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国白藜芦醇(天然抗氧化剂)市场发展研究报告(65页)-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抗氧化、抗自由基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 多羟基芪类物质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当白藜芦醇在 g /mL 时,能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 H2O2 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 肝、 脑、 肾的体内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诱除自由基和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理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这些生理代谢涉及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许多生理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痴呆症、 病毒性肝 炎、胃溃疡、炎症与过敏反应等。 抗炎、抗菌 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柯萨奇 A、 B 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白藜芦醇通过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在抗炎过程中改变血小板的活性达到抗炎。 延年益寿 意大利比萨的一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葡萄 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助鱼儿延寿。 接受实验的 100 多条鱼中, 30 条每天被喂少量白藜芦醇, 60 条被喂适量,20条被喂以很大分量,结果第 1组鱼没见什么效果,第 2组鱼的寿命延长了 27% ,第 3 组鱼的寿命延长 了 50%。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白藜芦 醇对脊椎动物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四)白藜芦醇行业的发展历史 白藜芦醇的市场主要随着人们对白藜芦醇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市场宣传推广而逐步发展的。 我国白藜芦醇行业自上世纪末兴起已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迁,究其历程大致可划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97 年 2020 年):市场初创,少数企业生产和推广 1997 年 2020 年 是 白 藜 芦 醇 的 初 期 市 场。 当 时 受 法 兰 西 奇 迹( TheFrenchParadox)及葡萄酒中发现白藜芦醇的影响,国内的企业开始关注,如:西安天诚,天津尖峰, 西安崇信,西安华萃(前美德华林),凉山州生物研究所 ,陕西赛德等。 当时 98%的白藜芦醇的价格是 350010000 美元 /公斤。 第二阶段( 2020 年 2020 年):市场开始扩容,行业乱象大生 2020 年 2020 年,进入了白藜芦醇的市场培育期。 这段时期受国际终端市场不成熟和产品缺陷的影响,总量在徘徊中增长着、企业在观望中成长。 具体表现在:能大量获得白藜芦醇的虎杖不属药食同源植物,而葡萄等的成本很高;白藜芦醇的疗效不明确,人们对白藜芦醇的信心不足;作用机理不明确等。 98%的价格也回落到 8002020 美元 /公 斤,年出口量从初期的 300 公斤增加到 1000 公斤。 第三阶段( 2020 年 2020 年):市场高歌扩张,企业蜂拥而上 美国《 Science》报道:科学家发现了热应激因子 1( HSF1)、与 SIRT1 调节生命周期的新机制、高水平的 SIRT1 能有效地保护、 SIRT1 蛋白有助于限制热量以及延长寿命,它可以被白藜芦醇激活。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白藜芦醇行业开始真正火起来。 2020 年底到 2020 年下半年,白藜芦醇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全面进入市场增长期。 这期间,国外客户纷来踏至,市场一度供不应求,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大规模的 生产蜂拥而起。 国内生产白藜芦醇的企业数从不到 20 家迅速增至 60家以上。 第四阶段( 2020 年至今):市场回归冷清,厂商注重创新 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供过于求的局面就逐渐开始显现,市场的混乱以及盲目投产,令 98%的白藜芦醇价格从 4600 元 /公斤逐渐跌落至 1900 元 /公斤,大多数企业惨遭亏损。 据调查,目前正在生产白藜芦醇的企业可能 在 10 家 左右。 市场回归冷清后,国内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 陕西慈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鼎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巨野晨农天然产物有限公司、上海嶅稞实业有 限公司、杭州广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嘉兴市泰鑫医化有限公司等已能提供关于 乙酰化白藜芦醇 、氧化白藜芦醇和水溶性白藜芦醇等白藜芦醇的衍生物。 甚至天津尖峰等老牌白藜芦醇生产企业已开始生产含有白藜芦醇的终端保健品 —— 一杯红酒,进行产业链延伸。 (五)我国白藜芦醇行业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 白藜芦醇物行业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逐渐发展,但白藜芦醇行业处于快速成长的背后也存在隐忧: 原料缺乏 我国的确是“幅员广阔,地大物博”,原本拥有丰富的野生虎杖资源。 但业内人士仍认为本行业的“瓶颈”在原料上,说明过度采伐天然虎杖资源造成环 境破坏,资源枯竭,已经制约白藜芦醇健康发展。 装备简陋 尽管近年来,部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白藜芦醇企业装备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前处理、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及粉碎、造粒、包装等设备。 更有企业甚至引进膜分离、工业冷冻干燥、自动化工业色谱系统、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及分子蒸馏等设备及技术用于提取物产品的生产。 但大多数白藜芦醇提取物企业的生产条件及装备较差,甚至还有不少手工家庭作坊在参与提取物的生产加工。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目前,基本每家白藜芦醇企业基本上都配有研发实验室和分析检测室,部分经济实力强的企业甚至拥有科 研大楼,实验室装备比较先进,有些企业还与知名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合作联系。 但这些“科研硬件”有否充分利用呢。 参观一下这些实验室不难发现,很多设备空置,甚至没有科研人员知道如何使用,原因何在。 许多白藜芦醇生产厂家没有重视“科研软件” —— 人才的投入,也没有以长期、稳健发展企业的目标处理科研开发问题,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如果想以短平快的方式开展研发工作,这不仅造成已投入的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也将造成需要系统研发的项目投入不足,不能真正达成目标,为白藜芦醇企业带来效益。 质量控制( QC)和质量 检测( QA)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质量控制、质量检测在很多企业被认为是用些试剂、用些仪器,操作后得到个数据,说明原料或产品是否合格,签个字、盖个章,万事大吉。 QC/QA 的作用就是要保证白藜芦醇产品质量合格,对不合格的产品有权不签字、不放行,从而保证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而被“召回”,其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就是QC/QA 的收入。 而我国白藜芦醇行业目前的分析检测室发挥的作用、承担的责任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水平。 标准欠缺 近几年,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白藜芦醇物的质量安全问题。 无论对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细菌总数 等指标的要求日益严苛,这看似无可厚非的规定给在 国际市场占有绝对份额的中国产品竖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 据了解,目前白藜芦醇企业在国内国外都缺乏标准。 由于行业缺乏通行的质量标准,很多品种只能按照企业自己制订的标准生产。 然而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有些产品甚至连自己制订的标准都达不到。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 交易三步曲 :客户在拿到样品时觉得还不错;等到检测大样的时候,质量已经不如样品了;待客户接到全部定货,经检验,发现质量更差了。 由于质量没保障,导致信誉损。 以上种种最终反作用于整个产业:由于出口产品过于低端,外商把白藜芦 醇价格压得极低。 知名品牌欠缺 由于大多数白藜芦醇企业处于急于填饱肚子的状态,尽管我国白藜芦醇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这对于行业健康持久发展是不利的,努力打造白藜芦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应逐渐提到白藜芦醇行业议事日程上来。 行业管理不规范,准入门槛低 国外这两年对植提行业的管理有逐步严格的趋势。 甚至有人提出,用作药品和营养保健品生产的植提原料其来源企业必须通过 GMP 或 GEP 认证。 虽然目前还未形成法规条文,未来几年内很有可能成为强制性标准。 据悉,美国 FDA 早在2020 年就组成了一个专门负责对植物药的审评部门,然而由于药品研发等其他一些原因,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通过该部门的审批。 占全球植物药市场大部分份额的日韩将药用植提纳入管理已逐渐起步; 2020年 3 月通过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也将植物药的申报等工作正式纳入欧盟的管理范畴。 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进入 白藜芦醇 行业的门槛很低,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厂,闲置的厂房很多,浪费严重。 我国白藜芦醇行业针对以上诸多问题,相应的对策如下: 虎杖 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注重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重视资源和环保问 题。 随着我国白藜芦醇行业的快速发展,虎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某些物种的濒危。 因此,在开发利用天然虎杖资源的同时,要重视野生资源的保护,做到合理采收,建立保护区,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加强 GAP 种植和管理,运用现代技术保存与发展种植资源,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 加强先进装备的应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我国白藜芦醇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和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已经成为白藜芦醇行业的发展方向 ,改变主要为国外白藜芦醇企业提供原料的现状。 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部分白藜芦醇企业由创业期向稳健发展期的迈进,不仅注重于硬件方面的科技研发投入,而且要加强软件投入。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费用的投入,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向成熟期发展。 我国白藜芦醇行业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合成法、发酵法的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状况。 加强质量控制和分析检测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白藜芦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白藜芦醇行业的发展。 应不断加强质量控制和分析检测工作,努力发挥 QC/QA 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积极作用,保证和 提高产品质量,为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重视标准化工作 技术标准从最初为了统一性、可替代性而起的媒介作用到现在成为市场争夺的利器,其新的社会角色是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必然形成的。 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全球化构成当代经济两大主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经 济利益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或国家将自身专有或专利技术上升为标准的能力。 技术标准之争就是要争夺企业专有技术适用的市场。 其方式有二:一是把企业的技术标准转化为法律标准,通过法律的强制实施达到技术推广;其二,通过企业的市场运作,使自己的技术 、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从而使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但法定或推荐标准并不一定能确定转化为事实标准。 而无论走哪种路线,都是为了争取使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实际通行的标准,从而使自己获得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并最终垄断市场,获取超额利润。 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白藜芦醇企业应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着力打造和培育自己的品牌,并适时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向终端消费市场延伸,以提升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建设,创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以期建成以龙头企业为主,高度专业化的集 约型产业。 加强行业管理,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尽快制订相关配套政策 , 充 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对白藜芦醇行业的管理,政府和行业应借鉴 GMP、 GSP、 GI P、GCP、 GAP 等成功经验,建立 GEP(提取物生产管理规范 ),使提取物的生产规范化、制度化,进而达到质量标准化。 同时,还应借助行业组织,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二、白藜芦醇行业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的白藜芦醇行业属于典型的外向型产业, 重点出口市场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 、医药及保健行业等都会白藜芦醇行业带来 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和中国社科院对 2020年 GDP增长率 预测,中国 GDP从 2020 年到 2020 年 GDP 柱状图如下: 图 1 中国 2020 年到 2020 年 GDP 中国社科院预测自 2020 年开始,中国 GDP 可能进入不超过 9%的温和增长,但对保健品、医疗需求会增加。 结合高盛、高盛、德意志银行、欧盟的数据和预测,做出白藜芦醇行业重要出口地美国、欧盟、日本的 2020 年到 2020 年 GDP 预测数据。 表 1 美国、欧盟、日本的 2020 年到 2020 年 GDP 预测数据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美国 % %2% %2% 欧盟 % % %% 日本 % %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欧盟、日本等白藜芦醇行业重要和出口地的经济疲软,不确定性提高。 (二)白藜芦醇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国内有关白藜芦醇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商投资企业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 ( 3) 中华人民共 和国 国家质检总局 《 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提取物检验通知 》 美国 有关白藜芦醇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在美国,关于白藜芦醇行业的 美国 药政管理机构 为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FDA 是一个隶属于美国健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