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股份支付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1日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另外,企业预计 209 年没有激励对象离开企业。 209 年甲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 10%,有 2名激励对象离开。 210 年 12月 31日,甲公司激励对象全部行权【参考答案】 [答疑编号 1519100203] 『答案解析』 按照《企为会计准则第 11号 —— 股份支付》,本例中的可行权条件是一项非市场业绩条件。 第 1年年末,虽然没能实现净利润增长 18%的要求,但公司预计下年将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因此能实现两年平均增长 15%的要求,所以公司将其预计等待期调整为两年,由于有 2名管理人员离开,并预期第 2年无人离开,公司同时调整了期满(两年)后预计可行权人员的数量( 20- 2- 0)。 第 2年年末,虽然两年实现 15%增长的目标再次落空,但公司仍然估计能够在第 3年取得较理想的业绩,从而实现 3年平均增长 12%的目标,所以公司将其预计等待期调整为 3年,由于第 2年有 2名管理人员离开,但预期第 3年无人离开,因此公司将期满(三年)后预计可行权人员的数量调整为( 20- 2- 2- 0)。 第 3年年末,目标实现,实际离开人数为 2人,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累计费用,并据此确认了第 3年费用和调整。 1所示: 表 1 单位:元 年份 计算 当期费用 累计费用 207 ( 20- 2- 0) 200 0001/2 9 720 000 9 720 000 208 ( 20- 2- 2- 0) 200 0002/3 - 9 720 000 1 800 000 11 520 000 209 ( 20- 2- 2- 2) 200 000 - 11 520 000 3 600 000 15 120 000 : ( 1) 207 年 1月 1日: 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 ( 2) 207 年 12月 31日,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费用和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9 720 000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股份支付 9 720 000 ( 3) 208 年 12月 31日,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费用的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1 800 000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股份支付 1 800 000 ( 4) 209 年 12月 31日,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费用和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 3 600 000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股份支付 3 600 000 ( 5) 210 年 12月 31日,激励对象行权: 借:银行存款 8 400 00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股份支付 15 120 000 贷:股本 2 800 000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20 720 000 【例题 11 计算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206 年年末, 乙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一项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股票增值权的授予条件 207 年 1月 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3年。 : ( 1)最近 3年内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宣布不适当人选的; ( 2)最近 3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的; ( 3)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 5年内每 12个月执行一次增值权收益,符合可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 该 增值权应在 211 年 12 月 31日之前行使。 二、股票期权的授予日、授予对象、授予数量 : 207 年 1月 1日。 董事、总结理、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市场总监、董秘、财务总监以及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等100人(名单略) :共授予激励对象每人 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 执行日前 30个交易日乙公司平均收盘价(执行价)高于激励计划公告前 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基准 价)、每份股票增值权可获得每股价差收益。 乙公司 207 —— 211 年的相关情况如下: 乙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表 2所示。 表 2 单位:元 年份 公允价值 支付现金 207 15 208 16 209 20 16 210 25 20 211 26 乙公司预计所有公司激励对象都符合授予条件(三)中的要求 第一年有 20名激励对象离开公司,乙公司估计三年中还将有 15名激励对象离开;第二年又有10名激励对象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将有 10名激励对象离开;第三年又有 15名激励对象离开,第三年未,有 30人行使股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第四年末,有 20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权,第五年末,剩余 5人也行使了股份增值权。 【参考答案】 本例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答疑编号 1519100204] 『正确答案』 3所示 : 年份 负债计算( 1) 支付现金计算( 2) 负债( 3) 支付现金( 4) 当期费用( 5) 207 ( 100- 35) 100151/3 32 500 32 500 208 ( 100- 40) 100162/3 64 000 31 500 209 ( 100- 45- 30) 10020 3010016 50 000 48 000 34 000 210 ( 100- 45- 30- 20)10025 2010020 12 500 40 000 2 500 211 0 510026 0 13 000 500 总额 101 000 101 000 其中:( 1)计算得( 3),( 2)计算得( 4);当期( 3)-前期( 3)+当期( 4)=当期( 5) ( 1) 207 年 12月 31日 借:管理费用 3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32 500 ( 2) 208 年 12月 31日: 借:管理费用 31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31 500 ( 3) 209 年 12月 31日 借:管理费用 3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34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48 000 贷:银行存款 48 000 ( 4) 210 年 12月 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股份支付 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2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 5) 211 年 12月 31日 :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股份支付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3 000 贷:银行存款 13 000 【例题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应以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 ,应按所授予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 公允价值计量 ,在可行权日之后应将相关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在可行权日之后应将相关的所有者权益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答疑编号 1519100205] 『正确答案 』 D 『答案解析』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以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可行权日之后不需要将相关的所有者权益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本章小结: 一、理解股份支付的定义、特征、四个日期及两个分类; 二、可行权条件和条款的修改:有利修改;不利修改。 三、掌握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核算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根据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进行处理,等待期各期金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行权时的处理。 四、掌握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核算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该根据行权前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的公允价值进行处理。 可行权日之前,确认成本费用的同时,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而不是资本公积);可行权日至结算日之间,不再计入成本费用,而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行权时的处理。 第十章 股份支付 一、单项选择题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份支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应当以真实、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该协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应当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应当在授予日予以确认 甲公司为一上市公司。 2020 年 1 月 1 日,公司向其 100 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0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3 年,即可以 5 元每股购买 100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 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 30 元。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估计的 100 名管理人员的离开比例为 10%。 假设剩余 90 名职员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部行权,甲公司股票面值为 1 元。 则计入 “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 ”科目的金额为( )元。 000 000 000 000 2020 年 1 月 1 日,甲企业为其 12 名销售人员每人授予 400 份股票期权: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销售业绩增长率达到 20%;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销售业绩两年平均增长 16%;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权条件为销售业绩三年平均增长 10%。 每份期权在 2020 年 1 月 1 日的公允价值为 30 元。 2020 年 12 月 31 日,销售业绩增长了 18%,同时 有 2 名销售人员离开,企业预计 2020 年将以同样速度增长,因此预计将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可行权。 另外,企业预计 2020 年将有 3 名销售人员离开企业。 2020 年 12 月 31日,企业净利润仅增长了 12%,因此未达到可行权状态。 2010 年,实际有 2名销售人员离开,预计第三年将有 1名销售人员离开企业。 2020 年 12 月 31 日,企业净利润增长了 12%,因此达到可行权状态。 当年有 3 名销售人员离开。 则 2020年企业应该确认的费用为( )元。 000 000 000 000 2020 年 12 月 20 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 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 2 万份股票期权。 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每人即可于2020 年 12 月 31 日无偿获得 2 万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每份期权在 2020 年 12 月 20 日的公允价值为 12 元, 2020 年 12 月 31日的市场价格为 15 元。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 2020 年 12 月 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 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 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增加的股本溢价金额是( )。 A.- 2 000 万元 200 万元 400 万元 2020 年 1 月 1 日,某上市公司向 100 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 000份股票期权,条件是自授予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3 年,允许以 4 元 /股的价格行权。 授予日公司股票价格为 8 元 /股,预计 3 年后价格为 12元 /股,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中级会计实务股份支付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的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权益法的投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 —— 年初 贷
本=期初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额+应计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简算法 上述三个公式依次向后代入,结果是: 期末摊余成本(分期付息债券) =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票面利息 期末摊余成本(一次付息债券)=期初摊余成本 ( 1+实际利率)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息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59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款汇兑差额 注:教材所说的 “ 借款利息 ” ,是指票面利息,包含溢折价摊销额,其实就是实际利息。 确定资本化利息时,要按实际利息来计算。 股票发行费用不是借款费用。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 (一)确认原则 借款费用确认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费用化,计入财务费用;另一种是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 只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才有可能资本化。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购建期 1
允价值变动=第 5 年末增值权价值 13 000 元-第 5 年初增值权价值 12 500元= 5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500 做完这笔分录之后, “ 应付职工薪酬 ” 科目余额= 12 500+ 500= 13 000(元)。 当天 5 人行权,支付行权价款= 5100 26 = 13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3
断 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取决于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是否差额较大。 商业实质的判定条件: 、时间和金额方面至少一项显著不同。 注意:交换不同类型的资产,通常具有商业实质,比如原材料与固定资产交换。 关联方交易通常不具有商业实质。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金额、时间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020 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100- 1- 5- 8) 1212/3 = 688(万元) 同时确 认管理费用 208( 688- 48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08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8 ( 3) 2020 年 4月 20 日因股权激励计划取消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100-1- 5- 2) 1113/3 = 1 012(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