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上年增加了 20家,增长幅度为 24. 4%。 黄酒行业多数经济指标均高于酿酒行业,行业利润同比增幅 22%,在酿酒行业中的份额扩大到了 3. 9%。 在酒类各行业中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幅度最大( 94. 6%)。 饮料 竞争空前激烈,产销量稳步增长,产品细分加快。 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连续下滑(但 “ 两乐 ” 的市场地位仍难以动摇);茶饮料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几大茶饮巨头渐露重新分割市场之势;果汁饮料市场份额迅速膨胀,众多业内巨头今春共同发力,掀起了新一轮促销与消费热潮;果蔬饮料由于价格瓶颈发展依然缓慢,但植物蛋白饮品势头看好, “ 露露 ” 、 “ 椰树 ” 各自稳踞南北市场;水饮料竞争激烈,瓶装水一马当先,众多企业一方面不断调 低终端售价,一方面大打广告战,促销手段不断翻新。 二、出口保持 增长势头, 进口发展平稳 2020 年是我国 入世第一年,面对 WTO 带来的机遇,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监管、提高质量、拓宽出口渠道,使食品出口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 2020年 , 我国 食品出口达到 ,增长 %,其中,蔬菜、水果、谷物、糖及制品、罐头、水产品来料加工等品种,出口增幅分别达到 %、 %、 54%、 %、 %和 %。 2020年 , 我国 食品进口累计 72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乳制品、植物油、水产品、水果、坚果制品等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尽管食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但出口压力面临不断增加的局面。 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因我国长期以来侧重于食品数量的增长,食品卫生质量和检验技术标准偏低,在日益增强的绿色食品保护措施下,出口受阻的现象有所增加。 三、结构优化 、 消费需求向名牌产品集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消费需求观念的改变,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热点。 为适合这种需求变化,食品企业普遍加大科技投入,拓宽新产品领域的开发力度,压缩、淘汰老产 品,不断调整,优化食品产品结构,使食品产品从温饱型朝着营养、环保型方向发展, 产品结构调整的另一大特点是消费需求不断向名牌产品集中,据市场消费监测显示,几种主要食品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食用植物油、液体乳品、方便主食品、饮用水、熟肉食品等,几大品牌集中度高达60%以上。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改善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广泛开展食品打假专项斗争,在规范企业安全、环保生产的同时,引导消费者关注、监督食 品安全状况,使食品安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据有关部门公布检验结果表明,食品质量合格率平均水平达到 90%以上,主要名优产品接近 100%。 普遍受人们关注的大米、面粉、植物油、酱油、罐头、奶制品、饮用水、副食品、熟食制品等,安全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第三节 2020 年中国食品行业特点分析 一、 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大企业血本争夺市场,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食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部分成本过高的企业和众多不具备特色优势的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企业破产速度加快,企业重组频频发生,各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快。 以方便面行业为例, 1999 年,相对较高的成本 (全部的进口设备和高额的人民费用 )致使方便面巨人康师傅在低价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出现大幅度亏损,企业面临经济危机。 此时,日本三洋食品向康师傅注入资金,以与顶新国际集团同样多的股份加盟康师傅,并将三洋食品的管理科学融入其中,使康师傅于合资后第一年一举扭亏为盈,在弥补上年 3400万元亏损的同时获取了 4100万元的丰厚利润。 与此同时,诸多方便面小企业在夹缝中难以生存,其中一部分被迫关闭,一部 分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 目前的方便面市场已形成了康师傅、统一、华丰三足鼎立格局,三大品牌的产品占据了市场 79%的份额。 当大企业也参与打价格战时,市场形成两大趋势:一是各企业在保持低价的同时,比以往更加注重提高产品品质,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品牌集中速度加快,具有资源、品牌、资金等优势的企业产品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二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多数行业利润率降低,行业进入的门槛增高,为了谋求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向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向着管理科学和全方位服务于客户的方向跨越。 二、 资源 重组风行 、 优势品牌迅速扩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驱动下,食品业正在掀起一场大规模、高速度的企业资源重组浪潮。 企业通过资源的重组试图占领市场制高点,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这种企业资源的重组顺应了国际上企业重组的潮流,它不分国界,是涉及到优势企业之间人、财、物等多方位的重新组合,企业力求通过强强联合,出现双赢或多赢、强者更强的结局。 从而,在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中,促成部分行业 (如啤酒、乳业、饮料等 )品牌的高度集中。 世界重量级食品企业集团菲利普,莫里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雀巢、 达能、麒麟、三洋食品 „„ 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在我国建立起合资或独资企业,大肆并购我国知名品牌。 百事可乐兼并桂格;达能并购乐百氏并与娃哈哈合资,同时参股光明乳业;亚太集团控股上海民乐啤酒公司;华润并购蓝剑 „„ 跨国集团参与的重组之风越刮越猛,国内企业的重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 世纪之初,国内啤酒、乳业、饮料、方便面等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重组的规模在升级,速度在加快。 中国企业毫不示弱。 青岛啤酒从 1997 年 8月开始大规模扩张以来,截止到 2020 年中期,全国已有 45家企业归入青啤麾下,使青啤的产 销量从 1996年的 37万吨急剧扩张,至 2020年上半年产量已达 121万吨,市场占有率由 2020年的 %上升到 2020年上半年的 %。 据估计,青啤产销量 2020年突破了 250万吨。 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有 3家生产规模超过 100万吨的啤酒企业 青脾燕京和华润。 国内现有啤酒厂 530多家,从国内啤酒行业发展态势和美日等国啤酒行业发展模式来看,预计在未采三两年内这一数字将会大大降低,市场将形成若干家啤酒 巨人 主宰天下的格局。 乳品加工业现有约 1000 家加工企业,其中光明、伊利、三元、三鹿 4家大型乳品企业的 销售额占据了全国总销售额的 1/ 3,业内人士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排名前五位的乳业公司产值之和将达到全国乳业总产值的一半;在冷冻食品业,龙凤、三全、思念、海霸王四大企业已瓜分了全国冷冻食品市场的 60%份额。 三、 业界目光投向物流 , 盈利空间顿时显现 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专业零售店等新型零售业迅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新型零售业的销售额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 新型零售业的成长壮大对大批食品企业形成强劲的价格打压力度,迫使食品企业的产品价格不得不一压再压,使原本微利的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从而促使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向物流业延伸,围绕主业建立相关配套系统,以求扩大自己的盈利空间。 据统计,上海在连锁超市经营的 2 万 3 万种商品中,除棉麻、土畜等类商品外,基本上覆盖了社会消费品中 27个商品大类。 按商品类型分,食品类占 60%以上的份额。 其中,主食类占 %,副食品占 %,其他食品占 %。 由此可见,食品生产企业向物流业延伸有着一定的有和条件。 拥有康师傅系列食品的顶新集团自 9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在上海、宁波、杭州、天津、沈阳等地兴建购物大卖场 乐购大型购物中心,并在全国 建起快餐连锁店 250多家,围绕食品主业建立起多方位的相关配套体系。 致力于婴幼儿产业的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也向物流业延伸,推出了特许经营服务网,这个网以贝因美特许经营加盟店为载体,不仅提供各类孕妇与婴幼儿食品、用品、教玩具,而且还提供各项育婴服务。 特许经营服务网充分发挥了连锁业低成本运作的优势,统一的仓储、配送等系列物流渠道加快了产品的流通,体现了规模效益。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贝因美专卖店已扩展到近 30家,现在则以每月 5家的速度继续扩张。 三元乳业等乳品企业在不断增加新品种的同时,送奶到户,把产 品直接销到消费者家里。 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食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原料的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 这种生产企业由食品加工业向制造业和物流业延伸的做法构成当今食品产业发展的又一景观。 与此同时,食品产业也在向上游的农业延伸,众多食品企业纷纷向农业投入,建立种植或养殖基地,致力于原料的品种改良和规范化生产,食品产业正在向着日趋合理的哑铃型结构发展。 安全问题成巨大壁垒稍不留神将代价惨重一段时期以来,国际上 、二恶英、疯牛并口蹄疫、禽流感等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农药、化肥、抗生素、瘦 肉精屡展出现 „„ ,安全警报不绝于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话题,一方面令消费者对许多食品心有余悸,对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心;另一方面国际上有些国家提高了进口中国食品的门槛,形势不容乐观。 当今,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日趋增强,一旦某种产品出现了安全问题,便会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以致使那一类的商品从此一蹶不振,由此而招致的对于食品市场供求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烈的。 两年前日本最大的乳品公司雪印乳业所属的大阪工厂由于管道清洗不彻底发生食,拈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一大批消费者食物中毒,为 此这家工厂立即被勒令关闭。 不仅当年整个雪印乳业为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时至今日这一事件给雪印带来的阴影仍未彻底消除,此教训至今令日本人记忆犹新。 在过去的一二年间,中国食品企业也同样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受重挫:龙井茶因铅含量超标遭到欧洲退货;中国酱油由于被检测出 3氯丙醇出口欧洲受阻;美国 FDA在 2020年扣留了 634批安全不达标的中国农产品; 2020年中秋前夕,南京冠生园月饼生产因使用过期原料引起轩然大波,致使该企业不得不关闭停产,上海冠生园也由此蒙受约 1000 万元的损失:最近,哈尔滨青青岛食品有限 公司因采用过期霉变月饼制作汤圆被媒体曝光后,工厂立即关闭,企业陷入困境 „„ 由此可见,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对食品产业形成巨大的挑战。 在中国已经加入 WTO和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日趋成熟的中国食品市场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脆弱。 因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注重食品质量,诚信为本、顾客至上、品牌至上,这些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章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发达国家食品行业 的一个显著 发展特点 是 高加工率、高附加值。 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 70%以上,有的高达 92%,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仅为 20%-30%。 由此可见,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是以吃“原料”为主,而发达国家的人民是以吃“成品”为主,发达国家把这么多原料加工成即食方便、品种齐全、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的食品,是靠科技优势,靠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机械设备武装的强大的食品工业。 发达国家有很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一般在 10%以上,最高的接近 18%。 食品工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 柱产业之一。 这些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很高,一般是 : 1- : 1,这说明他们把农业产值翻了一番到二番。 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 3000多种。 食品工业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 在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 3000多种。 食品工业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都较高。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 的优点,如生产 1吨奶粉耗煤、耗电及耗水分别为 、 400- 800kWH、 ,燃料及动力消耗的费用为乳品整个加工费用的 %。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原料利用率高、得率高。 例如,美国生 产的淀粉糖制造设备用于淀粉糖生产,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即无环境污染。 发达国家的食品机械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高,食品机械出口比例都比较大。 例如,法国食品机械的进出口额各为其国内产值的一半左右,日本出口额占其生产总值的50%,进口额占出口额的 72%。 机、电、光、液、气相结合,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 调整,高质量、高效、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得到了迅速发展,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国际食品市场现状及主要消费国 奶类产品(不包括冰淇淋类产品):主要生产国:美、 俄、印、德、法、巴西、乌克兰、英;主要出口国:德、荷 、法、新西兰、比、爱尔兰、丹麦、英、奥。 市场产品过剩 ,产量约增长 1%。 市场已由几大公司占据。 液体奶消费稳定,奶粉消费下降,特鲜产品消费增长 3%,有特别附加值 的产品增长较快。 速冻及冷冻产品:市场基本由欧洲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