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讲义(ppt102)-质量审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转到第一页 32 审核原则 道德行为 :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 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独立性:不带偏见、无利益冲突、保持客观的心态,将审核发现和结论建立在审核证据基础上; 基于证据的方法:可获得信息的样本、合理抽样、可信和重现的审核结论。 跳转到第一页 33 二 . 组成审核组 ,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 选择组长 : 资格 业务能力 工作经验 组织能力 选择组员 : 资格 业务范围 专业知识 工作中的协调 为审核组所接受 跳转到第一页 34 质量 环境 有关质量的特性 知识和技能 有关环境的特性 知识和技能 通用的 知识和技能 教育 工作经历 审核员培训 审核经历 个 人 素 质 能力 跳转到第一页 35 组员职责 : 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 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 策划 ,履行职责 观察结果形成文件 报告审核结果 验证纠正措施 收存 ,保护审核有关文件 提交 ,保密 , 谨慎处理特殊信息 配合组长工作 组长职责 协助选择审核组成员 制定审核计划 同受审方管理者接触 提交审核报告 跳转到第一页 36 有道德 ,即公正、可靠、诚实和谨慎; 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 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 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适应性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坚忍不拔,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 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 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 跳转到第一页 37 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通用知识和技能 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 管理体系和引用文件; 组织状况; 适用法律、法规和与其领域相关的其他要求; 跳转到第一页 38 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与质量有关的方法和技术; 质量述语; 质量管理原则及其运用; 质量管理工具及其运用。 过程和产品(包括服务); 行业特定的术语; 过程和产品(包括服务)的技术特性 ; 行业特定的过程和惯例。 跳转到第一页 39 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环境管理方法和技术; 环境术语; 环境管理原则及其应用; 环境管理工具 (如:环境因素和/或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表现评价等。 环境科学和技术; 运作的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 行业特点的术语; 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因素重要性的方法; 运作过程、产品和服务的关键特性; 监测和测量技术; 污染预防技术 跳转到第一页 40 应具备的道德和修养 正直 ,诚实 客观 ,公正 尊重对方尊重别人 冷静的态度和坚毅的精神 审核员应 : 勤奋 ,谨慎 ,娴熟 ,明断 跳转到第一页 41 对管理体系运行起监督作用 对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在管理方面沟通领导与群众的渠道和纽带作用 第二 ,三方审核时内外接口的作用 在体系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跳转到第一页 42 三 .收集文件 重点收集与受审部门体系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审阅文件注意 接口明确 内容协调 外来标准 ,文件的有效性 重点记录的预审 调阅重要过程作业指导书 跳转到第一页 43 四 .编写检查表 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 按检查表的要求进行可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保持审核过程进度 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跳转到第一页 44 对照标准和手册的要求 选择典型的质量 /安全 /环境问题 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 抽样应有代表性 , 时间要留有余地 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按部门 → 过程 (要素 ) 按过程 (要素 )→ 部门 跳转到第一页 45 标准条款 问题 核查凭据 事实记录 Y /N接审部门 : 接待人 :: 目期 : 审核员 : 跳转到第一页 46 受审核部门: 编制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审核准则: ISO14001: 1996 审核日期 审核员: 条款 检查内容 是否适用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 提问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结果记录 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的制定 ◆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 环境方针的内容 ◆ 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 、 产品或服务的性质 、 规模与环境影响。 ◆ 环境方针是否特技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 , 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 ◆ 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 环境方针的传达与管理 ◆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 采取了哪些方式。 ◆ 询问员工 , 看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 ◆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体积方便。 ◆ 公众如何获得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 , 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 环境方针的评审修订 ◆ 是否有定期评审环境方针的规定。 ◆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环境方针。 ◆ 如何对环境方针进行修订。 ◆ 评审 、 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跳转到第一页 47 条款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Y/N .1 .3 (1)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实施 (2)辨识评价的充分 、 合理性 (3)定期评审动态适应性 (4)如何针对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结果开展控制 (1)法律程序妨实施 (2)法律法规获取是否充分 (3)法规的传达如何进行(4)是否定期进行更新 (1)是否针对相关职能和层次制定目标和指标 (2)如何考虑目标的制定,是否反映持续改进 (3)公司活动的变化时是否进行目标的更新 (1)是否有监测和测量计划清单 (2)监测和测量是否满足审核标准的要求 (3) 管理方案 ,运行标准及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测频次和实施 , 对体系失败如何进行监测 (4)监测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1)查 (2)查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高度风险清单 (3)询问评价过程是否考虑同仁的意见和参与 (4)现场观察是否有高度风险的遗漏 (1)查法律法规清单 (2)是否进行过适用性确认和符合性评价 (3)法规的传达和交流 (4)查定期收集和更新的记录 (1)查目标清单 (2)审阅目标是否合理、 可行 (3)查阅目标的更新记录 (1)查公司和各项目部监测与测量计划及实施记录 (2)访谈有关人员是否知道监测与测量的方法 、 内容 、 标准和频次等 (3)查监测与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记录 内审检查表 编号: 部门: 企 管 部 接待人: 李 红 日期: 2020年元月 28日 跳转到第一页 48 五 .通知受审部门 提前 35天与受审部门领导接触 约定时间 部门发言人 陪同人员 双方关心其它问题 集中式 提前发通知 ,作迎审准备 跳转到第一页 49 第三节 内审实施 告 跳转到第一页 50 信息源 通过适当抽样收集和验证 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 评审 审核结论 审核证据 审核发现 从收集信息到得出审核结论的过程 跳转到第一页 51 一 .召开首次会议 参加人员 最高领导 ,管理者代表 ,各部门领导 ,内审组成员等 会议签到 审核组长主持 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澄清审核计划。内审员培训讲义(ppt102)-质量审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结论:体育在人们的认识中,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拼搏向上的人类精神的体现,然而在现代社会,体育已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 特别是当体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体育与此同时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而不可分割。 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和完善以后,体育的经济功能在新闻传播媒介的推动下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并成为扩大企业知名度
定(执行)、审核、批准、参与、维护、备案等 • 重要的环节应规定明确,如批准环节应该只有一种选择,其他的环节可以多职位共担 • 工作权限是可以无止境细化的,但企业不要规定太细,应留有一定的酌情处理空间 权限的种类 • 岗位任命权限 • 职责与工作权限 • 方针政策与制度权限 • 财务权限 • 公司层面的制度 – 一般由所办公室或企管处负责起草
的最重要的因素”;有 40%的总裁认为“管理是与其他因素同样重要的因素”;而只有 2%的总裁认为管理是目前企业经营的瓶颈。 58%的认同度说明了 IT 企业对管理的看重。 对于年轻的 IT产业和 IT 企业来说,持续经营是公司长久不衰的保证之一。 而领导人的顺利更换则是保证持续经营的关键。 统计表明, 68%的企业“具有针对后备干部(经理人)的正式培养计划”,而“没
已被誉为 珍珠王国 ,其主导产品中华多宝珍珠口服液已成为人们四季保健馈赠亲朋的最佳选择,为人类 叩开年轻之门享受健康人生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已走向国际的中华多宝集团在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中 中国 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紧跟时代的脉搏。 90 年代专门成立了研究中老年健康课题的专家组,在保健机理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相继向社会推出中华多宝洋参珍珠胶囊、睡宝珍维胶囊等系列产品。
)律师事务所公函; (五)起诉书、上诉状或答辩状; (六)阅卷笔录; (七)会见当事人谈话笔录; (八)调查材料; (九)诉讼保全、证据保全等申请书或裁定书; (十)集体讨论记录或专家委员会论证记录; (十一)出庭通知书; (十二)庭审笔录; (十三)代 理词; (十四)判决书或调解书; (十五)收费凭证。 八、律师业务文书材料在结案或事务办结后一个月内整理立卷,移交给档案管理员。 如有二审
传送看板盒 生产看板盒 传送看板盒 生产看板盒 传送看板盒 准时生产的实现 (续 ) 控制看板的发出数量就控制了工序间的在制品的数量 可用下述方法来控制与调整在制品的数量: ① 在固定生产作业计划期的期初发出看板。 ② 减少超过维持前后工序不平衡的在制品所对应的看板数量。 ③ 减少看板 , 如出现问题 , 则找出原因。 ④ 要让每一个人 , 从工人到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