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隆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钢筋下面要放垫木,离地不宜少于 20cm,也可用钢筋堆放架堆放,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成品要分工程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项 工程 与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一起,按号牌排列,牌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 、钢筋型号、材质、直径、根数。 不得将几项工程 的钢筋叠放在一起。 钢筋堆放应防止酸、盐、油等类物品存放在一起,同时堆放地点不要和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靠近,以免污染和腐蚀钢筋。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坏、油污、漆污和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在设计图纸中, 钢筋配置的细节未 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钢筋配料计算, 除钢筋的形状和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外,还应考虑有利于钢筋的加工、运输和安装。 在满 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库存规格材料、短料等,以节约钢材。 在使用搭接焊 和绑扎接头时,下料长度计算应考虑搭接长度。 配料时,除图纸注明钢筋类型外,还要考虑施 工需要的附加钢筋,如基础或板的双层钢筋网中,为保证上层钢筋网位置 用的钢筋撑脚等。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应熟悉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钢种、直径、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绑扎形 式 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管线和绑扎钢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明确施工进度要求,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以便于加快进度。 做好绑扎材料和工具的准备,钢筋绑扎通常采用 22镀锌铁丝。 基础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形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是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 “ 八 ” 字型,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砼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垫块平面尺寸 50 50mm。 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钢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插筋位置一定要牢固,以免造成柱轴线 偏移。 模板工程 模板的安装:模板控制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关键,本工程模板主要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 局部不符合模数,采用木模,支撑系统采用φ 48 钢管。 模板安装必须在垫层放线,验线后进行,放线时要弹出中心线、边线、支模控制线,模板及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载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才生的荷载。 模板拼缝要求严密,防止拼缝漏浆。 混凝土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mm 1 轴线位置 基础 5 2 截面尺寸 基础 177。 10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4 表面平整度 ( 2m 以内) 5 模板工程质量工艺流程: 模板工程严格按照《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模板工程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水平运输采用罐车,砼布料以泵车为主,留槽为辅,砼振捣采用机械振捣。 (一) 砼浇筑 ( 1) 准备工作 A 砼浇筑时所需要的泵车、甭管卡具串筒、振捣器、刮尺等机具设备按要求准备充足,并且做好完好无损。 B 砼浇筑前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保证供电不能中断。 C 浇筑前应通知甲方、监理、设计院等单位对模板、钢筋、预埋螺栓进行 全面细致检查,并做好隐蔽记录。 支设模板 保证质量耍隔离剂 检查 满足规范要求 浇筑砼 振捣密实 拆模 强度达到临界强 上道工序验收合格 达到要求便于施工 D 砼浇筑前技术人员对全体参战人员在现场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可靠性技术交底。 ( 2) 砼浇筑:砼浇筑时要分层进行,分成厚度为 500mm 范围内,浇筑上层时 下层砼不能达到初凝时间。 浇筑时尽量使砼浇筑速度保持一致,布料均匀,保证施工连续性。 ( 3) 砼振捣:砼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浇筑砼。 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 砼浇筑前应做好机具、材料、水电、天气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砼连续浇筑。 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器 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 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对于干硬性 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 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 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 倍。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 5CM 左右,以消除 两层之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每插一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 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 20~3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 R 的 倍。 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并不宜仅靠模板振捣,且应尽量 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 环、预埋件。 (二) 砼养护: (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 5)混凝土强度达到 ㎡前,不得再其踩踏或安装 模板机支架。 (三) 砼质量检查: ( 1) 砼塌落度:在浇筑地点每个工作班至少检查二次。 ( 2) 用于检查砼强度的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试件留置以100 立方米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少于一次, 同条试件留置组数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施工重点对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及外观进行检查,浇筑过程中重点检查浇筑顺序及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内在的质量。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 、外加剂的规格、品种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 1) 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检 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 2) 混凝土要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 3) 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要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质量记录: 本分项工程要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 1)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 2) 混凝土强度试压报告。 ( 3) 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 4) 混凝土施工日志。 (四)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1)防止蜂窝:避免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间 不能有缝隙,保证水泥不流失,钢筋较密部位选择同标号小石混凝土。 ( 2)防止露筋:严格检查钢筋 垫块位移、间距过 大、露放、钢筋紧贴模板等现象发生,以避免造成的漏筋现象。 ( 3)防止麻面:避免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火或板 湿润不够造成的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