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讲义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47页)-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到達到理想體重為止  對明顯肥胖的病人達到理想體重幾乎是不可能的,能夠減輕 5公斤對糖尿病就有相當的幫助,即使無法做到減輕體重,減低食量也可以改善血糖  對本來就瘦又吃得不多的病人,則不應該再減少食量,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應使用其他治療方式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運動 運動的好處 ﹕ 降低血糖、血壓、血脂、體重 增強體力 精神舒適 運動可能的危險 ﹕ 激烈運動可能誘發急性心臟病 眼底傷害 骨骼肌肉傷害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如何運動  運動種類 ﹕ 差別不大,隨個人的喜好  運動頻率 ﹕ 一週三次以上才有明顯效果,若要減肥最好每日運動  運動強度 ﹕ ”中度 ”運動較適當 達到每分鐘最大心跳 (220 年齡)的 6079%  每次運動時間 ﹕ 2060分鐘(視運動強度)  真正運動前後至少有 5分鐘的軟身運動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糖尿病人控制目標  空腹血糖 90130毫克/公合  飯後血糖 小於 180毫克/公合  糖化血色素 小於 7%  血壓 小於 130/80毫米汞柱  膽固醇 小於 200毫克/公合  中性脂肪 小於 200毫克/公合  高密度膽固醇 大於 40毫克/公合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糖尿病的預防  大部份的糖尿病是可藉由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  最近美國對 8萬多位護士追蹤 16年的研究發現91%的糖尿病發生可由下列 5個因素決定  肥胖  飲食習慣  運動  抽煙  飲酒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糖尿病的預防  美國一項研究將 3000多位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病人分為三組 1. 一般生活型態指導組 2. 一般生活型態指導加上糖尿病藥物組 3. 加強生活型態介入組  在 3組糖尿病發生率減少了 31%,第三組糖尿病發生率減少了 58% 糖尿病的預防  最近歐洲對 500多位體重過重葡萄糖耐受不良(糖尿病前身 )患者所做 3年的追蹤,發現下列五項與是否發生糖尿病有密切的關係  體重減輕 5%  脂肪攝取 總熱量 30%  飽和脂肪酸攝取 總熱量 10%  纖維素攝取 15克 /1000大卡熱量  運動 4小時 /週  60位做到 4項以上者沒有一位變成糖尿病  60位一項也沒有做到者 1/3變成糖尿病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 高血脂症  高膽固醇血症 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 混合高血脂症  原發性  單基因遺傳 (1~2%人口 )  多基因遺傳  續發性  糖尿病 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 女性賀爾蒙  洒精  腎病症候群 膽固醇 總膽固醇 正常 :小於 200 mg/dl 偏高邊緣 :200240 mg/dl 過高 :大於 24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 理想 :小於 100 mg/dl 接近理想 :100130 mg/dl 偏高邊緣 :130160 mg/dl 過高 :160190 mg/dl 非常高 :大於 190 mg/dl  高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