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不良反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相同药物的敏感不同,产生的作用与反应也不同。 中医学强调秉赋不同对药效的影响,意指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对抗病能力及药物反应,存在较大差异。 临床上也存在不同种族对某药的治疗剂量相差多倍的现象。 第四节 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略) 第五节 中药不良反应症状与原因分析举例(略)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对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开展监督和 考察。 但从广义的概念,对于 不合理用药等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也应列入监测的范围,以便于总结经验,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的意义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一)自愿呈报系统 又称为自愿呈报制度,是一种 自愿而有组织 的报告系统,国家或地区设有专门的药物不良反应登 记处,成立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专门委员会或监测中心,委员会或监测中心通过监测报告单位把大量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收集起来,经加工、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储存,并将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监测报告单位,从而及早提出警告,以保障用药安全。 医师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如发现某些症状可能是某种药物引起时,即可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并通过一定程序呈报给监测机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成员国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集中监测系统 集中监测系统,即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分为 病源性和药源性监测。 病源性监测是以病人为线索,了解病人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药物源性监测是以药物为线索,对某一种或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 我国集中监测系统采用 重点医院监测和重点药物监测 系统相结合。 (三)记录联结 记录联结,即指 通过独特方式把各种信息联结起来,以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事件。 通过分析提示药物与疾病间和其他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通过研究发现安定药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相关性,证实安定类药有嗜睡、精力不集中的不良反应,建议驾驶员、机器操作者应慎用含有此类药物的中成药。 又如阿司匹林与脑出 血间也存在相关性等。 记录联结的优点是能监测大量的人群,有可能发现不常用药物的不常见不良反应。 可以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能避免回忆和访视时的主观偏差,能发现延迟性不良反应。 但是它需要依赖其他已成熟的系统,专门建立系统不但费用昂贵,而且对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较高,故不便推广。 (四)记录应用 记录应用,即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记录使用研究药物的每个病人的全部有关资料,以提供没有偏性的抽样人群,从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以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寻找药物不良反应的易发因素。 根据研究的内容 不同,记录应用规模可大可小。 范围越大,则越易发现问题。 四、药品不良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