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绩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关系。 ■ 戴维斯 和 格罗斯基 以及 鲍尔温 和 高莱基分别对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任何产业里各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动都很大。 可以得出 结论 :市场份额的高变动性是有效竞争的标志,高集中度并不能准确说明竞争的激烈程度。 ★ 中国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实证研究 ■ 书中表 117表明 , 中国现阶段工业市场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分散竞争特征 , 但还是难以发现集中度平均值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存在的统计规模或相关性。 ■ 根据不同的集中度分段对表 117进行整理得表 118: 表 118 中国工业集中度与产业销售利润 集中度( %) 产业个数 平均利润率 30~ 50 2 20~ 30 3 10~ 20 9 10以下 18 ■ 从整理后的表 118可以看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对应着相对较高的产业销售利润率;反之反是。 这反应了我国现阶段工业集中度 与 销售利润率 之间存在正相关。 ■ 我国现阶段产业与利润率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 但由于受特定体制 、 政策因素的影响 , 这种相关性表现得还不特别明显。 ★ 二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 ■ 二元回归模型: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观点,假设企业的利润率与其市场份额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那么就构成经济计量学模型,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项工作。 ■ 具体模型为 : =α+βMSi 其中, 为第 i个企业的利润率; MSi为第 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 α、 β为回归系数模型参数。 ■ eg: 该模型表明 , 企业的市场份额与企业自身的利润率呈现正的相关性 , 并且市场份额每提高 1% , 企业的利润率平均增加 %。 ii  ii ■ 多元回归模型: 考虑了更多与利润率相关的因素 , 弥补了二元回归分析的不足: 其中 , 包含了市场份额 MS、 企业规模 S、 企业广告规模 A、 企业的增长率 E。 ■ 一般情况 下 , 市场份额 、 增长率 和 广告密度 通常都是利润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 而且呈现出 正向的积极作用。 iiiii EASMS 4321   ■ 尽管经济学家对于 结构与绩效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少实证研究 , 并且从中得出了重要的经济信息和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依据 , 但 其中很少有固定不变或毫无争议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 , 市场份额 、增长率和广告密度通常都是利润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 而且呈现出正向的积极作用。 勒纳指数与市场结构分析 ☻在各产业中 , 价格 成本差与 HHI指数 之间存在 正相关 关系。 在企业层面上 , 价格成本差与其各自市场份额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美国 、 英国及德国的大量研究表明 , 在 价格成本差与集中度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大企业一般具有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 而且大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 , 表现出来的集中度也较高。 ☻1954年卡莱斯基 、 1985年戈登分别对美国制造业 18971937年 、 19391982年期间的勒纳指数进行了估算 , 以衡量美国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变动。 如表 119。 ☻结论 :从 19世纪末期美国制造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以来 , 直到 20世纪 80年代 , 这种市场结构一直是美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基本市场结构形态 , 并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从长期看 , 具有缓慢提高的趋势。 卡莱斯基的估算 ( 18971937年) 戈登的估算 ( 19391982年) 年份 勒纳指数 年份 勒纳指数 1897 1939 1899 1947 1923 1950 1929 1954 1937 1958 1963 1967 1972 1977 1980 1981 1982 ★ 结论: 虽然在 SCP范式下进行的经验研究并不完善 ,但其中一个结论却具有普遍正确性 ,即 价格成本差和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这种关系反映了寡头理论所描述的函数关系 , 至于在利润率和市场结构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 , 则值得怀疑。 ■ 利润率 和 市场结构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原因: ▲ 合谋 ▲ 市场调节不及时 ▲ 不可分割性 ■ 利润率 和 市场集中度 之间存在 正相关关系不一定就推出市场中存在 合谋 , 相反 , 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 , 也并不能证明 垄断市场 权力就不存在 , 只有 价格成本差 和 市场集中度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时 , 才能肯定地证明垄断市场权力的存在 , 即使此时的利润为零。 第十二章 产业组织的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汽车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 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经验研 究简述 第一节 美国汽车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历史 ☻ 汽车产业形成于 19世纪 90年代。 ☻随后的 10年 , 是以福特汽车公司作为主导厂商的10年 , 亨利 ∙福特相信对新轿车的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 , 其目标是要提供一种有巨大潜在市场的不昂贵的车型。 ☻20世纪 20年代 , 汽车业的主导地位从福特转移到通用 , 后者是以前独立厂商的联盟。 ☻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开始 , 一系列进口风潮威胁着美国国内汽车业的寡头们。 产业结构 ☻ 美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 结构特征 包括:买者需求和产品特性;竞争性制造厂商的数目和它们的相对规模;规模经济;阻碍新竞争的壁垒。 ★ 需求与产品特性: 对汽车的需求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 对新汽车的需求主要是替代性需求,并且购买一辆新汽车的消费者可能会被推迟,所以市场需求波动性大。 ■ 因为购买汽车是对典型家用设备的主要投资,所以新车的需求对宏观经济条件高度敏感。 ■ 需求的决定因素是价格。 表 121 美国需求的构成: 1998年销售量 单位:百万辆 新型小汽车 小型的轻卡车 小型货车和标准尺寸的有蓬货车 小型标准尺寸的轻型货车 体育用车 所有的轻型卡车 ★ 产业集中度 美国国内汽车市场长期以来一直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