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贵阳联络线工程线路工程总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共 隧道 和共跨越段同 期实施,共用工程量(含共用的土石方、水工构筑物、道路、征地赔偿、共用隧道及穿跨越等)及投资按 2: 1(中贵线:中缅线)的比例分摊外,其余部分不考虑中缅原油管道的建设。 设计依据 1)《 关于委托开展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的函 》 (见 总说明 附件 1) ; 2)《 中卫~贵阳联络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中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 3)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沿线各地路由 批复 意见 (见 总说明 附件 3) ; 4) 中卫~贵阳联络线 工程 的 相关评估报告; ( 1)《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2)《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安全预评价》; ( 3) 《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 4)《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 5)《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6)《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 ( 7)《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 水土保持评价》。 5) 中卫~贵阳联络线工程 线路工程初勘报告; 6)各种与线路工程相关的会议纪要及业主来函。 7) 《中卫 贵阳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预审专家组审查意见》( 见 总说明 附件 2) 线路部分设计文件构成 中卫~贵阳联络线线路 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包括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卫首站~ 贵州省 贵阳 市 贵阳末站 干线线路 ,线路长度约 1613km。 本 卷 设计文件 共分为九册 , 详见下表: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 南 分 公 司 说 明 书 档案号 储 11414/明 共 168 页 第 7 页 表 中卫~贵阳联络线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构成 表 卷标 分项工程名称 册编号及名称 档案号 第二卷 线路工程 第一册 线路工程总说明 储 11414 第二 册 线路工程宁夏段 储 11415 第三册 线路工程甘肃段 储 11416 第四册 线路工程甘肃、陕西段 储 11438 第五册 线路工程四川段 储 11417 第六册 线路工程重庆段 储 11418 第七册 线路工程贵州段 储 11419 第八册 线路通用图 储 11420 第九册 施工道路通用图 路 138 根据对 中卫 ~贵阳联络线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构成的安排,与线路工程相关的 设计内容详见表 : 表 中卫~贵阳联络线 线路工程 相 关初步设计文件 序号 单体工程名称 卷标 档案号 1 水域 大 中 型穿越 第三卷 水域 大 中 型穿 (跨) 越工程 储 1142储 11423~储1142储 11436 2 山岭隧道 穿越 第四卷 山岭隧道 穿越工程 建 1061建 1061建10752~建 10765 3 线路截断阀室 第五卷 工艺 站场工程 储 11429 4 线路防腐 第六卷 防腐及阴极保护 护 3029 5 同沟敷设光缆 第 七 卷 通信工程 信 3360 线路设计原则 线路选线总原则 1)线路走向应 结合沿线主要进气、供气点的地理位置,选择合理走向,力求线路顺直,缩短线路长度,节省钢材和投资; 2)可能的条件下利用现有公路和铁路,方便运输、施工和管理, 做 到维护、运行管理方便; 3)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点和不良工程地质段,尽量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和灾害地质地段,确保管线长期安全运行;尽量避免与活动断裂带的交叉,确保管线长期安全运行。 4)大型穿(跨)越位置选择服从线路总走向,线路局部走向服从大型穿(跨)越的需要;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 南 分 公 司 说 明 书 档案号 储 11414/明 共 168 页 第 8 页 5)线路走向尽量避免通过城镇工矿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当不可避免而必须通过 时,对于城镇和工矿区,应考虑其发展、规划;对于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区,应经过论证并征得主管部门同意; 6)尽量减少与河流、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建 (构 )筑物的交叉。 7) 由于中卫~贵阳联络线工程建设任务紧迫,线路选线过程中要 尽量利用其他管道已取得的相关工作成果,加快工程进度。 8)中卫~贵阳联络线与中石油 在役的 或拟建的其他四条管道关系密切,选线过程中要 注意相邻管道之间的安全 问题 ,尤其是要避免新建管道对已建在役管道的影响。 9)对处于同一走廊带内的并行管道,选线时要 立足于多并行、少单行;多共用、少单用;多利用、 少新建的原则。 不同线路段选线原则 中卫~贵阳联络线工程线路从北至南,经过宁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 6个省、市 、 区,沿线穿过多种地貌单元、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其差异较大,从黄土丘陵、秦巴山区 、 四川盆地 到 大娄山区、云贵高原,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 具代表性的 困难地域类型, 气候、人文等从北至南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南北差异。 因此,本设计应根据管道线路走向途经地地形地貌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制定不同线路段的选线原则,在确保管道线路安全、稳定、可靠的条件下,尽量控制和减少线路工程量,以降低投资。 1)河谷平原区 ( 1)应绕避城镇规划区、工矿区、开发区,尽可能避开人口密集区。 ( 2)应避绕古河道、泛区、行洪滞洪区、水利设施及规划、高经济作物区等农牧业区域。 当无法避免时,应尽量缩短管道在这些区域内的通过距离。 ( 3)管道在清水河谷地与 在役的 西二线基本走向一致,为节约用地、减少对当地的影响,对条件具备的地段,中卫~贵阳联络线尽量与西二线保持 6~ 20m 安全间距并行敷设,并尽量减少两条管道的交叉。 2) 黄土丘陵区 ( 1)管线应首选在完整顺直的黄土梁上通过,通过大中型崾岘时要对两侧的冲沟作出分析,选择切割较浅处理量小且能保证 安全的一侧通过。 ( 2)线路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应尽量选择黄土湿陷等级较低的非自重湿陷区段通过,尽量避开湿陷性黄土地区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地段; ( 3)穿越冲沟时,应选择在边坡稳定的位置通过。 若必须在发育型冲沟头通过,应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 南 分 公 司 说 明 书 档案号 储 11414/明 共 168 页 第 9 页 采取措施,限制其发育; ( 4)线路沿河谷、冲沟敷设时,应选择从设计洪水位以上的稳定阶地通过,尽可能减少穿越河流冲沟次数。 ( 5)在线路通过高陡坡时,线路尽可能避开高陡边坡,如必须通过时,应选择地形相对稳定的高陡边坡通过。 ( 6)通过黄土地段应注意水土保持与环境 保护等可能增加的工程措施。 3)山区 ( 1)管线通过山区时,应尽量选择通过山区短、坡度平缓、山型完整的地段; ( 2)秦巴山区 、大娄山区 地形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本工程作为一条大口径的管道,选线过程中要 考虑 将线路施工难度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 ( 3)山区管线尽量选择可通行的山谷或河谷地段 ,山谷与山谷之间的陡峭山体可采用隧道方式 穿 过。 ( 4)要尽量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为了避免对山区森林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坡度陡、高差大、基岩完整的山地时,线路应取直,并考虑隧道穿越方式通过山体。 ( 5)线路需 要翻 越 山 岭时,应尽量选择 从 垭口通过; ( 6)线路尽可能不沿山地等高线平行敷设,若必须通过时,应选择纵向坡度较缓(不宜超过 30176。 )、削山开挖后岩体 较 稳定的地方通过 ,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和运行安全和防护措施工程 ; ( 7)管道应尽量避免通过影响管道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和陡坡、陡坎等易造成管道失稳的不稳定边坡地带; ( 8) 秦巴山区内本管道与 兰 州~成都 原油管道 、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 处于同一走廊带内,要综合处理好这三条管道之间的关系。 中卫~贵阳联络线要避免对已建成、在役的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的影响,并尽量 避免 与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 并行的 路由;对于将同步建设的兰成原油管道,尽量保持 6m 以上 并行 间距敷设;对于地形条件受限制的地段, 在 保证 管道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 确定是否采用 近距离并行敷设 方式。 ( 9) 按照业主要求,中贵线与中缅原油管道(昆明~重庆段)要按并行敷设考虑,对大娄山内中贵线与中缅原油管道并行段,要综合考虑两管道同期建设和不同期建设的两种可能:尽量选择较宽阔的沟谷或山脊敷设,以便于在不同期建设 情况 下有利于尽量保证保持 20m 以上间距或同期建设下同作业带敷设的要求。 对地形受限制地段,尽量保证 6m以上间距,特殊段 可 采 用同沟敷设方式。 管道在通过地形困难段时,考虑共用隧道方式通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 南 分 公 司 说 明 书 档案号 储 11414/明 共 168 页 第 10 页 过,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和合理降低建设总投资。 4)丘陵区、云贵高原 ( 1) 线路通过丘陵 、高原区 时 , 应充分结合沿线城镇规划、道路规划、水利规划、各类保护区(尤其是水源保护地)等,并与之相协调; ( 2)宜尽量避开多年生经济作物区和基本农田区; ( 3)要结合沿线矿产分布情况,尤其是云贵高原广泛分布的煤矿等,选线过程中尽量避免占压矿产资源。 ( 4)为降低施工难度、节约项目投资,选线过程中要注意多依托现有的道路,既包含各类等级公路,也包括乡村道路和机 耕道等。 5)地震 活动断裂带选线 ( 1) 根据地震、地灾评估报告 等资料,分析判断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区域; ( 2)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稳的松软土场地,如饱和砂土、人工填土、下沉土层区、采矿巷道区等,选择坚硬的场地,如基岩、坚实的碎石土、硬粘土等; ( 3)尽量避开活动断裂和地震基本烈度超过 8 度的地区; ( 4)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的场地,避开陡坡峡谷、孤立的山丘等场地; ( 5)根据管道沿线地区有关地震地质资料,合理选择管道通过断层的方向,使管线在断层活动时处于受拉状态,避免管线受压; ( 6)根据管道沿 线地区有关地震地质资料,选择活动断层位移和断裂带宽度最小的地方穿越断裂带。 若管道与断裂带平行,管道一般应距断裂破碎带 500m 外敷设。 6)不良工程地质区域选线 ( 1)管道宜绕避影响安全、整治困难、工程量大的各种不良地质地段。 对必须经过的地段应选择合适位置通过,并采取工程地质整治措施保证管道安全。 ( 2)管道不宜敷设在规模较大、防治困难的滑坡、崩塌地区。 当必须通过时,在滑动面大的地段,管道应敷设在滑坡顶部,对规模不大的滑坡,经处理后,能保证滑坡体稳定的地段,则选择适当部位以跨越或浅埋通过。 ( 3)管道通过岩堆 时,应对其稳定性作出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 ( 4)线路应尽量避开泥石流地带,当不能避开时,应选择在泥石流冲击范围以外的地段通过。 对绕避有困难的个别地段,经设计论证后可采用单孔管桥架空通过。 ( 5)对采空区应调研采空区的采矿性质、采空范围、采矿深度、矿产走向、分布范围、发展规划、保安矿柱的分布等情况,线路宜绕避采空区,若管道绕避采空区困难,应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 南 分 公 司 说 明 书 档案号 储 11414/明 共 168 页 第 11 页 进行专题研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线路工程主要遵循以下标准、规范: 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20) 2)《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 B 级钢管》 (GB/T ) 3)《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GB504702020) 4)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20) 5)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692020) 6)《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试行)(( 78)交公路字 698 号,( 78)油化管道字 452 号) 7)《石油、天然气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 ) 8)《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SY/T 41032020) 9)《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SY/T 04522020) 10) 《管道地面标识管理规范》( Q/SY GD01902020) 11)《油气管道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定》( CDPFPCOP0032020/B) 12) 《 油气 管道并行敷设设计规定》( CDPGOGPPL00120201) 13)《油气管道伴行道路设计规定》( CDPGPCPL0082020/B) 14)《 油气输送管道 感应加热弯管 通用技术条件 》( CDPSOGPPL01620202) 15)《天然气输送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