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水厂施工组织设计1(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6附表 劳动力计划表 ...................................................................................................................157附表 施工总平面图 ...................................................................................................................158附表 施工进度计划 15961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东部供水工程(***)施工标段 1,位于******开发区,建设一座规模为 5 万吨/日供水厂及配套管网;总投资约 亿人民币,建设总工期为 365 天。 本工程净水厂位于新区新建规划道路南侧。 建设一座规模为 5 万吨/日,净水厂最终设计规模为 10 万 m3/d。 根据净水厂现有用地条件,同时考虑到生产运行管理的需要,厂区内分生产区和管理区两部分。 生产区在厂区北部,而管理区在厂区前面,即厂区南部。 根据净水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要求,净水厂布置采取按处理流程自北向南依次布置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气水反冲洗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加药间设在厂区东北侧,靠近折板絮凝池处,离加矾投药点近。 废水回收和污泥处理区处厂区东北侧,靠近滤池和沉淀池侧设置回收水池及排泥池。 净水厂大门设置在厂区东北侧中部,与新建规划道路相接。 厂内主要建筑物综合楼布置在进入大门的厂内主干道东侧。 作为水厂的主要景观建筑,周围种植树木花草加以绿化,为水厂创造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机修、仓库、车库等辅助性建筑则设于厂区大门东侧,周围种置树木绿化周围环境,并使其与厂前区隔离。 水厂净水工艺一期工程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其流程如下:水源分水池来水—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节能型清水池—吸水井与送水泵房—城市管网。 水厂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水务局制定的水质发展规划的目标,其中浊度≤,保证率≥95%。 ***东部供水工程(***)施工标段 1 净水厂部分主要构筑物有: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节能型清水池、送水泵房与吸水井、反冲洗泵房、加药间、回收水池、排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车间、高压配电间等、大门与门卫室等。 ***东部供水厂规划总控制用地约 亩。 设计概况1 ***水厂设计7净水处理工艺及构筑物型式选择一、混合混合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 这种混合器是利用在管道内设置多节固定式分流板使水流成对分流,同时又有交叉及旋涡反向旋转,以达到混合效果。 静态混合器混合效果好,构造简单。 制作安装方便。 二、絮凝沉淀池絮凝和沉淀是净水工艺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成聚凝阶段的水体进入絮凝池,水体中的无数小颗粒矾花吸附着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在池内完善絮凝,并在沉淀池中绝大部分被沉淀去除。 其效果的好坏不仅反映到沉淀池出水的水质,同样也影响滤池的出水水质。 源水水质长年浊度较低,净化处理相对难度较大。 为此本工程拟采用以下两种絮凝沉淀工艺以进行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1) 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折板反应由于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改变了水体中单元的流态,给水体中的矾花之间创造了充分的碰撞、吸附机率,有利于促使矾花颗粒的絮凝。 近年来,各地水厂采用组合折板为多;而平流沉淀池对水量水质的变化适应范围较大,且有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矾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根据原水水质特点,本工程第一方案采用竖流式折板絮凝和平流沉淀池。 竖流式折板絮凝由相对折板,平行折板和隔板三部分组成。 絮凝池和沉淀池两池合建,本工程拟建一座,设计规模为 5 万 m3/d;分两组,每组设计规模为 万 m3/d,可以单独运行。 其每组平面尺寸。 其主要参数如下:① 折板絮凝池停留时间:15min折板各室之间孔口流速:~折板流速:~隔板流速:~排泥方式:穿孔排泥管排泥8② 沉淀池沉淀时间:水平流速:进水型式:V 型竖条配水墙出水型式:锯齿型出水堰,单宽出水流量 375m3/排泥型式:桁架泵吸式排泥机。 ③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网格絮凝池是二十世纪末应用紊流理论发展起来的新池型,目前已在许多净水厂应用。 这种池型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方格,由多格竖井串联而成。 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到下一格,上下对角交错流动。 前部四分之三分格内放置网格,水流垂直通过网格孔隙时水流收缩,过网孔后水流扩大,产生微涡流,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具有水头损失小,药剂投加量低,絮凝时间短等优点。 斜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池型,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省等特点。 第二方案采用网格絮凝与斜管沉淀池工艺。 本工程设计规模为 5 万 m3/d;拟建 2 组,可以单独运行。 每组平面尺寸为:。 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网格絮凝池:停留时间:T=网格各室孔口流速:V=~网孔流速:前段:~,后段:~排泥方式:液压式池底阀◆ 斜管沉淀池:斜管有效面积:F=173m2颗粒沉降速度 Uo=清水区上升流速:V=斜管斜长 L=1000mm9斜管水平倾角 θ=60176。 斜管内径 d=35mm④ 絮凝沉淀池池型选择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对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停留时间较长,药剂用量少,形成的絮凝矾花大而结实,实际运行效果好。 平流沉淀池采用机械排泥效果好,本池型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絮凝沉淀池型。 不足之处是其占地面积大。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方案:网格絮凝池絮凝效果对一般的地表水效果较好,且药剂用量少、水头损失小。 由于网格形成的微涡流对水中颗粒造成的碰撞动力相对较小,原水浊度较低的情况下,网格絮凝的絮凝效果较折板絮凝效果差,另外斜管沉淀对絮凝的矾花颗粒大小,比重要求高,运行适应能力不如平流沉淀池稳定。 同时斜管材料通常的使用寿命 5~10 年,因而每隔一段时间需更换,增加运行费用。 综上所述,折板絮凝、平流沉淀工艺能适应本工程原水水质条件,能够保证絮凝沉淀效果,为后续过滤工序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本工程选用第一方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三、 过滤过滤是净水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处理构筑物,是保证净水厂处理净化达标的最后一道工序。 滤池的型式有多种,有虹吸滤池,移动罩滤池,普通快滤地,双阀滤池等。 其中双阀滤池是普通快滤池的一种变化池型。 具有普通快滤池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水源和各种水量,过滤效果稳定,运行经验成熟可靠。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型水厂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即 V 型滤池,这种滤池在技术上运用了当代过滤技术,如陶粒滤料,气水反冲洗等,过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滤池的型式拟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 本工程设计规模为 5 万 m3/d,远期增加一座。 滤池的主要参数如下;处理能力:5 万 m3/d 分 6 格,单格过滤面积 10滤 速:设计滤速 V=8m/h,强制滤速 V=9m/h 滤 料:滤料采用匀质滤料,厚 1200mm,粒径 ,冲洗强度:采用三阶段气水反冲方式,气水联合冲洗时水冲强度 l/ 单独水冲强度 l/,气冲强度 15l/。 反冲洗水泵 3 台设于反冲洗泵房内,单台 Q=505m3/h,H=,两用一备。 鼓风机两台,Q=44m3/min,H=40kPa。 滤池进水闸板、出水阀均为气动驱动,所以设空压机 2 台,Q=,P=。 四、 清水池本工程调节池按水厂设计水量的 10%作为调节容量,故其容积 V=5000m3,平面尺寸,总深度为 ,有效水深为。 五、 送水泵房送水泵房采用半地下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泵房设计最终规模为 10 万 m3/d。 本工程设计规模为 5 万 m3/d,按时变系数 kh= 进行设计;泵房设备按此进行设计。 根据***水厂供水区域地形和目前水厂送水泵房水泵运行扬程,本工程送水泵房水泵扬程暂按 H=40m 考虑。 送水泵房平面尺寸为 ,下部深。 本工程拟采用三用一备,大泵备用,远期增加一台大泵,更换两台小泵。 大泵采用 KSSN300N9 型离心泵,2 台(一用一备) ,一台采用变频调速;小泵采用两台 KQSN350M13 型离心泵,另外有二台水泵机组用于滤池反冲洗,泵房共有 7 台水泵机组位置。 水泵开启工况条件:清水池水位高时自灌直接启动,低水位时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辅助启动,为此泵房配备 2 台 SZ—2 型水环式真空泵用于水泵抽真空启动用。 泵房另有变配电间(包括备用的柴油发电机房) ,平面尺寸为。 六、加药间加药间由加矾和加氯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 548m2。 a、加矾间:由药剂配制投加系统和储存矾库两部分组成。 根据原水水质及相似水质的水厂的处理经验,混凝剂采用固体碱式氯化铝,平均投加量为10mg/L。 11混凝剂溶解采用鼓风机鼓风搅拌,鼓风房安装 BH100 型罗茨风机 2 台(1 用 1 备)。 加矾采用隔膜计量泵投加,本工程采用 D 型隔膜计量泵 2 台(1 用 1 备) (Q=700l/h,P=)。 矾液投加量根据原水水量,浊度以及反馈的沉淀池出水浊度决定。 b、加氯间:由于海南没有氯气源,而二氧化氯消毒在海南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本工程设计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前加氯在进絮凝沉淀池之前的管式混合器中投加,投加量为 1~,根据原水流量计测定流量来确定氯气的总投加量;二次加氯即滤后加氯,加氯量为 ,投加点设在清水池进水管上,根据流量和送水泵房余氯计反馈的出厂水余氯量来确定具体投加量。 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材料氯酸钠和盐酸分别储存在分类的仓库内,盐酸库房内设置酸泄漏的收集槽。 七、 回收水池水资源的利用是国情所需要。 水厂排放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絮凝沉淀池和滤池,其主要成份为泥砂和极少量的藻。 沉淀池排泥水的悬浮杂质含固率一般为 %~%,高出滤池冲洗废水的含固率二、三十倍,滤池反冲洗废水量很大,因此,若将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按合并处理工艺一起进入调节池,分别处理工艺省去了废水调节池,减少了该部分的基建投资和占地,但沉淀池排泥水却被滤池冲洗废水极度稀释,非常不利于其后的浓缩设施的污泥浓缩效果,浓缩设施也因处理水量增大,浓缩效果差而需增加基建投资和占地,致使污泥处理工程的总投资反而增大。 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分别处理工艺。 拟建回收水池回收滤池冲洗水和清水池的溢流水,配套设计回收水池和泵房各 1 座。 回收水池平面尺寸 28m12m,有效水深 ,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 1h。 回收水池内设提升泵(潜污泵)2 台,为使回收水水质均匀,回收水池内潜水搅拌器 4 台,同时防止池内积泥。 八、排泥池用于接纳、调节絮凝沉淀池排泥水,并均匀输送至污泥浓缩池。 设排泥池一座,按 10 万 m3/d 规模,分两组絮凝沉淀池共用设计。 沉淀池通过自控程序均匀间隔排泥。 近期排泥池内设 2 台潜水泵,1 用 1 备。 远期 10 万12m3/d 时增加 1 台,泵的流量按照均匀提升泥水至浓缩池的原则进行选择,为防止池内积泥,内设功率为潜水搅拌器 4 台。 排泥池平面尺寸 ,有效水深为 ,池深。 九、 浓缩池、储泥池近期水厂干污泥产量约为。 按 10 万 m3/d 规模设污泥浓缩池 2 座,一次建成,连续运行。 近期若原水浊度发生短时突变,超出设计原水浊度取值,致使实际污泥产量高于设计值,脱水机脱水能力不足时,浓缩池还可担当临时贮泥的作用,以避免选用大功率脱水机造成长期闲置。 设计参数:进泥含固率 %,出泥含固率 3%~5%,近期时污泥负荷为 ,10万 m3/d 规模时污泥负荷为。 每座浓缩池直径为 8m,池深。 池内设不锈钢浓缩机。 本工程设直径 4m 储泥池 1 座,接纳浓缩池排泥水重力沉淀,上清水排入厂区排水系统,之后接入市政排水系统内。 沉淀的泥渣用泵提升至脱水车间。 十、 脱水车间土建按 10 万 m3/d 规模的污泥量设一座,设备按 5 万 m3/d 规模安装。 脱水车间平面尺寸,设污泥脱水车间,PAM 药剂库,配电控制室,污泥堆棚等。 设一体化浓缩脱水机两台。 十一、 脱水泥饼的最终处置目前国内外水厂一般均采用送往指定地点进行填埋的方法。 这种单纯的填埋处置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寻找合适的填埋场所很困难,这是国内外自来水排泥水处理工程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很多的研究建议,水厂污泥的物理与化学特性使得它们应有多种用途,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固体废弃物进行填埋。 例如可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中间及终结覆盖用土等。 但由于其含水率较高,因此能否利用尚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工程建议将脱水泥饼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与生活垃圾共同填埋。 十二、 厂内排水13取水泵站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和少量的生产废水,拟在站区设置化粪池处理后经水泵提升送到城市污水排水系统;雨水顺地形排入水体。 净水厂内排出的水主要是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 雨水经厂内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排水系统。 十三、 厂内给水厂内生活饮用水、消防、池子冲洗、洗砂、加矾、加氯等所用清洁水统一由出厂给水干管上接出,敷设支管分别接至各用水点供使用。 根据构筑物的防火要求,厂内给水支管上安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 120m。 十四、 辅助建筑物参照《净水厂附属建筑物设计标准》 ,北山水厂辅助建筑物面积如下:综合楼(包括管理、办公、调度、化验,食堂):2020m2机修车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