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存货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 月 31 日, C 型机器的市场 销售价格为 150 000 元 /台。 且每台 C 型机器(含合同部分)的销售费用为 10 000 元。 其他资料不变。 则甲公司应对库存 C 型机器计提的跌价准备为多少。 【正确答案】必须分为有合同和没合同两个项目来处理。 有合同 10 台的可变现净值= 10180 000 - 1010 000 = 1 700 000(元),成本= 10160 000 = 1 600 000(元),可变现净值>成本,无需计提跌价准备。 没合同 2 台的可变现净值= 2150 000 - 210 000 = 280 000(元),成本= 2160 000= 320 000(元),跌价准备= 320 000- 280 000= 40 000(元)。 即, 2020 年末甲公司应对库存的 C 型机器( 12 台)计提跌价准备 40 000 元。 不能将 12 台机器视为一个项目处理: 12 台的可变现净值=( 10180 000 + 2150 000 )- 1210 000 = 1 980 000(元),12 台的成本= 12160 000 = 1 920 000(元),可变现净值>成本,无需计提跌价准备。 结果截然不同。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确定售价的核心精神,就是有销售合同的按合同价,没有销售合同的按市价。 因此,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其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 2020 年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 费后的金额。 选项 ABC 均不正确。 【课堂练习 3 计算题】 2020 年末,甲公司 D 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1 000 000 元,数量为 10 吨,该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10 件 Y 产品。 2020 年末, Y 产品市场售价为 170 000元/件。 将该批 D 材料加工成 Y 产品尚需投入加工成本 800 000 元。 即 Y 产品成本为 1 800 000 ( 1 000 000+ 800 000)元。 估计销售每件 Y 产品的相关税费为 10 000 元。 期末市场上 D 材料售价为 110 000 元/吨,估计销售每吨 D 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5 000元。 则期末 D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多少。 【正确答案】 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品的销售税费= 10170 000 - 800 000- 1010 000 = 800 000(元) D 材料成本为 1 000 000 元,即 D 材料减值 200 000 ( 800 000- 1 000 000)元。 问: Y 产品是否减 值。 减值多少。 Y 产品可变现净值=售价-销售税费= 10170 000 - 1010 000 = 1 600 000 Y 产品减值= 1 800 000- 1 600 000= 200 000 元= D 材料减值(巧合。 ) 再结合前面的例题: 原材料(钢材)的减值=产品 ( C 型机器)的减值= 100 000(元) ☆ 结论:材料的减值=产品的减值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尚需投入的加工成本-产品的销售税费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尚需投入的加工成本 移项可得:尚需投入的加工成本=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产品的 成本=材料的成本+尚需投入的加工成本 移项可得:尚需投入的加工成本=产品的成本-材料的成本 于是: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成本-材料的成本 移项可得:材料的成本-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成本-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即:材料的减值=产品的减值 结论应用 一、若产品不减值,则原材料也不减值。 即,如果产品不减值,则该原材料应按成本计量。 二、若产品减值,则原材料也必定减值。 即,如果产品减值,则该原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而且,材料减值的金额等于产品减值的金额。 结论的前提: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成本,与 期末材料的成本(指单位成本)相同。 做选择题时,可以通过计算产品的减值,得到材料的减值。 产品减值的计算要简单得多,快得多,有助于节省考试时间。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期末,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也就是发生了减值,那就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一般情况下,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量多价低的存货可按类别计提;类似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 注意:后两种是特殊情况,特定范围内使用,单项计提才是常态。 同一项存货存在两类估计售价,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存货发生减值后价值又得到回升的,可以在原计提减值金额的范围内转回,即转回的金额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 2020 年考题 判断题】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存货 计提的跌价准备可以在原计提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存货转出企业(出售、在建工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债务重组等)时,结转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要按比例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 6 计算题】甲公司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0 年 12 月 31 日,A、 B 两项存货的成本分别为 300 000 元、 210 000 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280 000 元、250 000 元,假设 “ 存货跌价准备 ” 科目余额为 0。 【正确答案】按照单项比较,企业对 A、 B 两种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20 000 元。 如果按照合并计提的话,那么两种存货的成本为 510 000( 300 000+ 210 000),可变现净值为530 000( 280 000+ 250 000),那就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了。 可见,比较方法对跌价准备的计提影响很大。 【例题 7 计算题】丙公司 2020 年年末, A 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00 000 元,由于本年以来 A 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 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95 000 元, “ 存货跌价准备 ” 期初余额为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5 000 元( 100 000- 95 000)。 【续编】丙公司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但是 2020 年以来 A 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市场前景明显好转 , 2020 年末 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97 000 元; 2020 年末 A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10 000 元。 要求:编制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 1) 2020 年末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计提减值准备之后,应注意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区别: 账面价值 95 000=账面余额 100 000-减值准备 5 000 ( 2) 2020 年末的账务处理 计算过程应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计算应保持的跌价准备余额=成本 100 000-可变现净值 97 000= 3 000(元); 第二步,计算应补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保持的余额 3 000-原有余额 5 000=- 2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000 补提金额算出来是正数,表示应补提;如果是负数,表示应冲减。 也可以用 T 型账户来计算: ( 3) 2020 年末的 账务处理 计算过程应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计算应保持的跌价准备余额=成本 100 000-可变现净值 110 000< 0(以零为限); 第二步,计算应补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保持的余额 0-原有余额 3 000=- 3 000(元)。 补提金额算出来是正数,表示应补提;如果是负数,表示应冲减。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也可以用 T 型账户来计算: 【 2020 年考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是存货采购成本 5 个组成项目之一,选项 A 正确;存货跌价准备一般情况下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量多价低的存货可按类别计提,类似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选项 B 正确;存货转出企业(出售、在建工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债务重组等)时,结转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要按比例结转存货跌价准备,选项 C错误;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应调整为实际成本,选项 D 正确。 【课堂练习 4 单选题】 2020 年 12 月 31 日, 甲公司 A 材料的账面成本为 10 万元 /件,数量为 12 件,该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12 件 C 型机器,将每件 A 材料加工成 C 型机器尚需投入加工成本 7 万元,C 型机器的单位成本为 17 万元 /台。 2020 年 9 月 10 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 2020 年 2 月 15 日,甲公司应按 18 万元 /台的 价格向丁公司提供 C 型机器 10 台。 2020 年 12 月 31 日, C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20 万元 /台,估计销售每件 C 型机器的相关税费为 2 万元。 2020 年 12 月 31 日,市场上 A 材料售价为 10 万元/件,估计销售每件 A 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 1 万元。 则 20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应对 A 材料确认减值损失( )万元。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有合同的 10 件 A 材料: 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品的销售税费= 1018 - 107 - 102 = 90( 万元)。 A 材料成本为 100( 1010 )元,即 A 材料减值 10 ( 90- 100)万元。 ( 2)没有合同的 2 件 A 材料: 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品的销售税费= 220 - 27 - 22 = 22(万元)。 A 材料成本为 20( 210 )万元,即, A 材料没有减值 (可变现净值 22成本 20)。 应分类分别确认减值损失,因此,应对 A 材料确认减值损失 10 万元。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有三个: 一是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和其他税费等 5 个项目,不 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入库后的仓储费等 3 个项目。 二是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税费和运杂费等 3 个项目。 重点注意消费税,收回后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支付的消费税可以抵扣,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借记应交税费 —— 应交消费税;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支付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 三是期末计量。 存货分为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生产耗用的存货。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产品的销售税费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品的销售税费 存货的估计售价,应按照按以下顺序确定: ,按合同价格; ,按市价计量。 同一项存货数量多于销 售合同的数量,应区分有销售合同和没有销售合同等两类存货,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 第三章 固定资产 前 言 固定资产这章比较重要,可以单独出大题,同时,它也是资产减值、所得税、合并报表等知识的基础。 近 5 年考情分析 单选题 判断题 计算题 总分 2020年 1 题 1 分 弃置费用的核算 1 题 1 分 环保设备的确认 —— 2 分 2020 1 题 1 分 1 题 1 分 —— 2 分 年 外购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终止确认的条件 2020年 1 题 1 分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1 题 1 分 租赁的分类 — — 2 分 2020年 1 题 1 分 弃置费用的核算 —— 1 题 10 分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11 分 2020年 —— 1 题 1 分 弃置费用的核算 —— 1 分 知识点 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为生产经营管理或出租而持有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就是可以移动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机器设备;不动产就是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建筑物,具体来说,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厂房、仓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