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金融资产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期初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额+应计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简算法 上述三个公式依次向后代入,结果是: 期末摊余成本(分期付息债券) =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票面利息 期末摊余成本(一次付息债券)=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41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注:每计算一年,对照表格做分录, 2020~ 2020 年略。 ( 3)最后一年即 213 年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59 719 贷:投资收 益 118 719 做完这笔分录之后, “ 利息调整 ” 科目余额为 0,即溢折价全部摊销完毕。 借:银行存款 1 25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000 折价购入情况下的例题小结 (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 ( 2)折价摊销额栏 5 年累计数=购入债券时确认的折价总额 250 000 元; ( 3)债券到期值=债券面值= 1250 000,因为折价摊销完了之后,分期付息债券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只包含面值; ( 4)折价购入的债券,随着折价逐年摊销,持 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越来越大,见表格各年摊余成本。 知识点 2:金融资产的计量 【例 9— 4】一次付息债券 沿用【例 9— 4】,假定债券不是分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其它资料不变。 分析:未来现金流入就是 5 年后的一笔现金: 559 000 + 1 250 000,让这笔现金的现值等于初始投资成本 1 000 000 元的折现率,就是实际利率: 算出来 R 是 %。 100=( + + + + + 125) ( 1+ R) - 5 100=( + + + + + 125) ( P/F, R, 5) 一次付息债券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第 1 年) 1 000 000 % = 90 500(元) 溢折价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第 1 年) 59 000- 90 500=- 31 500(元)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 额+应计利息= (第 1 年) 1 000 000-(-31 500)+ 59 000= 1 090 500(元) 209 年 12 月 31 日计息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000 —— 利息调整 31 500 贷:投资收益 90 500 一次付息的摊销 一次付息债券的应计利息,是其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期末摊余成本时,应把它包含在内。 这是一次付息债券与分期付息债券的主要区别。 账务处理上,分期付息债券的利息记为应收利息,一次付 息债券的利息记为 “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 ” 科目。 上面三个公式形成下表。 教材表 9- 2 中没有折价摊销额的数据,不便于做分录。 重制表格 ( 210 ~ 212 年分录见教材,略) 一次付息债券利息调整计算表(教材表 9- 2 改编) 计息日期 票面 利息 实际利息% 折价 摊销额 摊余 成本 2020年 1月 1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59 000 59 000 59 000 59 000 90 500 98 107 117 - 31 500 - 39 - 48 - 58 1 000 000 1 090 500 1 189 1 296 1 414 2020 年 12 月 31 日 59 000 130 - 71 1 545 000 合 计 295 000 545 000 - 250 000 — 最后一年即 213 年 12 月 31 日的会计分录 213 年 12 月 31 日计息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71 贷:投资收益 130 做完最后这笔分录, “ 利息调整 ” 科目余额为 0, “ 应计利息 ” 科目余额为 295 000( 59 0005 )。 借:银行存款 1 545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295 000 一次付息 债券小结 ( 1)一次付息债券到期值=面值+应计利息= 1 250 000+ 59 0005 = 1 545 000(元); ( 2)一次付息债券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包括面值、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三项,而分期付息债券的摊余成本不含利息。 【例题 计算题】(根据【例 9- 4】改编之溢价) 202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支付价款 1 300 000 元购入某公司 2020 年 1 月 1 日发行的债券,另外支付手续费等 139 000元。 2020 年 1 月 5 日,收到上年度利息 59 000 元。 其它资料与【例 9- 4】(分期付息)相同。 用插值法计算得:实际利率 R= 2%,计算过程略。 59 000 ( P/A, 2%, 4)+ 1 250 000 ( P/F, 2%, 4) ≈1 380 000[ 注:( P/A, 2%,4)= ,( P/F, 2%, 4)= , 1 380 000= 1 439 000- 59 000] 【答案】读题注意三点:一是发行日,二是付息方式,三 是买价。 债券到期日为 2020年 12 月 31 日,持有期间为 4 年。 不是当天发行的债券,买价中包含利息。 交易费用是买价的一部分,也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溢价: ( 1) 202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 利息调整(溢价)=买价 1 439 000(含交易费用 139 000)-面值 1 250 000-利息59 000= 130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000 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130 000 贷:银行存款 1 439 000 入账价值=明细合计=成本 1 250 000+利息调整 130 000= 1 380 000 2020 年 1 月 5 日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 59 000 ( 2)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 应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价: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第 1 年) 1 380 0002% = 27 600 溢价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第 1 年) 59 000- 27 600 = 31 400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溢价摊销额= (第 1 年) 1 380 000- 31 400= 1 348 600 把上面三个公式做成表格形式,可得下表。 溢价摊销计算表 溢价: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利息 59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31 400 投资收益 27 600 2020~2020 年的账务处理略。 ( 3)最后一年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 59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33 投资收益 25 做完这笔分录之后, “ 利息调整 ” 科目余额为 0。 借:银行存款 1 25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000 溢价例题小结 ( 1) 债券到期值=债券面值= 125 万,溢价摊销完了之后,分期付息债券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只包含面值 ; ( 2)溢价购入的债券,随着溢价逐年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越来越小,见表格各年摊余成本。 无论溢价还是折价,分期付息债券的账面价值总是向面值回归。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企业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应是计入持 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例 9- 9】 202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支付价款 l 000 000 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 A 公司发行的 5 年期债券 12 500 份,债券面值 1 250 000 元,票面利率 %,于年末支付利息(即每年 59 000 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 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 A 公司不会提前赎回。 甲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有关资料如下: ( 1) 210 年 12 月 31 日,有客观证据表明 A 公司发生了严重财务困难,甲公司据此认定对 A 公司的债券投资发生了减值,并预期 211 年 12 月 31 日将收到利息 59 000元, 212 年 12 月 31 日将收到利息 59 000 元,但 213 年 12 月 31 日将仅收到本金800 000 元。 ( 2) 211 年 12 月 31 日,收到 A 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 59 000 元。 ( 3) 212 年 12 月 31 日,收到 A 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 59 000 元,并且有客观证据表明 A 公司财务状况显著改善, A 公司的偿债能力有所恢复,估计 213 年 12 月 31 日将收到利息 59 000 元,本金 1 000 000 元。 ( 4) 213 年 12 月 31 日,收到 A 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 59 000 元和偿还的本金 1 000 000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答案】 ( 1) 202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250 000 ( 2) 2020 年 l2 月 31 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41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 59 000 ( 3) 2020 年 12 月 31 日确认计息、计提减值 ① 计息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45 100 贷:投资收益 104 100 借:银行存款 59 000 贷:应收利息 59 000 完成上述账务处理之后,债券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 1 250 000- 250 000)+41 000+ 45 100= 1 086 100(元) ② 计提减值 确认减值损失时,首先应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就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计算现值时,必须按照原实际利率 10%作为折现率(不得重新确定折现率)。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59 000 ( 1+ 10%)- 1 + 59 000 ( 1+10%)- 2 + 800 000 ( 1+ 10%)- 3 = 703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 1 086 100-现值 703 = 382 (注:账面价值应是当年利息调整之后的摊余成本)。 借:资产减值损失 382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82 ( 4)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 实际利息= 2020 年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703 ( 1 086 100- 382 )10% = 70 (注:摊余成本应扣除减值准备)。 溢折价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59 000- 70 =- 11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额= 703 -(- 11 )= 714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11 贷: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