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石化行业分析报告doc45-石油化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海洋石化总公司主管海上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中国国际联合石化公司和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主管石油产品的进出口和国际化经营; 还有众多地方石化中小生产企业。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包括扩建新建了一批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如燕山石化、上海石化、山东齐鲁石化、江苏扬子石化、抚顺石化、茂名石化等;扩建新建了一批以石油炼制为主的大型特大型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3 页 共 44 页 企业,如镇海炼化、石炼化等;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还新建扩建了一批港口储运基础设施。 1998 年 7 月,中国石油石化业改革重组,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宣告成立,开拓了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新局面,是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石化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次重组使国有资产在市场机制和 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优化重组,从而打破了以往石化行业中的上下游分割、部门垄断、政企不分的旧格局,形成了按区域组建、按工艺联合、按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格局。 这将有利于国内石化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石化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我国石化工业现状 ( 1)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1992- 2020 年的 10 年间,中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长 %,原油加工能力年均增长%,乙烯生产能力年均增长 %,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就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年均 增长 10%以上。 我国原油一般偏重,轻质油品含量少。 为增加汽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产量,我国炼油技术走深度加工的道路,形成了以催化裂化为主体,加上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和减粘裂化等配套的炼油深度加工体系。 ( 2)是世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国之一。 2020 年中国原油产量达 亿吨,约占世界的 4%;原油加工能力达 亿吨 /年,约占世界的 7%;原油加工量 亿吨,约占世界的 6%。 2020 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达 552 万吨 /年,约占世界的 5%,位居世界第 5 位,乙烯产量达 541 万吨。 2020 年中国合成树脂、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产量超过 2400 万吨。 石油化工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名列前茅。 ( 3)又是全球石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国。 2020 年中国石油消费 亿吨,约占世界的 6%。 中国通用合成树脂消费量占世界第 2 位,其中聚烯烃购买量超过全球聚烯烃总进口量的 20%。 中国是合成纤维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能力和需求量分别占世界的 1/4 和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4 页 共 44 页 1/3。 中国合成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位居世界第 3 位和第 2 位。 2020 年中国三大合成材料表观消费量达 4000 万吨左右。 ( 4)随着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原 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同时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石化产品。 2020 年中国已净进口原油 6220 万吨,净进口乙烯下游产品折乙烯量约900 万吨。 ①汽煤柴油 近 10 年中国汽煤柴油产量和需求量均以年均 7%左右的速度增长。 2020 年中国汽煤柴油产量为 亿吨,表观消费量为 亿吨。 ②乙烯 乙烯生产是石化工业的基础。 2020 年乙烯产量为 541 万吨,乙烯进口量很少,表观消费量为 547 万吨。 由于中国每年进口大量乙烯下游衍生物,因此乙烯当量消费明显高于表观消费,约为后者的 倍。 近年乙烯下游产品消费量年均增速在 10%左右 ,乙烯产量的增长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因此进口下游产品的数量逐年提高。 ③合成树脂 在中国合成树脂产品中, PE、 PP、 PS、 PVC、 ABS 五大通用树脂所占比例最大。 随着农业、建筑业、包装业、电子电器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对合成树脂的需求增长很快。 1995 年以来中国通用合成树脂年均增长达 18%,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020 年中国通用树脂产量为 1301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2540 万吨,净进口量为 1239 万吨,国内产品自给率仅为 %。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合成树脂进口国,其中聚烯烃进口量占通用树脂进口总量的 50%以上。 ④合成纤维及主要原料 近些年中国合成纤维生产和需求均迅速发展,年均增长都在两位数字。 到 2020 年中国合成纤维产量达 914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1066 万吨,净进口为 152万吨。 其中,涤纶是数量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品种,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合成纤维总量的80%以上。 由于中国合成纤维原料生产增长滞后于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因此近些年合成纤维原料进口量快速增长,特别是聚酯原料 PTA、 EG 进口量很大,分别占消费量的 64%和70%左右。 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5 页 共 44 页 2020 年中国主要合成纤维原料消费量达大大高于产量,其中 PTA、 EG、 CPL 自给率均不足 40%。 ⑤合成橡胶 近些年随着汽车和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以及一些国外知名轮胎制造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公司,使中国合成橡胶消费逐年增长。 2020 年中国合成橡胶产量达 117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200 万吨,净进口量为 83 万吨。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 SBS 橡胶是主要品种,三品种合计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合成橡胶总量的 85%和 70%。 顺丁橡胶自给率较高,但丁苯橡胶和 SBS 橡胶进口量占消费量的 30%以上。 我国石化工业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状况来看,我国石化工业尚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实力。 我国石化工业整体上处在逐步替代进口的发展阶段,国内石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在本国市场上与外来石化产品竞争,对外出口没有形成规模,石化工业对外经济合作也大多局限于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上。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无论在技术上和产品上都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高精尖新产品领域存在较多的空白。 (二)我国石化工业总体发展趋势 石化工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各行业对石化产品的配套需求以及石化产品在衍生物开发中对以往各种材料的广泛替代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每年都有 较大幅度的增长。 我国石化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而石化产品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我国将成为各种石化产品的净进口国,如 2020年我国净进口将超过 700 万吨乙烯当量 (即聚烯烃,乙二醇等 )。 虽然国内资源难以满足需求,但我国石化工业在向中下游开发上仍将会有更大规模,特别是合成材料替代金属和天然材料的发展速度将加快。 装置规模小是我国石化工业一个非常出的问题,而国际石化工业的趋势是规模日益扩大,为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我国石化工业也会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原因在于我国对石化产品具有巨 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整个行业的发展刚刚进入成熟期,因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还将存续相当长时间。 石化行业在国外被成为夕阳行业,因为发达国家的石化工业已经相当成熟,生产能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6 页 共 44 页 力、发展环境、相关政策基本稳定,所以增长率低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在中国不同,我国的石化工业仍处在较高速发展期间,主要表现在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自给率很低、市场需求的扩展、行业内投资的兴旺,这些指标都是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现在的情况非常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阶段,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石 化行业是超高速发展的,那时候的石化行业就像现在的新经济一样,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现在也有这种迹象,所以石化行业仍是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而被重点发展,其规模还将成倍增长。 预计到 2020 年前,相关行业对合成树脂的需求继续增长,其中包装行业需求年均增长 7%,农业年均增长 4%,建筑行业年均增长 10%,汽车行业年均增长 11%,电子电器行业年均增长 8%。 纺织行业对合成纤维需求年均增长约 6%。 轮胎行业对合成橡胶需求年均增长约 6%。 按照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 7%- %计算,预计 2020 年前中国石油产品中汽 煤柴油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位 4%左右。 预计 2020 年前,中国乙烯需求将继续以年均 7%以上的速度增长。 通用合成树脂需求年均增长率为 7%- 8%;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年均增长率为 6%左右。 四、石化行业供求分析 石化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石化厂家的建成投产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石化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行业内厂家数目是极为有限的,比如炼油厂家目前我国只有 65 家,乙烯生产厂家 16 家。 同时石化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要求很高。 我国石化工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为提升我国石化行业的竞争力以迎接加 入 WTO的挑战,关闭了许多小炼油厂,并对炼油业进行产业重组,扩大厂商的生产规模,因而我国石化行业亦呈现较强的垄断竞争特征,行业集中程较高,且进入较难。 正由于上述原因,石化行业供给弹性较小,供给不能及时有效地随需求的变化而调整。 (一)原油及天然气 原油 —— 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 世界石油需求将由 1996 年的 7200 万桶 /日增加到 2020 年的 9480 万桶 /日,年均增长 %;而同期世界石油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有 %,慢于需求的增长,到 2020 年将出现 210 万桶 /日的供应 缺口。 就短期而言, 1999- 2020 年间世界石油需求由 7250万桶 /日增加到 7692 万桶 /日,增加 %;同期石油产量从 7200 万桶 /日增加到 7695 万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7 页 共 44 页 桶 /日,增加 %,石油供应略有过剩。 我国拥有 24 个油气生产基地,其中石油集团拥有 13 个油气生产基地,东部有大庆等 6 个,中部有 2 个(气田),西部有 5 个;石化集团拥有油气生产基地 6 个(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滇黔贵石油勘探局),基本部分于中国的东部、南部陆上。 截止 2020 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石 油地质储量 213 亿吨,目前中国石油资源的探明程度约为 20%。 ( 1)我国原油生产 在过去 10年中,我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 %。 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 亿吨,较 2020 年上涨 %。 预计今后 10- 15 年内,如果在勘探方面没有大的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国内原油产量不会有明显增长,只能维持在 亿吨- 亿吨水平。 我国是人均占有油气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国家,人均石油资源量和人均产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和 %。 近十年来,由于油气勘探投入不足,新增石油储量满足 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评估后的全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约 135 亿吨。 截至到 1998 年底,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57 亿吨,其中已采出 33 亿吨,尚有剩余 24 亿吨,储采比仅为 14:l(世界石油储采比为 43: 1)。 ( 2)我国原油需求 1991- 199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平均增长 %,同期石油消费年平均增长 %。 “十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将以 7%左右的速度增长,“十五”后十年,预计我国经济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未来我国石油需求仍会增长较快。 2020 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 亿吨。 假定今后 10- 15 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比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低一个百分点,即按 4%测算,预计 20 2020 和 2020 年的原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 亿吨、 亿吨和 亿吨,且需求增长弹性不大。 显而易见,由于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到 2020 年,国内石油产量将不足需求量的一半,国内石油需求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这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从 1993 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我国的政策是进口原油而不是成品油,在 我国政府继续采用配额控制成品油进口的情况下,我国原油进口量仍将显著增加。 2020 年中国原油进口为 9110 万吨 ,较上年增长 %。 2020- 2020 年,我国原油进口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达到 15%,原油进口量达到 9500 万吨,从而使我国成为亚洲和世界增长最快的进口市场行业信息报告 石化行业分析报告 第 18 页 共 4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