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市场需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6 = % or 2/4 = 50% 需求的点弹性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2 市场需求  弹性等于 : 或者 50/20 =  哪一个对呢。 需求的点弹性 (一个例子 )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3 市场需求  需求的弧弹性  弧弹性 计算的是某一价格区间的弹性  其公式 : 平均需求量平均价格Q PQPP ) (Q/( E P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4 需求曲线  需求的弧弹性 )/ QPP ) (Q/( E P 524646928101082121QPPP )5/9)(2/2( pE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5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与其实际支付的差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6 购买 6个苹果的消费者剩余 等于从每单位苹果获得剩余 的总和。 消费者剩余 6 + 5 + 4 + 3 + 2 + 1 = 21 消费者剩余 苹果 价格 2 3 4 5 6 13 0 1 14 15 16 17 18 19 20 市场价格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7 消费者剩余  将单位细分,阶梯式需求曲线可以被转换成直线需求曲线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8 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实际支出 $ 19 , 50 01 4) x 6, 5 0 01 / 2x ( 20 市场需求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苹果 价格 2 3 4 5 6 13 0 1 14 15 16 17 18 19 20 市场价格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49 消费者剩余  利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利润,我们可以评价: 1) 不同市场结构的成本和收益 2) 公共政策的效果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0 清洁空气的价值  空气是免费的,因为我们对它的需求(呼吸)是不需要付钱的 .  政府是否应该对空气污染执行管制。  比较收益和成本 例子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1 清洁空气的价值  问题:清洁的空气有价吗。  人们更想购买周围空气比较清洁的房屋。 这表现在,小区周边空气环境好的房价大于那些环境不好的房价。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2 阴影部分是当支付每单位 1000元成本的情况 减少空气污染 5单位,消费者所获得的剩余。 清洁空气的价值 2020 10 0 1000 5 A 空气污染的减少 减少空气污染的评价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3 网络外部性  前面,我们假设个人需求之间不相关。  事实上,一个人的需求会受到其他人购买行为的影响。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4 网络外部性  如果是这样,网络外部性就会产生。  网络外部性可能是正的,或者是负的。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5 网络外部性 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会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量的增加而增加,就是正网络外部性。  反之, 则为负网络外部性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6 网络外部性  攀比效应  时尚风气:别人都有,我也要有。  这是市场推广、广告的主要任务。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7 正网络效应 :攀比 数量 价格 ) D20 20 40 当消费者认为,越多的人消费 某种产品,其需求曲线会向右 移动 D40 60 D60 80 D80 100 D100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8 需求 正网络效应 :攀比 数量 价格 D20 20 40 60 80 100 D40 D60 D80 D100 市场需求曲线为个人需求 曲线上各点的联结,比较有 弹性。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59 需求 正网络效应 :攀比 数量 价格 D20 20 40 60 80 100 D40 D60 D80 D100 纯价格效应 64 假设价格由 $30 降至 $20, 如果没有攀比效应,则需 求量仅仅增至 64。 $20 $30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60 需求 正网络效应 :攀比 数量 价格 D20 20 40 60 80 100 D40 D60 D80 D100 纯价格效应 $20 攀比效应 但是,如果更多人购买该产品 ,拥有它变为一个时尚,则需求量 会增加。 $30 48 姜建强 2020 版权 复旦大学 61 网络外部性  势利效应  如果网路外部性为负,则存在势利效应  势利效应是指独自占有产品的意愿  势利产品是指越少人拥有,则需求量越大的产品。 负网络效应 : 势利 数量 价格 需求 2 D2 $30,000 $15,000 14 纯价格效应 最初需求为 D2,此时消费者 认为,需求者为 2 4 6 8 D4 D6 D8 但是,如果消费者认为消费者变为 6, 则需求由 D2 移至 D6 其势利价值下降 负网络外部性:势利 数量 2 4 6 8 需求缺乏弹性,作为一个势利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