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安全规程(doc4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往炼钢炉兑铁水时,铁水罐不应压在转炉炉口或电炉受铁槽上,人员应位于安全区域。 铁水预处理粉料发送罐的设计、制造与使用,应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有关规范的规定。 采用 CaC2与镁粉作脱硫剂时,其贮粉仓应采用氮气保护;泄压时排出的粉尘应回收;该区域应防水、防火。 Ca2仓附近区域,应设乙炔检测和报警装置。 采用 Na2CO3系作脱硫粉剂时,应做好设备的防护,其粉尘中的 Na2CO3,应回收利用。 CaC2与镁粉着火时,应采用干碾磨氮化物熔剂、石棉毡、干镁砂粉等灭火,不应使用水、四氯化碳、泡沫灭火器及河沙等灭火。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41 页 8 炼钢相关设备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渣罐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的壳体上,应有排气孔。 罐体耳轴,应位于罐体合成重心上 ~ 对称中心,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8,并以 倍负荷进行重负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使用中的设备,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 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铁水罐,钢水罐和中间罐修砌后,应保持干燥,并烘烤至要求温度方可使用。 用于铁水预处理的铁水罐与用于炉外精炼的钢水罐,应经常维护罐口;罐口严重结壳,应停止使用。 钢水罐需卧放地坪时,应放在专用的钢包支座上;热修包应设作业防护屏;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 2m。 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 钢水罐滑动水口,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清理、检查,并调试合格。 铁水 罐、钢水罐内的自由空间高度(液面至罐口),应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铁水罐、钢水罐内的铁水、钢水有凝盖时,不应用其他铁水罐、钢水罐压凝盖,也不应人工使用管状物撞击凝盖。 有未凝结残留物的铁水,钢水罐,不应卧放。 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41 页 的净空距离。 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烘烤器及其他烧嘴 烘烤器应装备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 采用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煤气低压记号联锁的快速 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 应设置供设备维修时使用的吹扫煤气装置,煤气吹扫干净方可修理设备。 采用氧气助燃时,氧气不应在燃烧器出口前与燃料混合,并应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供氧(空气助燃时亦应先点火后供风)。 烘烤器区域应悬挂 “ 禁止烟火 ” 、 “ 当心煤气中毒 ” 等警示牌。 地面车辆 车间内有轨车辆,轨道面应与车间地坪一致。 车辆运行时,应发出红色闪光与轰鸣等警示信号。 电动铁火罐车、钢水罐车、渣罐车的停靠处,应设两个限位开关。 铁水罐车、钢水罐车、渣罐车台面,应砌砖防护。 应根据需要,在轨道端头设置事故滑轮。 带有电子称的钢水罐车,应对电子秤元件进行防护。 进出车间的废钢料蓝车与渣罐车,其运行轨道与车间外道路相交的道口,应设置交通指挥信号;运行距离较长时,车辆运行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其他地面有轨车辆的运行,也应贯彻目视监控的原则。 所有车辆,均应以设计载荷通过重车运行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起重设备 起重机械及工具,应遵守 GB 6067 的规定;炼钢厂用起重机械与工具,应有完整的技 术证明文件和使用说明;桥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检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41 页 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起重设备应经静、动负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试验负荷等应按表 1 规定执行。 桥式起重机等负荷试验,采用其额定负荷的 倍。 表 1 起重设备试验规定 注: PH 为设备的额定负荷 铁水罐、钢 水罐龙门钩的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吊钩本体应作超声波探伤检查。 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额定能力应符合 YB9058 的规定;电炉车间运废钢料篮的加料吊车,应采用双制动系统。 钢丝绳、链条等常用起重工具,其使用、维护与报废应遵守 GB6067 的规定。 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遵守 GB5082 的规定。 吊运重罐 铁水、钢水、液渣,应确认挂钩挂牢,方可通知起重机司机起吊;起吊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起重机启动和移动时,应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不应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或设备(脱模操作除外);吊物上不应有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41 页 外部运输设备 车间内部铁路线应为平道,且不应低于车间外铁路线轨道标高,铁路线弯曲半径与建筑接近限界应遵守 YBJ52 的规定;门洞边缘距铁路中心线应不小于。 尽头铁路线末端,应设车挡与车挡指示器。 室内车挡 后 6m、露天车挡后15m 范围内,不应设置建筑物与设备。 铁路线轨道外侧 以内,不应堆放任何物品。 无关人员不应乘坐锭坯车、铁水罐车、钢水罐车、渣罐车或运渣车、废钢料篮车及其他料车;运输炽热物体的车辆,不应在煤气、氧气管道下方停留。 进出炼钢生产厂房的铁路出入口或道口,应根据 GB6389 的要求设置声光信号报警装置。 应根据炼钢厂的特种车辆(如自抱罐汽车、料蓝车、运坯车等)的特殊要求设计道路路面,并设立明显标志; 特种车辆道路应尽可能与普通车辆道路分开。 炼钢厂内的道路,应按 GB 5786 的规定设立交通标志。 道路建筑应符合 GBJ 22 的规定,跨越道路上方的管线,距路面净高应不小于 5m。 载运炽热物体应使用专用的柴油车,其油箱应采取隔热措施。 采用带式运输机运输,应遵守 GB 14784 的规定。 带式运输机的通廊应设走道,设单侧走道其宽度应不小于 1m,设两侧走道其宽度应不小于 ,并应在两侧走道间适当设置过桥;倾斜通廊的倾角大于 6186。 时,走道应采取防滑措施;大小 12186。 时,走道应采用踏步。 走道 沿线应设置可随时停车的停车绳。 维修带式输送机,应事先通知控制室操作人员,将带式输送机的控制权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41 页 转到就地操作箱。 其他设备 高温工作的水冷件,应提供事故用水。 易受高温或钢水、液渣喷溅影响的设备,应进行防护。 人员接近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设备外露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罩。 涉及人身与设备安全或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之间或单一设备内部的动作程序,应设置程序联锁,前一程序未完成,后一程序不能启动,无论手动还是自动操作都应遵守程序联锁, 但单体试运转时可以切除联锁。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验收与使用,应遵守压力容器有关规范的规定。 9 氧气转炉 设备与相关设施 150t 以下的转炉,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公称容量的 120%; 200t 以上的转炉,按定量法操作。 转炉的炉容比应合理。 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 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 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 氧气阀门站至氧枪软管接头的氧气管,应采用不锈钢管,并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 以上的钢管。 氧气软管应采用不锈钢体,氧枪软管接头应有防脱落装置。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2 页 共 41 页 转炉宜采用铸铁盘管水冷炉口; 若采用钢板焊接水箱形式的水冷炉口,应加强经常性检查,以防止焊缝漏水酿成爆炸事故。 转炉传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受正常操作最大合成力矩;不大于150t 的转炉,按全正力矩设计,靠自重回复零位; 150t 以上的转炉,可采用正负力矩,但必须确保两路供电;若采用直流电机,可考虑设置备用蓄电池组,以便断电时强制低速复位。 从转炉工作平台至上层平台之间,应设置转炉围护结构。 炉前后应设活动挡火门,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可靠的氮封。 转炉炉子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检测与报警装置;上述各层平台,人员不应长时间停留,以防煤气中毒;确需长时间停留,应与有关方面协调,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采用 “ 未燃法 ” 或 “ 半燃法 ” 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的转炉,应符 合 GB6222的规定;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设备、风机房、煤气柜以及可能泄漏煤气的其他设备,应位于车间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转炉煤气回收时,风机房属乙类生产厂房、二级危险场所,其设计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配备消防设备、火警信号、通讯及通风设施;风机房正常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 7 次,事故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20 次。 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 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 2%;煤气的回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若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气排放,烟囱上部应设点火装置。 转炉煤气回收 系统,应合理设置泄爆、放散、吹扫等设施。 转炉余热锅与汽化冷却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遵守国家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3 页 共 41 页 关锅炉压力容器的规定。 生产操作 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 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 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 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 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 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 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 8h 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炉下钢水罐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