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纵向关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只要不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 , 就可以说产品之间是有 差异 的。 • 构成产品差异的因素有: • 物理差异 产品的 设计 、 结构 、 功能 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改变产品设计 、 质量 、 外观 、 售后服务等 , 争取购买者的偏好 , 是企业 非价格竞争 的主要内容。 其主要方式有:一是 不增加成本开支的情况下 , 改变质量 、 外观和服务; 二是 利用高技术设备和高质量原料 , 以及不断投入新的设计和服务来改进产品。 • 心理差异 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而造成消费者 主观上认识的差异。 广告宣传 的方式主要有: 一是 直接介绍产品的性能 , 使得购买者了解可以选择的替代品; 二是 说服性广告。 • 服务差异 企业在售前和售后提供的 服务内容 和 服务质量 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 空间差异 生产和销售同一产品的企业分布在 不同的地点 , 导致了产品间的差别。 ★ 购买者与销售者的距离不同 , 使购买活动在 方便程度 、 耗费时间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 对购买者来说 , 由于企业和销售点的距离不 同 , 购买产品的完全价格也不同。 • 产品差异化因素不一定在一个产品上同时存在 , 且各因素对购买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 , 这些因素在 耐用消费品 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 , 产品差异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认为他们不同。 “ 消费者总是正确的 ”。 • 从 消费者选择 的角度看,产品差异化可分为: ★ 横向差异化 一般而言 , 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特征 , 一部分消费者可能偏好某些产品的一些特征 , 而另外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偏好另外某些产品的一些特征 , 这导致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并不达成广泛一致。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 ★ 纵向差异化 所有的消费者都偏好某一种特征的产品 , 即便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这样认为 , 至少绝大多数都会同意这一点 , 我们就把这类产品差异化称为 纵向差异化。 如 汽车省油。 第二节 两种产品差异的简单模型 差异产品的需求曲线 • 假设 :行业内有 N家企业 , 则企业之间 面 临 的 反 需 求 曲 线 就为: , 则企业 i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可以写成它的每个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的函数 : 1( , .. ., )iNy D p p1( , ... , )iNp D y y• 完全替代情况 : 此时 , 所有企业索取 相同 的价格 p, 该价格由 市场总产出 : Y=y1+y2+… +yN决定 , 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无差异曲线将是一条直线 , 其斜率为 1。 此时 , 反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pi=D(y1+y2+… +yN)。 • 不完全替代情况 : 假设 企业 1的需求函数为: p1=ab1y1 b2y2, 企业 2的需求函数为: p2 =ab2y1b1y2, 其中 a0, 且 b1b20。 说明 企业 1产出的增加比企业2产出的增加对企业 1产品的价格产生的影响要大。 1212dp dpbbdy dy 直接需求函数 可解得: y1=αβp1+γp2 y2=α+γp1βp2 其中 , α=a(b1b2)/(b12b22) β=b1/( b12b22)0 Υ=b2/( b12b22)0 • 结论 :考虑企业 1, 如果 b2越小 , 代表企业 2产量的增加对企业 1产品的价格影响越小 , 即企业 1和企业 2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小 , 差异就越大 , 企业 1就越近似于垄断企业。 如果 b2=0, 那么企业 1就是一个 垄断者。 可以说 , 一家企业产品的差别化越成功 , 他的需求与其他企业的行为关系越小。 • 品牌差异衡量标准: δ=b22/b12 ★ 如果 δ越接近 0,代表品牌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大。 当 δ=0时 ,则为垄断。 ★ 如果 δ越接近 1,代表品牌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小。 当 δ=1时 ,产品完全同质。 差异产品的古诺竞争 • 假设: • 行业内只有两家企业:企业 企业 2。 • 产品存在差异。 • 企业边际成本为 0。 • 企业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 p1=ab1y1b2y2和 p2=ab2y1b1y2,其中 a0, 且 b1b20。 • 企业推测对方的产量进行自己的决策。 企业 1的利润为: 可求得企业 1的 最优反应函数 曲线为: y1=y1* (y2)=(ab2y2)/2b1 同理求出企业 2的 最优反应函数 曲线为: y2=y2* (y1)=(ab2y1)/2b1 古诺均衡点 是企业反应函数曲线的 交点。 1 1 1 1 1 2 2 1()p y a b y b y y • 如果 b2=0, 意味着两家企业的产品具有完全不可替代性 , 那么企业 1最优的产量就是垄断产量。 • 如果 b1=b2, 证明两家企业生产完全替代性的产品 , 结论和同质产品情况下古诺模型相同。 • 产品差异程度对 反应函数 的影响: ★ 当 δ越接近 1时 , 反应函数曲线的斜 率就越大 , 表明企业 1的利润最大化产 出水平对企业 2的产出水平的变化更为敏感。 ★ 当 δ越接近 0时 , 反应函数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 产品差异程度对 均衡产量 的影响 : 假设 b1不变 , b2在 ( 0, b1) 范围内变化 , 当b2=b1时 , 代表着同质产品的古诺竞争 , 企业 1的反应函数曲线最陡 , 与横轴的截距就最小。 随着b2的不断变小 , 产品之间差异不断变大 , 该曲线也变得更为平坦 , 与横轴的截距就不断变大; 当b2=0时 , 该曲线与横轴的截距变得无穷大 , 成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企业 2的反应函数曲线也是如此。 那么在产品之间差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均衡点的位置也会变得更为远离原点 , 这 意味 着产品差异越大 , 企业的均衡产量越大。 这 解释 了为什么企业常花费大量的金钱做广告。 • 数学证明 y1=y1* (y2)=(ab2y2)/2b1 y2=y2* (y1)=(ab2y1)/2b1 联解得: y1N=y2N=a/(2b1+b2) 此时, p1N=p2N=ab1/(2b1+b2) 两家企业的利润为: • 结论 :随着 b2不断变小 , 产品差异不断变大 , 两家企业的市场价格在不断提高 ,利润水平也不断增加。 2112 212( 2 )NN abbb 差异产品的伯特兰竞争 • 基本假设 : • 企业同时行动。 • 企业把价格作为自己的决策变量。 • 两企业的生产成本依然为零。 • 企业结构同古诺竞争假设。 • 由于企业产品之间存在差异 , 可以参考差异产品古诺模型的求解过程。 给定一个企业对竞争对手一个价格的推测 , 代入到自己的需求曲线 , 然后就得到自己的产量和自己价格的一个函数 , 这就是 剩余需求曲线 , 再根据它求出自己的 边际收益曲线 , 然后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 , 求出自己 利润最大化 的产量和价格。 这样 , 给定一个竞争对手的价格推测 , 就可以求出一个使得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 从而得到了一条 反应函数 曲线。 另外一个企业同理。 • 数学推导 企业 1的利润函数为: 由 利润最大化 条件可求出企业 1的 最优反应函数 曲线为: 同理企业 2的 最优反应函数 曲线为: 伯特兰模型的 均衡点 为企业反应函数曲线的 交点。 1 1 1 1 1 2()p y p p p * 21 1 2() 2pp p p * 12 2 1() 2pp p p • 产品差异程度对 反应函数 的影响 : ★ 当 δ接近 1时 , 企业 1的反应函数曲线与纵轴的截距变小 , 斜率变大 , 表明企业 1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水平对企业 2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更为敏感。 ★ 当 δ接近 0时 , 企业 1的反应函数曲线与纵轴的截距就越大 , 斜率就越小。 • 产品差异程度对 均衡价格 的影响: 假设 b1不变 , 考虑企业 1的反应函数曲线 , 如果b1=b2, 代表着同质产品伯特兰竞争 , 则企业 1的反应函数曲线最陡 , 此时斜率为 1/2, 且过原点。 随着 b2不断变小 , 该曲线也变得更平坦 , 与纵轴的截距不断变大 , 当 b2=0时 , 该曲线和纵轴的截距最大 , 成为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同理 ,企业 2的反应函数曲线也如此。 • 结论: 在产品差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 均衡点的位置也变得更为远离原点 , 这 意味着 产品差异越大 , 企业的均衡价格越高。 这解决了 “ 伯特兰悖论 ”。 • 数学推导: 联解得: 此时, • 可求出两家的利润为: 221 1 212 221 2 1 2()( 2 ) ( 2 ) ( )CC a b b bb b b b 1121 2 1 22 ( 2 ) ( )CC abyyb b b b 121212()22CC a b bppbb * 1 2 2 21 1 21()()2a b b b pp p pb* 1 2 2 12 2 11()()2a b b b pp p pb• 结论 :随着 b2不断变大 , 两个企业的市场价格不断下降 , 利润也不断减少 , 直到 b1=b2时 , 产品完全同质 , 价格和利润都为 0。 证实了我们上面讲到的结论。 • 和古诺模型一样 , 通过放松品牌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 , 产品差异会增强品牌生产企业的垄断势力 , 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 两模型之比较 : 0 • 如果 b1不变, b2逐渐变小 , b12/b22就越大,从而 p1Np1C就越小;若 b2 0 ,则 p1Np1C趋近于零。 • 结论: 在一个 差异产品市场 中 , 古诺市场结构 中的市场价格高于 伯特兰市场结构。 而 产品差异越大 ,二者 价格之间差异就越小 , 当产品之间变得完全不可替代时 , 价格差异为 0。 1 1 211 211 2 1 222()22 41NC ab a b b appbb b b bb • 经济直觉: ★ 在 古诺市场结构 中 , 每个企业预期其他企业保持产量不变。 因此 , 每个企业将保持一个低的产出水平 , 因为他意识到单方面的产出扩张会导致市场价格下降。 ★ 在 伯特兰市场结构 中 ,。产业组织理论纵向关系(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40多年的锻炼和成长,培养了一支拥有 300多万人的高新技术产业队伍,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加。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一 )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 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 减少资源消耗。 , 可以迅速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 推动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 可以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 增强综合国力。
jijjxax01ijaija x= , = Ax f x12nxxx12nfff11 11nn nnaaAaaf()I A x f 1()x I A f1ni j j i ija x f x (IA)1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也被称为里昂惕夫逆矩阵 jijij xax (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的主要因素。 X非效率 由莱宾斯坦( Leibenstein)提出,是指在垄断企业的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非效率。 销售费用水平 35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Marshall, 1842~ 1924)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最主要的奠基者。 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区伯蒙奇一个中产阶级的牧师家庭,自幼喜好数学, 1862年马歇尔取得公开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数学,成绩出众。
1MMP M CP ( 2)长期行为: 长期看,垄断企业的规模是可以变化的。 如果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垄断企业会选择一个适当的规模 , 使得SMC=LMC=MR,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一般大于短期; 在长期内,如果需求曲线发生了变化,那么垄断企业就并不一定获得垄断利润了; 完全垄断市场的绩效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规模往往非常大,一般来说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规模经济效益。
着集中度的降低而降低。 ※ 假定总需求是固定的并与广告无关 , 企业广告的唯一作用就是改变竞争企业的需求。 可以预期 , 从高集中度开始 ,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降低 , 广告弹性增加。 ※ 决定广告强度的变化的 因素: ▲ 每家企业边际收益减少; ▲ 尽管广告会带来需求增加,但是每家企业因此而增加的市场的份额在下降; ▲ 每家企业从广告导致的需求转变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 实证规律
考虑在产出市场上有两个企业的情形。 在创新之前 , 企业 1是在位垄断者 , 企业 2是潜在进入者。 ★ 假定 两个企业都没有取得对创新的垄断 , 第三个企业在产出市场上不能生产 ,因而想将专利卖给一家开价更高的企业。 ★ 假定: ■ 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之前并没有生产技术 , 一旦获得专利 , 其生产成本与在位垄断者相同。 ■ 垄断者能够获得垄断利润 , 如果获得专利 , 他将保持垄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