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无形资产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断 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取决于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是否差额较大。 商业实质的判定条件: 、时间和金额方面至少一项显著不同。 注意:交换不同类型的资产,通常具有商业实质,比如原材料与固定资产交换。 关联方交易通常不具有商业实质。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金额、时间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即使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也应将该交易认定为具有商业实质。 ( ) 【正确答案】 √ 【 2020 年考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能够据以判断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 、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时间相同,金 额不同 ,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具有重要性。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二、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 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条件: 第一,存在活跃市场; 第二,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第三,满足估值技术条件( 变动区间小或者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确定)。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最大的原则:以换出(公允价值)定换入(换入资产更公允除外)。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的思路是:一方面,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另一方面,换出资产视同销售。 具体来说,就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购买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即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视同销售,确认销售损益,结转销售成本(含销售税费)。 销售税费和购买税费是指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和运杂费等。 计算公式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购买税费 销售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销售税费 记住公式,无需区分交易方,无需区分有无补价,无需区分补价支付方和收到方。 注:交换存货和机器设备,涉及到增值税。 注意增值税发票有价值:收款= 100+ 17。 处理原则:发票与发票交换(或款项),货物与货物交换。 两线分离。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 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假定不考虑补价和相关税费等因素,应当将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 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销售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销售税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2020 年考题 单选题】 企业对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情况下,换出资产视同销售。 出售库存商品,应按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按照其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例题】 211 年 5 月 1 日,甲公司以 209 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 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1 500 000 元,在交换日 的累计折旧为 525 000 元,公允价值为1 404 000 元,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 1 500 元。 乙公司钢材的账面价值为 1 200 000 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 404 000 元,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该批钢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正确答案】 甲公司: 发票与发票交换,货物 与货物交换。 设备和钢材都是增值税的应税资产,交换双方互相给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 发票,且金额相等,无需补差。 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价值=换出设备公允价值 1 404 000+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0+购买税费 0= 1 404 000(元)。 注:甲公司发生的清理费 1 500 元,属于换出设备的 “ 销售税费 ”。 甲公司销售设备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1 404 000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975 000 -销售税费 1 500= 427 500(元),贷记营业外收入是处置设备净损益。 换出设备,视同销售,注销账面价值、结转处置净损益,收到不是钱而是货物而已。 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75 000 累计折旧 525 000 贷:固定资产 1 5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借:原材料 1 404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38 6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76 500 营业外收入 427 5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8 680 乙公司: 乙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 换出产品公允价值 1 404 000+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0+购买税费 0= 1 404 000(元)。 换出产品,视同销售,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设备 1 404 000 +增值税发票 238 680 =钢材 1 404 000 +增值税发票 238 680(元)。 乙公司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 404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38 6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404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8 68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200 000 贷:库存商品 1 200 000 【例题】甲公司经协商以其拥有的一幢自用写字楼与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交换。 在交换日,该幢写字楼的账面原价为 6 000 000 元,已提折旧 1 200 000 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 6 750 000 元,税务机关核定甲公司因交换写字楼需要缴纳营业税 337 500 元;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4 500 000 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 6 000 000 元,乙公司支付 750 000元给甲公司。 乙公司换入写字楼后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甲公司换入对丙公司投资仍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甲公司转让写字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本例中,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750 000 元。 对甲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 750 000 元 247。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6 750 000 元(或换入长期股权投投资公允价值 6 000 000 元+收到的补价 750 000 元)= %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确答案】 甲公司换入股权投资入账价值=换出写字楼公允价值 675 万元+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75 万元)+购买税费 0= 600(万元)。 甲公司出售写字楼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675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480万元-销售税费 万元= (万元)。 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800 000 累计折旧 1 200 000 贷:固定资产 6 0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37 5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营业税 337 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000 000 银行存款 7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75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612 500 贷:营业外收入 1 612 500 乙公司换入写字楼入账价值=换出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600 万元+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75 万元+购买税费 0= 675(万元 )。 乙公司换出股权投资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600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450万元-销售税费 0= 150(万元)。 直接套用公式,无需区分交易方,无需区分有无补价,无需区分补价支付方和收到方。 乙公司账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 6 7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500 000 银行存款 750 000 投资收益 1 500 000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写字楼 675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 600 万元+ 补价75 万元。 【 2020 年考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 2020 年 12 月 5 日以一批商品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非专利技术,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甲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增值税额为 17 万元;另收到乙公司补价 10 万元。 甲公司换入非专利技术的原账面价值为 60 万元,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甲公司换入非专利技术入账价值=换出商 品公允价值 100 万元+增值税17 万元 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 10 万)+购买税费 0= 107(万元)。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双方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计量的,以换出(账面价值)定换入。 会计处理的思路是:一方面,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另一方面,换出资产转销账面价值,不确认销售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购买税费 转销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处置损益,但是,换出资产支付销售税费的,计入资产处置净损失的科目。 涉及增 值税的,也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例题】 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对丙公。中级会计实务无形资产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允价值变动=第 5 年末增值权价值 13 000 元-第 5 年初增值权价值 12 500元= 5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500 做完这笔分录之后, “ 应付职工薪酬 ” 科目余额= 12 500+ 500= 13 000(元)。 当天 5 人行权,支付行权价款= 5100 26 = 13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股份支付 13
31日有望达到可行权条件。 另外,企业预计 209 年没有激励对象离开企业。 209 年甲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 10%,有 2名激励对象离开。 210 年 12月 31日,甲公司激励对象全部行权【参考答案】 [答疑编号 1519100203] 『答案解析』 按照《企为会计准则第 11号 —— 股份支付》,本例中的可行权条件是一项非市场业绩条件。 第 1年年末,虽然没能实现净利润增长 18%的要求
【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的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 商誉【权益法的投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 —— 年初 贷
2020 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100- 1- 5- 8) 1212/3 = 688(万元) 同时确 认管理费用 208( 688- 48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08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8 ( 3) 2020 年 4月 20 日因股权激励计划取消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100-1- 5- 2) 1113/3 = 1 012(万元),同时确认管理费用 324(
0 000 贷:未分配利润 —— 年初 200 000 ( 3)抵销本期多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200 000 贷:管理费用 200 000 210 年(第 3 年) ( 1)抵销内部固定资产原价中的未实现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 —— 年初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 原价 3 000 000 ( 2)抵销以前期间多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答疑编号 1519060209] 『正确答案』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累计摊销 5 400 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非专利技术 2 400 000 营业外支出 ——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 200 000 贷:无形资产 —— 非专利技术 9 000 000 【例题 15 单选题】 2020年 1月 1日,乙公司将某专利权的使用权转让给丙公司,每年收取租金 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