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除竞争。 涡轮发动机一般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别性,但是这两家公司公布了一个共同手册,包括下述内容: 所有在制造发动机过程中可能用到的零部件价格; 如何使用这些零部件价格去计算相关的发动机价格; 这些措施虽然使价格稳定于两家企业可控的一个水平上,但是消除了竞争,所以在 1977年被司法判决强制中止。 资料来源: Cooper,1986: “ most favored customer policy and tacit collus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7,297~ 322 43 美国玩具厂商的转售价格维持 波雷莫比尔( Play Mobil)是一家德国玩具制造商在美国的销售分公司。 1995年,美国司法部宣称该公司利用转售价格维持促进共谋。 美国司法部认定其罪状有: 分销商在销售该公司产品时必须遵守一个最低转售价格要求; 威胁惩罚随意打折扣的分销商; 通过威胁和惩罚成功维系了最小转售价格,限制价格上升空间,消除了价格竞争。 根据以上事实认定,美国司法部判波雷莫比尔公司有罪。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英文网页整理 USA, play Mobil ,19951,cch tradecases,71000( 1995) 44 197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对四家厂商杜邦、伊恩尔、纳尔科和 PPG提出起诉, FTC认为这四家厂商的某些商业行为有促进串谋的嫌疑。 这些商业行为有:提前 30天向买方发出提价通知(降价不在此列)。 FTC做出了禁止这些行为的判决,但是上诉法庭推翻了这一判决,主要理由是这些行为也能有提高效率的作用,例如买方可能对提价的提前通知做出评估,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的做出规划。 可见对于预告价格变动这一串谋行为的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对于反垄断法的实施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资料来源:根据丹尼斯 •卡尔顿,杰弗里 •佩罗夫 《 现代产业组织 》 (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一书第 606页相关资料编写。 化工厂商的预告价格变动行为 45 合谋与市场竞争 合谋会限制市场竞争 合谋并不总是劣于市场竞争:研发卡特尔 46 作业: 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案例,讨论合谋的形成与稳定性。 47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结构 一、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决定因素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 48 一、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决定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的扩大 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 (二)规模经济的加强 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 (三)范围经济的拓展 49 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共同使用,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节约采购、制造、销售、地租、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利润增加。 随着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大规模企业可以利用其在研发、设计、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在不同部门和不同相关产业进行经营,获得多样化生产和销售所带来的范围经济,降低单位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 50 二、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集中度 企业规模、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柔性生产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与进入壁垒 企业规模、专业化、柔性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金融市场全球化与融资成本 (三)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产品差异化 51 第四章 价格歧视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第二节 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 52 价格歧视是企业向不同的消费者出售相同的产品时,收取不同的价格。 斯蒂格勒:当两种或更多的相似产品出售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比率不同,那么就产生了价格歧视。 53 一、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PMC)。 企业必须了解或能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且各个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必须是不同的,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购买量而变化 企业必须能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第一节 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54 提供不可能转卖的服务 只对初次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担保 改变产品成分 增加转卖的交易成本 合同限制 纵向一体化 政府干预 二、阻止(限制)转卖 55 三、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其他消费者分类方式 56 一级价格歧视 0 P Q 1 2 3 4 5 6 7 8 9 10 MC D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一级歧视是完全歧视 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如此,厂商将原来的消费者剩余转变成超额利润据为已有。 57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非线性定价。 指企业对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取一种价格,而对另外一定数量的该种产品收取另一种价格。 单一两段收费、两种两段收费 58 59 60 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虽然对顾客购买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但不能观察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特性的条件下,通过顾客的自我选择机制而制定的价格歧视。 在二级价格歧视的定价下,顾客的自我选择机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顾客将自己分了类。 61 是指厂商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 假定两个独立的市场,其平均收益函数或需求函数分别为 AR1(Q1), AR2(Q2);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MR1(Q1),MR2(Q2)。 Q Q2是两个市场的销售量,垄断企业的垄断产量即为 Q= Q1+Q2,其边际成本函数为 MC(Q)。 三级价格歧视 62 在 Q的产量水平,厂商的均衡条件为: MC(Q) = MR1(Q1) = MR2(Q2) 这里 Q = Q1 + Q2。 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式代入以上的均衡条件,得到: P1( 1–1/ed1) = P2( 1–1/ed2) 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市场会有较低的价格;反之,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会有较高的价格。 63 搭配销售 搭配销售要求顾客在购买某件产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一件产品。 动因:提高效率、质量控制、避开政府管制(秘密价格折扣)、增加垄断利润 分类:一揽子搭配销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按固定的比例销售),必需品搭配销售(如果顾客从企业处购买某种产品,则顾客以后购买另外一种产品时就只能选择该家企业) 其他消费者分类方式 64 有利可图的一揽子搭配销售的例子 第一类顾客 第二类顾客 对 A愿意付的金额 9000 10000 对 B愿付的金额 3000 2020 对产品包愿付的金额 12020 12020 65 无利可图的一揽子搭配销售的例子 第一类顾客 第二类顾客 对 A愿意付的金额 9000 10000 对 B愿付的金额 1000 2020 对产品包愿付的金额 10000 12020 66 会员制 折扣:数量折扣、现金折扣、职能折扣、季节折扣、折让 质量选择 垄断性的经销商销售质量不同的几种。产业经济学寡头市场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9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20 第一节 竞争机制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市场结构、市场势力和市场绩效的衡量 21 第一节 竞争机制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竞争机制与 “ 马歇尔冲突 ” 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 “ 哈佛学派 ” 与 “ SCP”范式 22 一、竞争机制与 “ 马歇尔冲突 ”
员产量超过同行业产量 50%的行业协会达 85%。 企业会员销售收入超过全行业销售收入 70%的协会达 90%。 第十三章 行业管理 各行业协会均根据本行业的情况 , 设置了较为健全的分支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 , 分支机构一般是根据协会的行业技术特点或工作便利情况 , 分设各种专业委员会或分会 、 工作委员会等。 分支机构与协会既有整体性 , 又有相对独立性。 常设办事机构一般人员不多 ,
和零售商都是垄断者时,生产商和零售商均对产品进行垄断定价。 生产商 零售商 W P 顾客 16 假定一上游企业 M(电视机生产商),一家下游企业 R(电视机经销商)。 电视机的零售价格为 P。 对电视机的最终需求为 D( P)。 除了批发价格 w 以外,企业 R 无须对供应商支付其他费用。 企业 M 的边际成本 C 是一个常量 当垂直一体化时,总利润为 利润最大化价格为 PM
率或收益率:在企业盈亏平衡的约束下,最大化社会福利。 价格规制 —— 公共规制最重要内容 27 社会性规制 社会性规制的直接目的比较复杂 ,对象较为广泛,大多针对具体的行为。 大多数社会性规制属于一种具有普遍性质的政府直接规制措施,同样的规制往往运用于多个产业。 社会性规制的手段也较为广泛,最常见的社会性规制包括产品安全规制、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规制以及环境污染规制等。
1–1/ed2) 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市场会有较低的价格;反之,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会有较高的价格。 13 搭配销售 搭配销售要求顾客在购买某件产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一件产品。 动因:提高效率、质量控制、避开政府管制(秘密价格折扣)、增加垄断利润 分类:一揽子搭配销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按固定的比例销售),必需品搭配销售(如果顾客从企业处购买某种产品
第二产业占 GNP的份额 第三产业占 GNP的份额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 按照 1980年美元计算 认为整个经济是由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加速经济的发展。 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 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