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丰畜牧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73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清洁工程,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 本项目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促进项目区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符合国家政策 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用沼气替代煤炭等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同时,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水 资源 环境,产生的沼液用于农田、菜地的灌溉施肥,可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改善土壤 结构 ,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市场导 11 向,符合党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略。 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成熟 沼气发酵需要的资源丰富。 新余市 瑞丰畜牧业 有限公 司常年存栏数 达 5400 头,采用干清粪工艺,考虑不同大小猪产生的污水量,不同季节产生的也不一样,污水排放按每头 15 升计算,污水每日排放量约 81吨,按照滞留期 1215天估算,设计沼气池 1200m3。 在畜牧专家指导下,猪场整体布局考虑预留了沼气工程的建设用地, 新增建设猪舍时考虑了雨水与污水的分开排放,原有的猪舍也在积极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这些都为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群众积极性高 近年来,新余市大力发展具有较强优势竞争力的养殖业产品,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突出养殖业的生态性、环 保性、区域性、辐射性,抓好科学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推行环保模式。 制定规范了沼气环保、干湿分离、三级沉淀、生物净北等四种畜禽污物处理模式。 对猪粪等排放物进行环保处理还田,禁止向中型水库及生活用水水库投入猪粪等污染物,禁止直接向水库投放未经处理的猪粪,禁止从市外调进猪粪等污染物。 二是努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 在散养户饲养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重点培育养殖企业和专业户,构建特色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替代千家万户成为全市养殖的主力军:三是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 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市场上对养殖业产品科技含量 要求 越来 越高的需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养殖,建设无公害产品养殖基地。 四是开展排污整 12 治。 对在禁养区建场的养殖企业限期搬离,在限期内没有搬离的,将取缔养殖资格。 对符合养殖规划,但没有增设排污处理设施的,严格按规定逐步建立排污处理设施。 对已造成一定污染的,按照 “ 谁排放、谁负责 ” 的原则,除按有关规定处予罚款外,由养殖场负责搞好环境治理。 在政府的带动下,当地养殖户都具有环保意识,认识到发展养殖必须同步治理污染,对小区粪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13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项目区生猪养殖 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 规模化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规模饲养的生猪占项目区 生猪总量的 80%以上。 部分 规模化养殖场因没能配套建设相应的环保工程,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土、气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品质下降,并危及人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受市场价格的走低,加之受全国性的高致病蓝耳病疫情的影响,养猪业处于直线亏损,防疫条件差,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无法投资改造,更谈不上立足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余市 政府在养殖污染这方面已加大力度治理,但还有不少的猪场产生的粪便就近 排入田间施肥或用于低洼水田养鱼,已使猪场附近农田土壤有机肥逐年增多,呈现富营养化,种植水稻等作物出现疯长,不能及时成熟。 最后水田与鱼塘的水又排入到附近河流,污染水域。 目前项目区养殖场粪尿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小型户用沼气池发酵处理;二是耕地施肥;三是水面养鱼。 规模化养猪场对猪粪尿处理的普遍做法是:建砖混结构粪尿池,将每日产生的猪粪倒入池中发酵处理,猪尿和生产污水经简单的沉淀处理未达标就直接向外排放。 近 年 来, 新余市 出台新政策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 支持 粪污处理 、 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 疫等配套 14 设施建设,优先安排粪污设施建设 ,符合条件的猪 场 根据养殖规模分别获得一定的 财政补助 ,有效促进了生猪产业发展。 由于 市 财政 用于养殖污染防治的资金有限,一些污染处理设施还 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规模化猪场也由于资金困难,对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较少,污染物处理率和处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二、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2020 年项目猪场 能繁母猪 415 头, 生猪存栏 5400 头,生猪出栏近 9100 头。 按 1 头 90 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尿量 公斤, 冲洗污水 12 公斤 测算, 采用干清粪工艺, 该猪场每年产生猪粪猪尿 ,污水 量 共计。 三、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沼气 ( 1)本项目所产沼气数量 项目区 马洪 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 等地相邻,人口密集,地区人口对优质能源需求旺盛。 有机肥 项目所在地成为 新余重要的果蔬油供应基地, 养殖场周边村落如元塘有养鱼水面 410 亩,果园 480 亩;张家有果园 320 亩,募塘有果园 320 亩,坑尾有花生地 420 亩;离猪场 5 公里左右的 马洪 有10000 亩柑桔基地,简家的黄花梨基地,停孜的蔬菜基地,彭家的3000 亩果业基地,加山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桥口、停孜的 1000 亩油茶基地等。 葡萄 基地 面积 2020亩。 15 按照每亩平均施用有机肥料 吨计算,周边农业生产基地年需要有机肥 14000吨。 四、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沼气市场前景分析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 本项目沼气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产沼气 万 m。 除向 周边农户 供气保障其日常生活用气外 , 还可 供应猪场系统内保温与生活用气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可缓解能源市场供求紧缺的状况。 有机肥市场前景分析 由于有机肥对环境污染小,且价格比化肥便宜很多 (一般沼液肥大约 50 元 /吨,沼渣 90 元 /吨,粉状有机肥 料在 3505O0 元 /吨左右,颗粒状有机肥料在 850元 /吨左右,而化肥的价格一般约为 1600 元 /吨 ),市场对有机肥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对象为蔬菜、果园等绿色食品基地,还用于城镇绿化和花卉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将实行优质优价,因此有机肥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16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承担单位新余市 瑞丰畜牧业 有限公司, 其养殖场 位于新余市 马洪乡内塘村。 一、人员概况 该场共有员工 36 人,包括高级兽医师 1 人,畜牧兽医师 4 人,初级职称 人员 8 人。 二、资产与经 营状况 该场拥有固定资产 1100 万元,有 占 地面积约 260亩,其中养殖用地 106 亩,各类猪舍 28 拣 ,总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综合办公楼600 平方米,饲料仓库 600 平方米,员工宿舍、食堂、诊断化验室、门卫值班室等生产辅助建筑 1000平方米,另有鱼塘 80 亩。 现有存栏公猪 20 多头,能繁母猪 415 多头,常年存栏生猪 54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 9100头。 三 、 粪污处理情况 该场商品猪、公猪和母猪恢复栏目前采取清扫干粪与水洗栏相结合方法,哺乳栏和仔猪栏采用全冲水洗栏, 全场 日排废水 81t 以上,粪便流失量高达 15%20%。 为了减轻给环境造成污染,一方面,加强生猪生产的科学管理,尽量减少清洗猪栏的用水量,并对栏舍建设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加大对干粪清扫力度,以减少粪便流失和清洗猪栏的用水量。 收集后的干粪经堆沤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肥料和养鱼饲料出售。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冲栏废水对周边的污染,保护环境, 17 确保猪场自身安全生产,该场已经兴建猪场废水的简易处理工程。 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原有废水处理工程容积太小,难以承受过量的有机负荷,远远不能满足猪场养殖业发展废水处理的需要。 18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选址原则 原 料充足,沼气池宜建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附近; 排污方便,沼气池宜建在果园、苗圃或蔬菜基地附近; 沼气出售则要求沼气池附近住户集中。 根据以上选址原则,本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新余市马洪乡内塘村,沼气工程 选择在条件 猪场 适宜 的低洼地 上。 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根据项目选址原则,结合新余市 瑞丰畜牧业 有限公司的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项目建设选在猪场的南面。 具体位置见附图。 选点原因有以下: 企业已经认识到解决污 染 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正在积极筹集资金。 筹备建设沼气工程。 养殖 北 面紧靠 袁 惠渠, 地势较低,养殖场每天能提供近 200吨的沼气发酵原料。 养殖场周边有山地,并有大量的新余蜜桔果园与花生种植地,项目产生的沼液与沼渣可以完全容纳消耗。 三、项目建设地点的条件 自然条件 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偏西,现辖分宜县和 渝水 区,总面积 3176平方公里,总人口 109万。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马洪 乡。 19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气压:多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一年中最高气压值出现在冬季,最低气压值出现在夏季。 历年平均气压为 1007 百帕,历年极端最高气压为 百帕。 气温:气候温和,年平均 气温 ℃ ,最热月 (7月份 )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最冷月 (1 月份 )平均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地温:地温 (0厘米 )与气温有很好的关系,年平均值为 ℃。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3 月份高达 84%, 7 月份仅 74%。 降水:水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595毫米。 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8%,历年日照数平均每天为 4 个多小时。 霜期:平均无霜期 281天,最长无霜期 318天 (1965 年 ),最短无霜期 249天 (1978年 )。 土壤:项目区土壤多为不同母质发育而来的红壤,部分为河积物潮沙泥田 (土 ),故矿素养分含量均很低,但因长期耕作和施肥的影响,使不同地区水田、旱地、山地的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很大,水田全磷含量为 % %、全钾含量为 % %;山地、旱地全磷含量为 % %,全钾含量为 % %。 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 新余是连接我国 东 西部地区的重要走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 20 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跳板和必经之地。 国内 “ 八纵八横 ” 铁路大动脉“ 八横 ” 之一的 浙赣 线贯穿全 境, “ 五纵七横 ” 公路主骨架 “ 七横 ”之一的沪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连通沿海开放地区的赣粤高速公路直通南北。 新余东至上海 86O 公里,南至广州 760 公里,西至长沙 28O公里,北至武汉 490公里,距省会南昌 14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水资源 项目区境内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较丰富。 地表水:地表径流量为。 境内库、塘、湖泊星罗棋布,河溪、渠道纵横交错。 地下水:全区地下水平均储量。 (3)电力 新余 500 千伏变电站顺利建成送电投运,使江西与华中电网形成双回 5O0千伏 输电线路网络,确保了我省电力外送、接受三峡供电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使省内初步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东到上饶、南接赣州、西抵新余的 500千伏的电网网架。 社会经济状况 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优质大米、绿色蔬果、花卉苗木和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初显端倪。 该区生产的新余蜜桔畅销国内外,被授予 “ 中国蜜桔出口种植基地 ” 称号,农业产业化正稳步推进。 该区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经济林建设、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国小型公益能源项目实施示范区,全国退耕还林、全省农 21 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区 ,全国重点优质棉产区、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22 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根据养殖场所处地区不同,厌氧处理后的废水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一种为“能源生态模式”,一种为“能源环保模式”。 能源生态模式 “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是指畜禽养殖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 能源生态模式适合于周边有适当农田、蔬菜地、山地果园 的养殖场,它以生态农业的观点统筹规划安排,使周边的农田、蔬菜地、山地果园完全消纳厌氧 消化处理后的沼液肥。 养殖场污水通过排水沟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前设置格栅,以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 人工清出的粪便一是可以通过堆沤发酵后用于农田做肥料;或者运到调节池内,与污水搅拌后流入计量池,计量池内设泵,定时定量地将料液送进厌氧消化器。 为保持厌氧消化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