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方的制备及注意事项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筷子挑起成线或取少许滴于毛边纸上 ,以不渗开为度 ,其容积约为清汁的 2/5,此为清膏。 收膏 • 收膏方法: 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阿胶混合 ,再投冰糖 ,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 ,收膏用文火 ,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 ,用扇子吹散锅面的热气 ,一则防止沸溢 ,二则加快收膏过程。 等膏液只在锅内沸腾 ,不再上涌 ,预示膏滋即将熬好。 如要加入兑药 (如人参粉、虫草粉等 ),缓慢投入 ,边投边用竹片搅匀。 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 ,说明膏滋已熬好。 • 收膏标准: 用竹片从锅内提起 ,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 ,即 “ 挂旗 ”。 要是旗下有滴珠 ,提示水分尚多 ,仍须再熬。 而 “ 挂旗 ” 大 ,说明膏滋熬得偏老 ,适于在暖冬服用; “ 挂旗 ” 小 ,说明膏滋熬得偏嫩 ,适于寒冬服用。 贮藏 • 膏滋药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 ,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 ,膏滋药经一夜冷却 ,第二天方能加盖 , 以免水蒸气冷凝回流于煎膏中 ,使膏面稀释 ,含水量高易产生霉变现象 ,膏滋应保存在低温洁净干燥的环境中。 膏方制备及应用的注意事项 • 存在问题 • 解决方法 • 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存在问题 • 口尝有 “ 砂粒感 ” : • ①制备中使用的器具 ,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 ,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②药汁中带入泥沙、药渣等异物。 • ③煎膏附料如冰糖、核桃、芝麻等中掺杂细砂、尘土、果壳等杂物。 • ④因火候过大 ,胶未完全溶解等原因而引起粘锅结焦。 • 容易 “ 出花 ” : • ①使用的器具 ,特别是容器没有充分消毒。 • ②膏方制备中如附料准备间、制膏间、凉膏间 ,没有区分开来 ,造成交叉污染。 • ③膏质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