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热电集中供热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厂房后布置静电除尘器、除尘器配电间、引风机室烟道烟囱等主要建筑物和设备。 厂内设环形通道,路宽 米规格,道路形式采用混凝土城市型。 厂区进行绿化设计,采用灌木和乔木相结合方式,绿化系数可达 20%。 厂区通行利用原有大门。 3 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原则,应结合地形,合理确定标高,满足生产和 运输要求,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合理确定场地整平方案,尽量使填挖平衡。 厂内自然地势较为平坦,新建厂区内的竖向布置形式采用连续平坡式,施工 余土可厂内自行消化。 厂内地势有利于厂区排水,排水方式采用暗管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放。 4 技术经济指标 指 标 单位 数 量 扩建占地面积 m 2 30609 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 2 8208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m 2 4018 道路长度 m 501 围墙长度 m 633 建筑系数 % 绿化面积 m 2 6122 绿化系数 % 20 5 运输 热源厂主要运输物为煤和灰渣,全 厂年运输量如下表: 方式 名称 数量 备注 运入 煤(吨 /年) 257037 运入 石灰石(吨 /年) 4512 运出 炉渣(吨 /年) 68038 由于本次建设为扩建工程,原有运具完全可以满足运输要求,本次扩建工程不再增添新的运输工具。 2 工艺系统简述 1 热力系统 该工程由蒸汽和热力系统两部分构成。 1) 蒸汽系统 蒸汽系统由锅炉、高压分汽缸、汽轮机、低压分汽缸、减温减压器等设备通过阀门管道联接构成蒸汽系统。 主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四台锅炉产生的蒸汽分别接入主蒸汽母 管,然后送至高压分汽缸,再由分汽缸分配至汽轮机和减温减压器,汽机排汽通过蒸汽外管网供给各热用户。 2)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由加热器、循环水泵、除污器等设备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热力系统。 外管网(一次网)回水经除污器过滤后,由循环水泵升压送至加热器加热升温,根据外管网设计要求,供水温度 120℃,供水压力为 ,回水温度为 65℃,回水压力为 ,循环水量为 1420t/h,加热器供回水采用母管制,供回水干管直径 DN700。 系统采用补水方式定压,由补水定压泵实现。 衡压点设在循环水泵前的回水母管上,压力为。 补水率按 1%考虑,小时补水量 吨,共设二台补水泵,一用一备,补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自动控制。 2 水处理、主给水及除氧系统 本工程为扩建工程,原有电厂已有除非盐水站,本次只需增加水处理设备满足扩建后的锅炉给水即可。 给水的除氧采用热力除氧的方式,在锅炉房煤斗间 13 米层设置两台 150t/h 旋膜式热力除氧器,经除氧后的除盐水由锅炉给水泵送至蒸汽锅炉。 本期工程共设三台 150T/H给水泵,二用 一备。 3 燃烧系统 原煤由炉前煤斗经溜煤管进入给煤机,然后进入锅炉进行燃烧,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每台锅炉对应一台一次鼓风机,一台二次风机,一台引风机,一台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后,由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4 台炉共用一座烟囱,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 100米,上口径。 4 上煤系统 燃料煤由铁路运输至锅炉房贮煤场 ,为防止雨雪天气对生产造成影响,设干煤棚一座,跨度 33米,长 78米,内设桥式抓斗吊车一台用于整理煤场和上煤。 上煤采用机械化输煤系统,由受煤斗 — 给煤机 — 一段斜皮带输送机 — 波动筛分机 — 细碎环式破碎机 — 二段斜皮带输送机 — 平皮带输送机 — 原煤斗组成上煤系统。 本工程锅炉选用的炉型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本身具有炉内脱硫的功能。 因此,在上煤系统的设计上考虑增加加入石灰石的装置。 输煤栈桥净高 ,宽 m ,输煤皮带宽度 650 mm,系统输送能力 300 t/h ,系统中设有电子皮带秤和电磁除铁装置。 5 除灰、除尘系统 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从锅炉冷灰斗排入冷渣器,冷却后通过一条沿锅炉房纵向布置的框链刮板机送至锅炉房端侧的一条横向布置的框链刮板机上,然后运至锅炉房后侧的渣仓贮存,定期外运。 静电除尘器扑集下来的细灰,贮存在除尘器底部设置的灰斗中,定期外运。 按锅炉燃用煤种的灰份含量和锅炉供热负荷计算,灰渣排放量如下表: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备注 采暖期 非采暖期 最大小时灰渣量 吨 按满负荷计 最大日灰渣量 吨 按满负荷计 最大月灰渣量 吨 按 30天满负荷计 年实际灰渣量 吨 按年实际负荷计 6 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布置采用内煤仓三列式方式布置,即由前向后依次为除氧煤仓间、锅炉间、汽机间。 炉后场地布置有静电除尘器、引风机室、烟道烟囱。 除氧煤仓柱距 6m,长 78m,跨度 ,共分 5 层。 一层布置锅炉给水泵、热水循环泵、补水箱、补水泵、配电室等设备。 二层为管道间,布置减温减压器。 三层布置有锅炉控制室,四层布置 除氧器,五层为上煤廊,布置有平皮带机。 锅炉间双层布置,柱距 6m,长度 78m,跨度 24m,屋架下弦 , 运行层设在 7m。 一层布置有冷渣机、除渣机、一二次风机,二层为锅炉本体。 汽机间三层布置,运转层 7 米。 引风机室单层布置,柱距 6m,长度 72m,跨度 9m,屋架下弦,引风机布置其内。 3 供、排水系统 1 循环水量 循环水主要用于汽轮机的冷油器和发电机的空冷器 ,循环水由原有循环水系统供给 ,循环水量见下表 : 机组容量( MW) 辅机水量( t/h) 合计循环水量( t/h) 12MW+25MW 300 夏季 冬季 300 300 2 本期工程用水量 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用水条件,将用水水量水压要求汇总如下表: 序号 用水部门 水量 m3/h 水压MPa 用水方式 备 注 夏季 冬季 1 生活用水 1 1 连续 2 水塔补水 30 20 间断 3 化学用水 90. 5 94. 1 连续 4 热网系统补水 0 间断 冬季用 5 工业用水 30 40 连续 6 合计 122 129. 8 生产及生活用水均由原厂水源供给,本期工程不增设新的水源地。 3 排水系统 全厂排水情况列表如下: 序号 排水来源 水量( m3/h) 水质 方式 备注 经常 最大 1 生活用水 连续 化粪池处理 2 沉淀池 0. 5 0. 8 连续 直排 3 中和池 7 8 间断 直排 4 软化水 1 1. 2 间断 直排 5 水塔 3 2 5 合计 12. 3 12. 8 厂区排水系统为清污分流系统,即生产清净下水及雨水系统,和生活污水系统。 生产清净下水和雨水经雨水管道汇合后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厂外水体,生活污水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厂区污水管材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生产净下水和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接口。 4 采暖通风 本工程采暖热媒为 80~ 60℃热水,由厂内供热系统组供给。 各建筑物的采暖系统采用单管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散热器应采用节能型不易积尘钢制散热器,控制阀门供水采用闸阀、回水采用自力式平衡阀。 除渣间大门运渣时常开,冷风侵入耗热量较 大。 防止运渣时冷空气进入渣仓间,以免冻坏设备或灰渣冻解不利排放,故在除渣间大门处设置热风幕。 散热器及热风幕采用节能型、低噪音设备。 锅炉间顶部皮带廊卸料器落煤口、碎煤机室及运煤转运站等局部扬尘点,设置除尘器。 将上煤所产生的飞尘捕集下来放入煤仓或灰斗,干净气体排至室外,净化气体排放浓度不大于30mg/m3,保证输煤廊内清洁卫生,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5 电气部分 1 供电工程 : 1)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本工程为扩建改造工程 , 新增厂用电容量 7417KW,运行容量6710KW, 计算有功负荷 5709KW, 无功负荷 4282KVAR, 视在功率为6710KW。 全厂用电有部分一类负荷 ,其余为二类负荷 . 2)供电电源选择和可靠性 本工程为扩建改造工程 ,供电及备用电源均由原热电厂供电母线供给,电压等级为 ,完全满足本期新上工程的用电量要求及用电可靠性要求 . 3)供电原则和供电方案 本工程供电均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 .新增 用电设备电源均直接引自 母线。 锅炉间内设低压厂用变压器,负责对本装置内用电设备供电 .本次扩建不单独设主控室,电力调度与控制由原电厂主控室进行。 4)主要设备选型 高 压开关柜选用手车式 低压开关柜选用抽屉式 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 2 电信 为了便于工作联络,在主要岗位和与生产有关部门设置安装工作电话,便于加强生产管理与调度,确保安全生产。 6 热力控制 1 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为四台 75t/h 蒸汽锅炉,一台 12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和一台 25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 8 座换热站及公用工程部分自动控制。 2 控制方案和控制水平 根据锅炉和汽轮机组工作特点及工艺要求对其主要参数锅炉炉膛负压、锅炉水位、给水流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炉膛氧含量及回水压力进行 PID调节,对其它测量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流量及液位进行指示、累计、记录和报警,同时对汽轮发电机组的转速 、 位移等重要参数进行指示及报警。 并与电气专业进行联锁以确保锅炉燃烧达到最佳状态及运行安全性。 换热站根据工艺要求对其二次网出水温度进行 PID 调节对其它测量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流量进行指示和累计,同时与电气专业进行联锁以确保换热站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根据工艺要求蒸汽锅炉及汽轮机组控制采用 DCS 集散系统,设五个操作员站,一个工程师站,换热站采用独立常规仪表控制,每个站设一面 仪表盘。 3 设备选型 在满足工艺要求,确保生产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控制系统设备选型应按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性能好价格低、节省投资的原则进行选择。 控制装置的 DCS系统选用国内著名产品,重要参数检测仪表选用国外产品,其它一次检测仪表如温度,压力,流量及换热站二次仪表选用国内产品。 7 土建工程 本工程由锅炉房、上煤栈桥、贮渣仓、干煤棚、烟囱、换热站等组成,汽轮机间利旧,锅炉房主厂房建筑面积约 7100 平方米。 锅炉间为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墙体为灰渣砖充填墙围护,屋面为钢屋架大 型屋面板,设有天窗,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柱 下为桩基承台,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上煤破碎间及渣仓间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干煤棚为排架结构,钢屋架、大型屋面板,柱下均为桩基承台,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其余建筑物均为混合结构,砖墙承重,毛石条形基础。 设有 100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一座,出口内径。 抗震布置从总体布置上考虑,主厂房建筑平、立面布置比较规则,各层标高均等,抗震设计按 6 度进行计算并设防。 土建三大材料估算: 钢材: 810吨 木材: 680立方米 水泥: 3950吨 8 供热管网及换热站 1 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 1 管网走向 根据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各换热站位置,确定管网走向如下: 主干线 ( DN700) 自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出口沿建国大路向东至和平大街后分为两条支干线 ( DN450/DN600) ,一条沿和平大街向南经各个换热站后敷设到一所换热站,在永顺路向西,沿永顺路、永和街敷设一条新管路;另一条继续沿建国大路向东至辉发河河堤,沿辉发河河堤向南经各个换热站后敷设至金华路 . 2 敷设方式。阜康热电集中供热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