售楼大厅 电子沙盘 户型选择 实景展示 在线预定 1 2 3 4 5 进入售楼大厅 展示网上售楼处产品的窗口,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点击 进入各项功能页。 电子沙盘:点击沙盘上的高亮区域,可进入标准层平面图。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点击查看所在楼层 电子沙盘 户型选择:可对所需户型进行搜索、查看、点击放大等操作。 户型选择 实景展示:点击指定的图片看大图
水产生量为3160m3/d,生产废水量则为 4140m3/d。 据规划,园区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而各企业的生产废水由各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水体。 按产业转移园的有关政策,转移园区污染物应采取集中处理和处置,因此园区对废(污)水分散处理的方式不可取,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均应采取集中处理措施。 废(污)水经集中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企业的高利润率是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租金 ,即高效率的表现 ,这就是 “ 效率假说 ” 计量结果见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第 141页 哈佛学派辩称,这是由于德姆塞茨把贝恩的集中度、进入条件和利润率假说诠释为当集中度上升时,所有规模类别的企业收益率都会提高。 但事实上,贝恩假说中产业集中导致较高收益率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大企业的;而且只有在高进入壁垒时,产业集中才导致较高的盈利性。 斯蒂芬
单 】 含:相关 信息、样品、包装样式、文件图面资料 等 开发意向通知 文件名称: 产品 可行性分析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CRNCE27 制定日期: 2020/11/22 页 码: 2 受 控 流程步骤 部 门 说 明 记录、报告或其它 业务部 研发部 开发 工程 事业 部 注塑 品保 确立评估项目 研发人员在接到 产品设计开发意向之后,凭自己的经验和业务的信息需 确定 初步相关评估 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