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专题探究性试题考点题型特征与典型例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么量,影响该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就要考虑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即在分析压力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在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作用效果时,必须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答案: ⑴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显著;⑵ 9;⑶①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②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 的效果越显著。 中考实战: ( 2020浙江金华)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l l0- 4米 3,柱体的重为 0. 6牛顿。 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 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 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 p) ,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h/米 0. 1 0. 2 0. 3 0. 4 0. 5 F/牛 0. 48 0. 36 0. 24 0. 12 0 P/帕 1. 2 103 2. 4 103 3. 6 103 4. 8 103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定量关系是 ▲。 【讨论与交流】( 1)根据第 5 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 ▲ 帕。 (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 0. 3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 牛。 答案: 当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与深 度成正比(或液体密度一定, P∝ h,或液体密度一定时, P=k h) ( 1) 6. 0 103 ( 2) 0. 3 三、实验测定类 题型特征: 此类试题通常提供一定数量的探究器材,要求根据一定物理原理,进行物理量的测量,一般要求能设计出测定物理量的操作方案。 一般此类试题着重对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 求解此类试题一般思路是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实验的原理,测定物理量的设计方案要思路清晰,同时要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考点: 大气压强测量 例题 5: 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吸盘贴在玻璃板上面 ,用弹簧测力计将吸盘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问: ( 1)实验原理是什么。 ( 2)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不能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 请你选择其他器材与这只弹簧测力计组合,测出吸盘脱离板面时的拉力,要求写出用到的器材和方法。 图 2 分析: 挖掘教材实验进行考查是近年各地中考的重点。 对教材中的每个探究实验,同学们不仅要从整体上了解实验的意图、原理、实验器材及方法,同时要善于剖析实验细节,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实验方案改进,结论评估等。 本题取材于《大气压强》教材, 其原理包括平衡力和压强知识,如图甲所示,吸盘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大气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 F 大 ,其大小始终不变;另一个是弹簧测力计对吸盘向上的拉力 F 拉 ,其大小随吸盘被缓慢上拉的同时逐渐增大, F 大 和 F 拉 是同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当 F 拉 略大于F 大 时,(粗略认为 F 拉 等于 F 大 ,即平衡)吸盘被拉离玻璃板,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便间接得出 F 大 ( F 大 =F 拉 ),用尺测出吸盘的直径 D,算出其面积 S=π D2/4,即大气压的作用面积,借助压强公式 P=F/S可以粗略算出大气压 P=4F 拉 /π D2。 若吸盘面积较大,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 F 大 将较大,超过了常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这就需要辅助于省力机械来测量,本题第( 2)问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设计的。 答案: (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 F 大 =F 拉 和压强公式 P=F/S。 ( 2)法(一):如图乙所示取一轻质杠杆(质量忽略不计),为使 OA. OB分别为阻力臂 L2和动力臂 L1以便测量,须让杠杆处于水平位置,人手作用于玻璃板上向下缓慢拉动,读出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便可算出 F 大 =F2=F1L1/L2。 法(二):如图丙所示,取一轻质动滑轮,缓慢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刚拉开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算出大气压力 F 大 =2F1。 考点: 浮沉条件的应用 例题 6: 现有一个小玻璃试管,利用量筒和足量的水如何测量玻璃的密度。 分析: 测定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实验,基本方法为用天平和量筒这两种仪器,而此实验的拓宽是往往只给一种仪器,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实验器材,因此寻找合适的代换是关键。 利用浮力的知识进行密度的测量时,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等基本知识是出发点。 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抓住“浮体” F 浮 =G和“沉体” V 排 =V 物 的特点进行代换。 本题要测玻璃的密度,必须测出小玻璃试管的质量和它具有的玻璃的体积。 当小玻璃试管下沉在量筒的水中时可以测出它的体积;小玻璃试管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重力获得,由于小玻璃试管漂浮在水面上时它的重力就等于浮力,所以只要用量筒测量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就可以得到它的质量。 此类实验探究设计题不仅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也注重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答案: 测量的过程如下图 3所示: 图 3 步骤为: ①在量筒中放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 ②将小玻璃试管 漂浮在量筒的水面上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1。 ③将小玻璃试管下沉到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2。 那么,玻璃的密度为。 同题拓展: 如何利用量筒、小玻璃管、足量的水、细线,如何测量细沙的密度。 分析: 细沙的密度ρ =m/V,细沙的质量由于没有天平,可以通过测量漂浮时的浮力来得到,细沙要漂浮必须将它放到小玻璃管中;对应的体积可让小试管中的细沙下沉到量筒中的水中获得。 实验过程如下图 4所示: 图 4 答案: 步骤为: ①让小玻璃管漂浮在量筒的水面上,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 V ②将细沙放到漂浮的小玻璃管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 V1 ③将细沙从小玻璃管倒入量筒的水中,让小玻璃管仍漂浮在水面上(如上图),记下此时水面刻度 V2 则细沙的质量为ρ 水 (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