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反垄断法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场上有控制和独占的权力,没有任何竞争者能与之竞争  反垄断政策 第一种,结构主义政策 (禁止性政策 ) 第二种,行为主义政策 (滥用性政策 ) 15  法院分析 首先确定相关市场的范围,包括一定的产品和一定的区域这两个方面; 随后考察某个企业在该市场上是否有垄断力,首先要看它所占的市场份额 ; 垄断企业的行为是评价垄断力合法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16  垄断企业滥用其优势的行为的主要类别:  提高价格 :只有以反竞争的方法取得或维持垄断力的企业,其提高价格的行为才是犯罪。  掠夺性定价:垄断企业制定的价格如果低于短期边际成本,则这种价格的买卖应视作掠夺性交易。  价格歧视: 《 克莱顿法 》 第 2条禁止所有的企业从事具有反竞争效果的价格歧视行为。  拒绝交易:企业拒绝交易的权力只适用于不存在形成或者维持垄断地位的情况。 如果垄断企业拒绝交易是为了提高或维持垄断力,则是非法的。 17  20世纪初,政府提起诉讼,认为标准石油公司实施了 “ 掠夺性定价 ”。 官司打了好多年, 1911,美国最高法院支持一家低级法院于 1909年作出的裁定:标准违法,因为它妨碍了新形成的企业的竞争。  随后的著名案例是美国烟草公司案, 1911年被判为垄断,遭到强制拆分。 1945年,美国铝业公司也被拆分。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AT& T)则在 1974年就遭到司法部调查,政府认定该公司垄断地方和长途电话服务以及电话设备市场。 1984年,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AT& T将国内电话业务拆为 8家小 “ 贝尔 ” 公司。 1961年的通用电气公司案中,有七位电器行业经理曾经因为协商价格被判入狱。 18 四、企业合并  企业政策  企业合并指若干家原来独立的企业丧失独立性组成一家在法律上独立的实体  合并政策的复杂  首先法律上和行政上的交叉管辖权 (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联邦贸易委员会)  其次,监督企业合并既可适用 《 克莱顿法 》 第 7条,也可适用《 谢尔曼法 》 第 1条  最后,合并政策与垄断政策一样,也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19  合并监督  《 克莱顿法 》 第 7条禁止任何人以取得他人财产或股份的方式进行合并,在某一产品和某一领域的市场实质性地减少竞争或导致垄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